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9篇
地球物理   93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19年8月10日—2021年4月28日我国南北地震带及附近地区出现了一组57次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线状集中分布与短期原地重现异常,本文研究了其与之后发生的一组6次6级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发现:①整组重叠异常在时间上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4个阶段的异常空间分布区域具有前后相邻、阶段相连的特征,以及整组异常首尾相连特征,且随时间的迁移有左旋迹象;②整组重叠异常的异常频次和异常面积随时间变化具有同步性,在第1~3阶段,异常累加频次和异常面积逐渐增大至最大值,然后在第4阶段衰减,组内6次地震中的5次,尤其是最大的玛多7.4级地震发生在异常累加频次和异常面积出现最大值之后的衰减期及之后;③地震可能发生在整组异常期间的任何时间,既可能发生在组内单次异常之后2年左右,也可能发生在组内单次异常之后的短期与临震阶段;④整组重叠异常空间分布具有带状特征,地震基本发生在重叠段分布带边缘,以及重叠段端部密集地区或附近。依据重叠异常发生机理,认为成组重叠异常分布带边缘地区是震前1~2年左右出现过“活动”的高导区与介质电性稳定的高阻区之间的电性结构梯度带,不同于相对稳定的电性结构梯度带,其具有重要的地震中期(1~2年左右)甚至短临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32.
基于磁通门秒值数据的地震ULF磁场可靠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磁通门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周期在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极化值一样,5~100 s的磁场极化值Yzh同样具有年变化规律,因此简单的依据极化值Yzh由低值向高值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存在很大的风险。为此,分析了采用富氏拟合技术消除半年以上变化周期的Yzh与台站周边地区地震的关系,表明极化值Yzh高值与其后2个月内台站周边地区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且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1个月内。分析还表明Yzh高值异常持续时间一般为3~5 d,与外空磁场剧烈活动没有关系;单纯采用夜间观测数据不及采用全天观测数据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依据六合体应变异常所作两次地震短临预测意见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六合体应变异常,在2006年7月26日安徽定远4.2级地震和2007年5月6日江苏响水ML4.0地震前,我们提出了短临预测意见。预测实践表明,根据六合体应变异常提出11~24天时间段在450km范围内有发生5.5级左右地震、在200km范围内有发生4.0级左右地震可能性的预测意见有一定的科学性,还有可能根据异常最低点出现时间提出3天之内发震的临震预测意见,实践还表明依据六合体应变异常所预测的震中位置和震级会有较大误差。反思两次地震预测实践,我们有依据期望通过每一点进步来挑战地震预报难题,目前力求能在震前有所察觉,提前向领导部门打个招呼。  相似文献   
34.
质子旋进磁力仪只能用于观测地球磁场总强度的绝对值,若要用其观测地磁场的分量值,则只能借助分量线圈产生的均匀磁场,若要观测两个分量值,则需要两个相互正交的分量线圈.由质子旋进磁力仪加分量线圈组成的磁力仪称为质子矢量磁力仪.  相似文献   
35.
基于数字地磁资料的滤波幅相法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畸变异常的周期特征, 应用FHD磁力仪分钟值观测资料, 通过富氏拟合滤出1~3 h的日变化,突出垂直分量日变化中的畸变变化, 直接获取了幅相法异常。 新方法只需单台的垂直分量分钟值观测资料, 克服了原有幅相法需要参考台资料的缺陷, 方便了异常提取, 拓展了数字地磁观测资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6.
基于地磁垂直分量反相位现象的地下畸变电流正演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毕奥萨伐尔定理正演模拟不同深度和强度的电流感应磁场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根据甘东南地区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的电性结构成果,定量计算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的畸变电流强度,发现其感应磁场在Z分量上的叠加效果与实测数据差异较小。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此次地震前出现的大范围地磁低点位移现象,可应用于出现低点位移现象且电性结构比较清楚的地区。  相似文献   
37.
以新疆伽师M S6.4地震为案例,利用地磁日变化异常分析方法,对中国地磁台网所记录的地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离震中最近的喀什台震前59 d和39 d出现一组逐日比高值异常,排除干扰,且地磁日变形态也出现明显的畸变,异常集中于震中附近台站,震中位于异常阈值线附近;2、震前,新疆及周边地区出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幅度的极小值时间在空间上出现地磁低点位移现象,低点时间分界线横穿南天山西段,呈现近EW走向分布,分界线两侧低点时间相差超过2 h,发震日期为异常发生后的38(41±4)d,震中位于低点位移分界线附近;3、地磁逐日比和低点位移异常的发生时间和空间分布可能与伽师M S6.4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非常高的关联性。该研究进一步推广和检验了地磁日变化异常分析方法在地震预报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介绍了一种地震短期综合预测思路,即以虚报率较低的短期异常作为“引信”,在出现1个或数个“引信”异常后,再依据其它异常综合判定发震地点和震级,其优点是据此做出的综合预测意见的成功率较高。本文以2012年江苏高邮-宝应4.9级地震和2016年江苏射阳4.4级地震的震前实时跟踪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思路的应用,该综合预测思路对指导今后震情跟踪工作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0.
杨云  田韬  冯志生 《华南地震》2011,31(1):92-97
根据太阳黑子活动和地球自转数据,分析了两者对江苏及邻区中强地震的影响.结果显示:太阳黑子活动下降段及地球自转加速度上升和转折段有利于该地区中强地震的发生;且在太阳黑子活动的下降时间内,每一个地球自转加速度的转折都会使得该地区中小地震频度增高:另外,从幅相法统计以及太阳黑子活动预测数据来看,2012年2月以后江苏及邻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