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沉积背景基础上,通过古水深恢复、地层厚度统计、沉积相组合分析、地震剖面解释等方法,识别出盆地内部有四条沉积坡折带。坡折带的发育受湖盆地形控制。东北部发育三条多级缓坡坡折带,西南发育一条陡坡坡折带,分别控制着研究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和西南浊积砂体的展布形态。随着沉积中心的迁移和沉积相演化,坡折带和砂体规模在长6不同时期都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32.
对2010年2、5、8、11月份长江口海域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稳定氮同位素分析。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内悬浮颗粒有机物的稳定氮同位素组成(δ15 Np)值的变化研究水体中氮的迁移、转化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揭示其环境行为,从而对该海域的氮循环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发现:长江口海域悬浮颗粒物的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宽的分布范围,δ15 Np值分布范围为-1.1‰~8.6‰,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反映了不同程度的陆源输入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其中,2月份生物反应较弱,δ15 Np分布体现了陆源和海源的混合特征;5月和11月份上层水体δ15 Np随叶绿素a升高而降低,指示了生物的同化吸收作用;8月和11月δ15 Np和总溶解无机氮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该海域发生了氮的矿化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