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38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671.
永泰云山早白垩世石帽山群第I、Ⅱ旋回岩石组合由沉积岩、基性熔岩、酸性火山岩构成,缺乏中性成分的岩石单元,为典型的双峰式岩石组合。其玄武岩富碱(尤其富钾)、富铝、富铁,贫镁,富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高场强元素及亲铁元素,并具偏高的ISr值和显著偏低的εNd(T)值[ISr=0.70682 ̄0.70770,εNd(T)=-7.42 ̄-3.22。流纹质岩石总体具富碱、富硅、富铝,贫铝、贫镁特征,  相似文献   
672.
云南千湖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点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湖山(4249 m) 是横断山脉中段保存确切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山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对于研究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千湖山海拔3500 m以上保存着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冰川发育依托海拔4000~4200 m的夷平面及其支谷地形。冰川形态类型为小型的冰帽以及由冰帽边缘溢流进入山谷的山谷冰川。应用相对地貌法,光释光(OSL) 年代测试,本文确定千湖山地区的冰进系列:末次冰盛期(LGM,22.2±1.9 ka BP)、末次冰期中期(MIS3b,37.3±3.7 ka BP、45.6±4.3 ka BP45.6±4.3 ka BP)、末次冰期早期(MIS4)。千湖山冰川前进规模是MIS3b 阶段大于末次冰盛期,主要原因是末次冰期中期(MIS3b) 时本区气候相对湿润,而在末次冰盛期(MIS2) 时气候条件比较干燥。在总体相似的气候背景下,与横断山其它存在多期次冰川作用的山地相比,千湖山只发育末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差异性说明该地区冰川发育主要受山体构造抬升控制。  相似文献   
673.
东亚季风进退对山西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历史气候资料表明:山西地处季风区,受冬季风影响时间长于夏季风影响时间,冬季风期间山西省盛行偏北气流,夏季风期间盛行偏南气流。统计山西季风雨带和季风进退的关系可知,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夏季风强且偏北时,山西多雨,夏季风弱且偏南时,山西少雨。经分析对季风前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并指出对海拔较高的山西而言,取se=340表示夏季风前缘,se=284表示冬季风前缘比较合理。结合风向变化统计得出,每年11月第1候到次年3月第6候山西受冬季风影响,6月第5候至8月第6候受夏季风影响。  相似文献   
674.
近20年来中国极地大气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是地球上的 3大气候敏感地区 ,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地区。中国的南极和北极实地考察研究 ,分别始于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 ,起步较晚 ,但近 2 0余年来有较大的进展。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讫今为止 ,中国已组织了 2 0次南极考察和 3次北极考察 ,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等 3个常年科学考察站 ;进行了常规地面气象、Brewer大气臭氧、近地面物理、高层大气物理、冰雪和大气化学等观测 ,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极地大气科学第一手资料 ;开展了有关极地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取得了新的进展。南极地区大气温度、臭氧和海冰的气候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多样的。南极地区的增暖主要发生在南极半岛地区 ,在南极大陆主体并不明显 ,近 10余年来还有降温趋势。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观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 ,还揭示了南极半岛西侧和罗斯海外围的海冰变化具有“翘翘板”特征 ,由此定义的南极涛动指数可用来讨论南极海冰状况和海冰关键区的活动 ;用实地考察资料研究了极地不同下垫面的近地面物理和海 -冰 -气相互作用特征 ,给出了边界层特征参数 ;讨论了极地天气气候和大气环境特征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利用  相似文献   
675.
广西地处低纬,冷空气南下到达常是强弩之末了。但有时在一定的环流形势下也能造成广西寒潮天气。它给作物造成危害极大,是我区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主要分析造成广西寒潮的形势特点,并建立中期预报的一些方法。 一、寒潮概况 1.标准:根据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亚热带作物生长情况,划定标准如下:①过程日平均总降温≥9℃(48小时内降温≥8℃),过程日最低气温桂北≤7℃,桂南≤8℃。②全区性寒潮,桂北(取四个站桂林、柳州、河池、梧州)有两站以上,桂南  相似文献   
676.
T106数值预报产品在中期大—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T106数值预报产品性能及其对暴雨预报的能力进行了检验,找出了T106物理量预报场与我区大-暴雨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灰色预测的逐日降水滚动预报模型,该模型对我区降水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77.
中国西部雪冰中的黑碳及其辐射强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的若干条冰川区域采集雪和冰芯样品,分析了雪冰样品中的黑碳,并模拟了雪冰黑碳产生的辐射强迫。我国西部雪冰黑碳的平均浓度为63 ng/g,高于北半球其他地区的实测结果。影响雪样黑碳浓度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因是周边的排放源。模拟结果显示,黑碳在中国西部冰川雪表的沉降产生的平均辐射强迫为(+4.0±2.0) W/m2。喜马拉雅山中段的东绒布冰芯记录揭示黑碳主要来源于南亚,经印度夏季风输送;1951年以来黑碳的平均浓度为16 ng/g,产生的月平均辐射强迫在2001年夏季超过了+4.5 W/m2。南亚排放的黑碳可能抵达青藏高原南部腹地,对青藏高原的冰川表面能量平衡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78.
黔西南州人影作业指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影工作流程为总的设计思路、以提高人影作业指挥水平为指导思想,采用VB6.0、ACESS数据库及网络编程语言ASP(Active Server Page)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写。通过Internet实现作业时间的申请、回复及州、县之间乡镇雨情的自动传输;调用局域网中相关气象资料及Xdd03a雷电探测系统显示闪电指数;通过PCVSAT卫星接收站调看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资料;同时自动对全州的雨情、灾情进行分析后以图形的方式投影到全州地图上。经过对以上资料综合分析,再对应冰雹预报的方法,形成最后预报结果,将此结果应用到作业指挥中,并采取直观对比和定量计算两种方式对本次作业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79.
1 长江流域中尺度暴雨系统的物理模型 分析了梅雨锋上两类低涡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动力、热力结构差异,发现边界层对降水模拟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 数值试验表明低空急流和水汽输送为扰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燃料”,动力过程可能在扰动发生阶段 有重要贡献,而热力过程可能在低涡的发展阶段作用更为明显。 诊断研究表明降水强弱与对流有效位能大小有较好对应关系;中β尺度环境表现出对流层中部为暖,而  相似文献   
680.
利用1990,1994,2000,2005,2011,2013年夏季北京地区Landsat卫星资料、2009年数字高程资料计算气象站周边景观指标参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气象站周边景观指数、建筑物高度及天空可视因子等参数能对气象探测环境的结构配置信息以数字化方式呈现。此外,景观指标参数和气象要素相关分析表明:对气温变化影响较大的景观指标参数主要有城镇面积、水体面积、最大斑块指数、最大斑块占城镇面积比例、蔓延度指数、平均分维数和天空可视因子。对绝对湿度影响较大的景观指标参数为城镇面积、水体面积、最大斑块指数、最大斑块占城镇面积比例、蔓延度指数、聚集度指数和天空可视因子。对小风占比影响较大的景观指标参数仅为水体面积、最大斑块指数和最大斑块占城镇面积比例。基于以上统计结果,提出了一套对探测环境进行评估的方法——景观指标评估法。利用该方法对北京市1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周围环境对观测资料影响程度最小的站为怀柔站;环境影响最大的站为丰台站、朝阳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