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8篇 |
免费 | 218篇 |
国内免费 | 2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9篇 |
大气科学 | 236篇 |
地球物理 | 336篇 |
地质学 | 872篇 |
海洋学 | 137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137篇 |
自然地理 | 1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辫状河三角洲是一类常见的沉积体系,也是一类常见的油气储层,其沉积特征、沉积演化过程及内部结构一直受到沉积学研究的关注。为明确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演化过程及生长演变规律,笔者等通过水槽实验模拟辫状河三角洲在平缓的水下底形上逐步发育的过程,并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延时拍照等手段进行精准的沉积地貌监测和定量沉积学分析。研究表明:(1)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中,三角洲的规模、水流分散样式、沉积体表面地貌特征及沉积物分布样式存在阶段性差异,可据此将实验辫状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3个阶段。(2)在最初阶段,辫状河携带沉积物直接入“湖”堆积并形成朵状河口坝,入“湖”水流无明显的水道化特征,随着朵状河口坝逐渐堆积露出水面,三角洲平原初步形成,平原上河道开始分流并导致后续河口坝转变为连续的弧形坝分布于先期沉积体周缘,这一阶段三角洲平均半径快速增加;进入第二阶段后,三角洲平均半径增速减缓,供给河道进入三角洲平原后形成1~2条主干分流河道与多条次级分流河道,并在主干河道河口区形成弧形的前缘朵体;到第三阶段,三角洲平原面积已经较大,其平均半径增速进一步降低,平原上分流河道的分叉性更强、宽度更小,不同分流河道规模... 相似文献
72.
湿法工艺炼锌过程中,锌电解液中氯离子含量是生产工艺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更快更准地测定锌电解液中氯离子含量,分析了电位滴定法中溶液温度、搅拌速率、乙醇加入量、硫酸锌浓度以及其他干扰离子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控制在25℃~35℃,加入20 ml乙醇,加水稀释至40 ml左右,用0.01 mo/L硝酸银滴定,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结果能快速反馈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73.
3月12日一13日,义乌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带着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来到稠江街道新屋、新村、官清畈、杨二村和大荣电子、忆峰科技、鑫鸿拉链、华帅印染、联发针织等5家企业,带着问候村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心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稠江街道新屋村已全部完成旧村改造。村民们对现在的居住和环境条件都很满意。国土资源局在走访的过程中,首先问候村民祝愿他们生活过的越来越好。在交谈过程中,问村民那些地方还需政府帮助解决,对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有什么计划。村民王晋东在交谈中说。他妻子已参加社保,现每月有一千多元养老金领取,但本人由于当时家里经济紧张未参加社保,现在通过旧村改造,家里有房租等收入,经济条件已改善,希望能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74.
渭河断裂西段活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渭河断裂是一条纵贯渭河盆地中部的大断裂,对渭河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乃至盆地内的地震活动都具有控制作用。本文将宝鸡峡口以东,西安市草滩镇以西的渭河断裂西段作为研究区。从渭河断裂北侧黄土台源地貌存在的分级现象、自西向东渭河断裂新近系错距大小非均匀变化、渭河断裂西段断坎地貌差异等方面的分析,讨论了渭河断裂西段存在的活动差异性,认为以千河断裂、岐山-马召断裂和泾河推测断裂为分界点,渭河断裂西段可分为三个亚段,各个亚段在断裂活动时间、活动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渭河断裂西段所处新构造环境的分析,认为第四纪以来渭河盆地西部地壳的向东掀斜拾升运动是造成渭河断裂西段出现差异性活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渭河盆地南缘和北缘几条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的迁移变化。利用横跨断裂的构造地层剖面 ,结合断裂上覆黄土地层的年代学研究结果 ,对断裂活动强度迁移变化的演化阶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大约 80~ 90万年前 ,渭河盆地南缘的临潼 -长安断裂带的活动性发生了显著变化 ,骊山山前断裂也有活动性迁移现象 ,渭南塬前断裂开始强烈活动 ,渭南塬全面抬升 ;12万年前左右 ,渭河盆地北缘的口镇 -关山断裂活动性明显减弱。该区断层活动的这些变化是对第四纪中晚期的 2次重要构造事件的反映 相似文献
76.
旱地农田土壤水分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地处半干旱地区的甘肃天水和陕西泾阳两地苦干年份逐旬气象资料和土壤水分的实测值,根据土壤水分平衡方程,考虑水分的渗漏,蒸散,建立了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并进行了预报实验和模型敏感性分析,其结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77.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和NCEP分析资料,对2018年2月17-20日和2019年2月4-6日春节期间发生在琼州海峡的两次持续性海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能见度格点数据、卫星、自动站等观测资料,对两次海雾天气的天气背景、发展演变过程、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云—雾辐射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次海雾过程均发生在入海变性冷高压后部,2018年海雾过程为偏东方向的水汽输送,低层湿层深厚,不断增长的湿度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使得平流雾持续时间超过10 h,最低能见度达100 m。同时海雾发展期间伴随云雾共存现象,中层云区的存在白天可减小地面接收的短波辐射,减弱增温效应,夜间起到保温作用,近地面较低的温度和逆温层稳定维持,对海雾的长时间发展和维持起到促进作用;2019年海雾过程东南方向的水汽输送偏弱,湿层浅薄,海雾由陆地发展延伸而来,发展面积小,日出后很快消散。 相似文献
78.
针对航天气象保障中高分辨率高空风的预报需求,利用欧洲数值预报、GRAPESGFS、导航探空数据,通过WRF模式直接输出、高空风模式产品融合、动力统计订正等方法实现了20 km以下逐250 m的高空风短期预报,并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3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U风预报好于V风;5~14 km高空风预报效果好于其它层次;在模式产品融合基础上进行的动力统计订正,预报效果最好,对于同层U、V风,4 m/s偏差内预报准确率为77.4%,6 m/s偏差内预报准确率为93.2%。 相似文献
79.
80.
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汾渭盆地是我国地裂缝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地裂缝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本文概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目前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构造型地裂缝的成因问题,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手段,重点研究汾渭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分布关系与成生联系,建立构造地裂缝的地质结构模型;将现代物理数值模拟技术与高精度观测技术相结合,分析研究构造活动启动地裂缝灾害的力学机理以及构造作用与抽水作用耦合致裂机理;以GPS观测资料为约束,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成生与青藏、华北大陆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联系起来,研究该区地裂缝与现今中国大陆动力学的内在联系,揭示大陆驱动力产生地质灾害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