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3篇 |
免费 | 302篇 |
国内免费 | 4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6篇 |
大气科学 | 244篇 |
地球物理 | 359篇 |
地质学 | 930篇 |
海洋学 | 290篇 |
天文学 | 18篇 |
综合类 | 152篇 |
自然地理 | 1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108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珊瑚岛礁地基处理问题日益突出,为研究珊瑚砂场地的振冲加固处理效果,分别对振冲加固的珊瑚砂地基和未经振冲加固的松散珊瑚砂地基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收集并对比分析了孔隙水压力和加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振冲加固后的珊瑚砂地基在经历0.1g地震时超孔压持续缓慢增长并直至激励结束,未经振冲加固的珊瑚砂地基在激励输入3~4 s内超孔压迅速上升并达到稳定,并且整个地震模拟过程中加固地基超孔压始终小于未加固地基。振冲可有效降低地震输入时珊瑚砂地基的超孔压发展,振冲加固后的珊瑚砂地基在0.1g地震作用下超孔压较未加固的松散状态下降了37.2%~67.3%。经振冲加固后的珊瑚砂地基可有效减少加速度的放大效应。振冲加固后的放大系数为未加固地基的78.1%~91.1%。 相似文献
42.
在对老柞山矿床地质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与成矿有关的岩石开展了进一步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具富Sr、低Ti的高钾钙碱性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闪长玢岩具偏铝质钙碱性岩系列特征。岩石样品均呈现出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Nb、 Ta、 Ti等高场强元素( HFES)的特征,显示了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岩相似的属性。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矿床具中低温(125.6℃~324.5℃)、中浅成(1.0~7.1 km)成矿的特点。与成矿有关岩浆岩显示幔源岩浆特征,可能是地幔交代作用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结合区域上同时期的火成岩时空展布认为,老柞山金矿床成矿可能分别与晚古生代古亚洲洋板块北向俯冲作用和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TRMM星载测雨雷达和地基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的三维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TRMM卫星上的测雨雷达(TRMMPR)探测资料分布均匀且具有很高的垂直分辨率,但灵敏度较低;地基雷达(GR)水平分辨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其垂直分辨率低。通过将TRMM PR与GR反射率因子数据的三维数据融合,得到了更优的反射率因子图像。测雨雷达与地基雷达三维数据融合主要分为以下几步:测雨雷达与地基雷达数据预处理——如去杂波、衰减校正;测雨雷达与地基雷达时空匹配;选取和应用合适的三维图像融合算法;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效果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图像不仅增大了信息量,更好地检测弱降水,还提高了空间三维(3D)分辨率,能更好地反映降水区域细节,且使得数据总体上具有更高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将基于雷达资料估测的降水数据与地面雨量计数据进行对比,估计反射率因子数据融合在降水测量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根据对南京秦淮河流域第四系标准钻孔(钻孔编号:N06S6)系统的岩性描述、沉积相分析、采样测龄和孢粉分析,初步提出了南京秦淮河流域第四纪晚期地层的划分方案,建立了秦淮河流域晚第四系河流相地层单位--汉府组,并依据N06S6钻孔显示的岩性及其沉积相差异,将汉府组进一步划分为上、中、下3个岩性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孢粉的研究结果,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变化恢复为5个阶段,并与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南京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形、地貌大体相似,总体面貌变化不大,反映这一时期本区新构造运动较弱。 相似文献
45.
天津滨海新区软黏土的蠕变特性及无屈服面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津滨海新区大部分为围海造陆形成的陆域,主要为吹填土经真空预压加固的软黏土地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蠕变特性对该地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地基的变形和长期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采用大直径原状试样进行了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研究了滨海新区软黏土的蠕变变形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天津滨海新区软黏土的无屈服面蠕变模型,该模型只有5个参数,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且可以通过试验确定。采用建立的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拟合曲线吻合较好。该模型可用来对软黏土地基上结构物的长期蠕变变形的发展趋势和地基稳定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6.
本文利用2007—2010年花东纵谷南段区域的InSAR形变数据作为约束, 采用分段断层模型和层状介质模型, 反演中国台湾东部纵谷断层南段滑动速率空间分布, 并据此分析断层运动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纵谷断层南段整体以逆冲运动为主, 兼具左旋走滑运动。 纵谷断层南段的滑动速率具有空间非均匀性, 在空间上可以细分为深浅两个极值区, 浅部(0~15 km)最大滑动速率为10 cm/a, 位于深度2.5 km左右; 深部(15~30 km)最大滑动速率为21 cm/a, 位于深度25 km左右。 反演结果与用重复地震估算的深部滑动速率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7.
β-环糊精包合态三氟氯氰杀虫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三氟氯氰菊酯农药的防治效果。寻找适宜的农药新剂型,我们用液相法制备了三氟氯氰菊酯-β-环糊精包合物,并以水为基质进行了稳定性观察,同时又以差热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确认了包合物的形成,以旋光度法证明两者间的包合比。结果表明,三氟氯氰菊酯与β-环糊精可形成1:1型包合物,该包合物稳定性高,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而且在水中稳定,所以有望通过环糊 包合作用将三氟氯氰菊酯帛成水剂;当以气相法测试包合态三氟氯氰菊酯含量时,必须将其解络,使之成为游离状态,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8.
青海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其源汇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了青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的2 856个土壤统计剖面数据,计算了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土壤0~20 cm和0~65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根据1∶400万数字化土壤类型图,统计了不同类型土壤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结合本研究采集的105个表层土壤数据,估算了青海省典型地区土壤有机碳近30年来的年均变化量。研究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温度、降雨等气候因子的关系方程,根据青海省土地利用现状估算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青海省土壤碳源汇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0~20 cm表土层SOCD20加权平均值为4.509 kg/m2,其值在各类型土壤间差异较为显著,SOCR20为2.953 Pg;0~65 cm的SOCD65加权平均值为13.597 kg/m2,SOCR65为8.904 Pg。由于受气候、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海拔等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带状分布特征;(2)近30年来青海省有机碳含量明显下降;(3)根据气象站的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的年均气温变化趋势,预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土壤将表现出碳源效应,而研究区愈加明显的人类活动影响、大面积草地退化等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也是造成土壤碳释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岩土参数的正态分布是岩土工程可靠分析的基本假定之一。目前,岩土工程参数的正态性检验以KS (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为主,然而诸多研究表明,对于小样本数据,KS检验的正态性检验结果并不可靠。本文以废黄河泛滥沉积相粉土中的孔压静力触探(CPTU)锥尖阻力qt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ANOVA (方差分析)检验,从CPTU测试资料中进行总体的样本筛选,然后应用SW (Shapiro-Wilk)检验、KS检验、LF (Lilliefors)检验和AD (Anderson-Darling)检验等4种正态性检验方法,在不同样本容量条件下,对测试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评价。当测试数据的样本容量充足时,分析结果表明:SW检验结果最为严格,KS检验结果最不保守,而LF检验和AD检验的严格性介于两者之间;对于常规岩土工程设计,采用KS检验结果即可满足稳定性分析要求,对于复杂岩土工程设计,采用SW检验对设计参数进行正态性检验,可降低设计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0.
Palogue油田的发现打开了Melut盆地古近系勘探新方向,证实了北部凹陷为富油气凹陷.Palogue油田具有以下白垩统为主力烃源岩,古近系为主力成藏组合的跨时代运聚风格,幔源CO2气体对油气的聚集和改造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通过对CO2气体、原油特征、生标特征、包裹体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地层埋藏史,分析油气特征及成藏期次.结果表明:Palogue油田具有两期成藏的特征,古近纪中期发生第1期油气成藏事件,随后原油被降解;古近纪晚期-新近纪以来,伴随幔源CO2气体油气发生第2次运移充注事件,且CO2气体对油藏进行了强烈的气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