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317篇
地球物理   340篇
地质学   1051篇
海洋学   18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的研究是旅游地形象研究的7类主题之一。文章基于旅游地形象构成模型,提出了从整体角度评估旅游前后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的研究思路,拓展了注重构成旅游地形象多维属性变化的旅游地形象评估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两配对样本t检验等定量方法,分别评估对比分析了构成旅游地形象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以及整体形象三大组分在旅游前后的变化与差异程度,并以旅游前后安徽天堂寨风景区形象感知差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1)验证了旅游地形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从整体角度比较旅游前后旅游地形象的变化态势以及变化差异的显著程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2.
北京市居住用地出让的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1992~2006年间北京市五环内居住用地出让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北京市五环内居住用地的时间动态趋势和空间格局特征,并对CBD、中关村、奥运村等区域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发现:①北京居住用地的出让数量、面积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出让价格呈现"扁平化"发展趋势;②居住用地出让价格表现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在出让数量和面积上存在"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差异;③出让地块集中区和高值区由中心向外扩展;④东西和南北轴线的竞租地价曲线以CBD和天桥为核心向两侧递减,并在一些区位条件优越的区段形成若干高值区。  相似文献   
993.
柴北缘锡铁山铅锌矿床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之一。系统的地表调查和坑道编录表明,矿区不同岩石单元构造变形及力学特征不同,既有赋存于滩间山群绿片岩内部的早期深层次韧性-韧脆性变形构造,也有赋存于滩间山群原c岩组紫红色砂岩中的晚期浅层次脆性变形构造。结合区域上柴北缘造山带构造演化事件时间序列以及矿区构造特征的分析表明,韧性-韧脆性变形构造与陆-陆深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及俯冲板片的折返有关,矿区浅层次脆性变形应形成于滩间山群原c岩组紫红色含砾砂页岩沉积之后。应力场恢复显示早期韧性-韧脆性变形构造形迹的主应力σ_1方向主要为NE/NEE-SW/SWW方向,倾角为5°~60°,表明矿区早期变形阶段具有NE/NEE-SW/SWW向近水平挤压、左行走滑、斜向逆冲的性质;而晚期脆性变形恢复的主应力方向有2个,锡铁山沟地区表现为EW方向,无名沟-中间沟地区为NW-SE方向。对不同中段控矿断裂构造形成时的主应力状态恢复结果显示NW向断裂构造主应力σ_1状态为NE-SW向,显示压扭性逆冲-走滑断层性质,而NE向断裂构造主应力σ_1状态为NW-SE向,显示张扭性正-滑断层性质,分别为上述早期和晚期变形应力场的产物。锡铁山矿体分布受控于左行逆冲和左行滑覆构造运动,矿区北西部成矿较为有利,成矿后的NEE-EW向断层左行运动对矿体产生破坏作用,导致西侧矿体南移,东侧矿体北移。  相似文献   
994.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矿物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粘土矿物和石英等。矿石以镶嵌粒状变晶结构,块状和纹层状构造为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由含矿热卤水提供,属热水化学沉积型矿床,文章还提出了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5.
鲁西石炭二叠纪煤层中的高岭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鲁西各煤田的某些煤层中夹有不少轻工业矿物原料,如黄铁矿、碳质石英岩和高岭石等矿产。高岭岩矸石分布非常广泛,厚度变化很小,国外和我国西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田用它作煤层对比的标志层。其成因的研究对煤田地质和古构造可能有较大的意义。鲁西石炭二叠纪煤系和华北地区一样,山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组成。  相似文献   
996.
一、前言本文采用1951—1983年太平洋海温距平场和逐月海温资料、北半球500百帕高度距平场、中国气温等级图,对El Nino的形成和太平洋海温场以及北半球大气环流、冷空气的活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为研究El Nino形成的长期预报,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7.
西秦岭柴家庄和酒刺梁花岗岩地球化学及与矿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家庄和酒刺梁花岗岩是西秦岭地区两个典型的岩体.岩石均为二长花岗岩,岩石化学表现为富硅、偏碱和铝过饱和的特征,均属钙碱性系列花岗岩;斜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显示斜长石An为6.68~12,主要为钠长石和更长石,岩浆演化不明显.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均为几乎不具负铕异常的轻稀土富集型.两个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相近,但由于其时代相差很远,并非同源岩浆结晶演化的产物.柴家庄岩体虽然可为柴家庄金矿提供部分成矿物源,但不可能提供热能;酒刺梁岩体既不能为柴家庄金矿提供热能,也不可能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998.
定量化的岩相古地理分析可以为判别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提供制约依据。采用“单元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结合古流向、沉积特征等实际资料,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桂北桂东地区加里东期的岩相古地理,并认为研究区加里东期自南华纪开始新一轮裂解之后,荔浦断裂北西的桂北-桂东北地区逐渐从深海盆地演变为扬子大陆边缘斜坡,其坡面倾向南东,古流向由北西向南东,陆源碎屑来源于西北,属于扬子(或康滇)古地理体系;而荔浦断裂南东的桂东地区为华夏大陆斜坡,并在奥陶纪最终演变为陆棚-滨岸环境,其坡面倾向北西,古流向由南东向北西,陆源碎屑则来自东南,属于华夏古地理体系。岩相古地理证据表明荔浦断裂为加里东期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西南段的分界断裂。  相似文献   
999.
金沙江流域贡觉地区地处中国西部山区,地形复杂,构造发育,滑坡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泛,对沿线人民生命财产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运营构成严重威胁,亟需对该地区滑坡和地裂缝近期发育特征开展广域监测分析。采用2019年2月至2021年7月64景升轨和69景降轨Sentinel-1数据,采取融合分布式目标的DS-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雷达视线向高精度地表形变空间分布信息,共探测到22处明显地质灾害隐患,其中沙东乡附近滑坡雷达视线向最大形变速率可达-254 mm·年-1。在此基础上,结合最大坡度向形变和降雨数据,分析了该地区典型滑坡和地裂缝形变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滑坡分布规模及其运动形态多样,与地形关系较为密切,地裂缝形变与其走向呈现较好的空间相关性,且降雨加剧了部分地质灾害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000.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和犹他大学在1967年5月1日至12月31日根据AT(11—1)——1585号合同的修改1号所订计划,对大气湍流和扩散进行了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有二: (1)大气中不同尺度湍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