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1篇 |
免费 | 365篇 |
国内免费 | 2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3篇 |
大气科学 | 258篇 |
地球物理 | 266篇 |
地质学 | 842篇 |
海洋学 | 147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128篇 |
自然地理 | 1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油松树轮记录的过去134年伏牛山5-7月平均最高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豫西伏牛山的两组油松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该区域1874年以来5-7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并用Jackknife和Bootstrap等方法进行了方程稳定性检验,统计检验参数表明重建序列与实测序列吻合较好,且方程稳定可信,重建方程的解释方差为40%(调整自由度后为39%).重建显示,在过去134年中,豫西伏牛山区5-7月平均最高气温经历了4次冷期和5次暖期.其中,20世纪20-30年代末是最显著的暖期,之后开始降温,至50年代降到谷底,温度小幅回升后,在70-80年代中期又显著下降,80年代末以后开始增温.该重建温度序列与秦岭中部南五台地区温度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2.
33.
根据金坛地区第四纪地层剖面,对下蜀组和Ge湖组(上段)地层层序、沉积特征、成因及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下蜀组与Ge湖组(上段)是不同期、不同相的产物,在平原区与丘陵山区的交接地带,Ge湖组(上段)超覆于下蜀组之上。 相似文献
34.
丘状交错层理作为鉴别风暴沉积重要的标志之一,是最能反映风暴作用的沉积构造。本文基于驻波理论对丘状交错层理成因进行了新的解释,提出了丘状交错层理形成于驻波波节部位,形成丘状交错层理(或驻波)的动能近似恒定的观点。通过理论计算解释了丘状交错层理随水深变浅波长逐渐变长,波高逐渐减小,波长/波高逐渐增大的趋势,解释了徐州地区贾园组风暴沉积序列中丘状交错层理随水深的变化规律,从而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对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为了保证土坝安全,水利工程中需要对土坝进行渗流计算,首先需要确定自由面。根据达西定律和渗流连续方程,以及水头和流量边界条件,建立了不透水地基上的均质土坝渗流的计算模型。利用Geoslope软件,采用有限元离散的方法计算了土坝的渗流自由面,并分析了土坝在不同的渗透系数情况下的自由面位置的差异。最后,解析解计算的自由面结果验证了有限元计算自由面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6.
为了揭示华北型煤田松散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及其对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意义,以安徽淮北煤田宿南矿区祁东煤矿松散层承压第四含水层(简称“四含”)为研究示范,对多个影响因素综合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四含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分区,合理确定各分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并用于采煤情景下地下水流动态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祁东煤矿2008-2012年浅部煤层开采过程中四含地下水流场没有明显改变,但南北分区水头差逐年增大,地下水流向始终从南向北,而且在井田北部水力梯度逐渐减小,在井田南部水力梯度逐渐增大,南北区以倾角为60°~70°、断距为10~320 m的魏庙断层为分界线,基岩中大倾角与大落差断层的出现是引起上覆松散承压含水层水力梯度异常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7.
38.
多渠段联合的自动化运行是现代节水农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也是现阶段南水北调中线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其控制器的设计求解依赖于线性化的系统数学模型,而多渠段系统本身是高度非线性耦合系统。针对所建立的多渠段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型,对其不确定性的来源做分类分析,作为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的基础。将线性化的模型作为标称模型,不确定性采用模型之间差异矩阵的最大奇异值表示。以一个六渠段串联的算例进行求解,得出其模型不确定性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39.
3月12日一13日,义乌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带着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来到稠江街道新屋、新村、官清畈、杨二村和大荣电子、忆峰科技、鑫鸿拉链、华帅印染、联发针织等5家企业,带着问候村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心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稠江街道新屋村已全部完成旧村改造。村民们对现在的居住和环境条件都很满意。国土资源局在走访的过程中,首先问候村民祝愿他们生活过的越来越好。在交谈过程中,问村民那些地方还需政府帮助解决,对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有什么计划。村民王晋东在交谈中说。他妻子已参加社保,现每月有一千多元养老金领取,但本人由于当时家里经济紧张未参加社保,现在通过旧村改造,家里有房租等收入,经济条件已改善,希望能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40.
渭河断裂西段活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渭河断裂是一条纵贯渭河盆地中部的大断裂,对渭河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乃至盆地内的地震活动都具有控制作用。本文将宝鸡峡口以东,西安市草滩镇以西的渭河断裂西段作为研究区。从渭河断裂北侧黄土台源地貌存在的分级现象、自西向东渭河断裂新近系错距大小非均匀变化、渭河断裂西段断坎地貌差异等方面的分析,讨论了渭河断裂西段存在的活动差异性,认为以千河断裂、岐山-马召断裂和泾河推测断裂为分界点,渭河断裂西段可分为三个亚段,各个亚段在断裂活动时间、活动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渭河断裂西段所处新构造环境的分析,认为第四纪以来渭河盆地西部地壳的向东掀斜拾升运动是造成渭河断裂西段出现差异性活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