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利用1981—2019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四川霾日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污染物排放量和气象条件变化对霾日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为霾日高发区,年均霾日达53.7 d,其中轻、中、重度霾日数分别为26.9、24.1和2.7 d,川西高原年均霾日数不足1 d。霾日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部、东部及南部,轻、中、重度霾日高值区分布与霾日基本一致。(2)近39 a盆地霾日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3 d/10 a,霾日数及霾分布范围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进入21世纪后霾日数和霾范围呈减小趋势。(3)霾在冬季发生频繁,冬季年均霾日数达24.7d,且盆地大部地区超过30 d。(4)近39 a盆地共发生持续性霾12 782次,自贡市、德阳市、内江市、乐山市为持续性霾的高发区;盆地共发生区域持续性霾509次,其中10 d的区域持续性霾发生的次数最多,占比为87.8%。(5)盆地霾天气的主要贡献污染物为PM2.5和PM10。二者排放量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进入21世纪后开始减少,21世纪10年代减少最为明显。21世纪10年代前盆地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污染物的排放与气象条件的共同作用,导致霾事件出现频率较高。随着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治理,在21世纪10年代,盆地区域污染物排放减少,区域升温率减小,相对湿度显著升高,霾出现频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