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209篇
地质学   1066篇
海洋学   23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柳江流域草丛群落类型、高度及其分布面积选择平均高度>1.5m、0.5~1m和<0.5m的高、中、低3种高度的代表性草丛,通过收获法研究了其群落生物量,并对其碳储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五节芒(Miscanthusflorid-ulus)、毛秆野古草(Arundinellahirta)和假俭草(Eremochloaophiuroides)草丛群落的生物量分别为8609.68g/m2、1022.61g/m2和821.63g/m2,生物量与高度呈正相关,但随群落高度增加,地上生物量增加迅速,地下生物量增长平缓;(2)随群落高度增加,生物量迅速向地上部分聚集,低矮的假俭草群落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为1.91,高度中等的毛秆野古草群落为1.32,但高度大的五节芒群落仅为0.21,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值与群落高度呈负相关,其中毛秆野古草与五节芒群落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可以用幂函数很好的拟合(R2>0.79,P<0.01),因此二者可以依据地上生物量便捷的估算其地下生物量,但假俭草地下和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模型不理想;(3)地下生物量以幂函数关系随深度递减(R2>0.95,P<0.01),主要集中分布在0~20cm土层,可达根系生物量的80%以上,40cm以下土层中根系很少;(4)柳江流域岩溶区草丛植被的碳储量达9.51TgC。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杭州湾北岸南竹港-龙泉岸段实测岸滩断面资料的统计分析,进而对淤泥质海岸岸线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动态模拟预报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因长江来沙减少以及侵蚀/淤积波自东向西移动,导致近10a来该岸段岸滩处于侵蚀状态,其中岸线整体后退;因季节性的波侯作用,岸滩具有冬淤夏冲的特征,岸线则表现为冬涨夏退,因局部工程作用影响的岸线则具有冬退夏涨的特征。此外,基于-3m和-8m等深线构建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预报岸线的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近几十年来珠江三角洲网河水位时空变化及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25站的验潮序列,应用功率谱分析和正、反傅氏变换方法对网河区月均水位序列的周期变化和趋势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大规模人类采砂活动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近几十年来水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位序列中包含0.2~11.7 a多尺度的显著周期波动;应用正、反傅氏变换方法消除月均序列中的短周期波动(消除6 a以短的周期),由低通序列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水位变化率,变化率从-3.8到3.7 mm/a不等,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从网河区上段到下段再到口门,水位变化趋势由下降转为上升;变化率由负转正,并逐渐增大。网河区上段部分验潮站水位下降主要与西北江网河上段大规模无序采砂引起的河床大幅人为下切有关;大规模采砂导致局部水位下降,使不同时段的水位变化率发生波动,甚至造成部分验潮站的水位变化由缓慢上升转为大幅下降的"逆变"。  相似文献   
994.
在甘肃省临泽县黑河中游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试验区对沙枣花粉育性、花粉-胚珠比(P/O)、花粉活力与寿命、花粉储存物类型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沙枣花粉为全育的淀粉型花粉;晴天时,花药散粉后6 h内,花粉活力维持在90%以上;雨天时,花药散粉后,花粉活力即低于3%;三瓣花、四瓣花单花产生的花粉量无显著性差异,P/O分别为15 250±1 497、14 143±1 438。  相似文献   
995.
巷道前方煤体波速与瓦斯参数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掘进巷道前方煤体地震波速度和瓦斯参数间的对应关系,以阳泉五矿为实施矿井.采用矿井地震波速度超前探测方法对掘进煤巷进行探测,通过初至波拾取获得地震波原始记录中纵、横波速,并与巷道前方30m范围内平均瓦斯参数作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煤体瓦斯含量越高,其地震波纵、横波速度越低.运用曲线拟合对纵、横波视速度与瓦斯绝对涌出量和瓦斯浓度进行拟合发现:纵、横波视速度与瓦斯绝对涌出量间存在ΔP=-4.6415Vp-2.7048Vs+16.1353的负线性关系;纵、横波视速度与瓦斯浓度间存在η=-0.9302Vp-0.5704Vs+3.3132的负线性关系,并对线性拟合结果进行验证表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最后计算得到适用于太原组15#煤层及变质程度更高煤层的视速度瓦斯预警指标:Vp=2.00m/ms和Vs=0.73m/ms.  相似文献   
996.
杭州湾北岸漕径-柘林岸段的海堤预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杭州湾北岸漕径一柘林岸段海堤实测断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剖面冲淤对比统计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对不同岸段的断面稳定性进行研究,以揭示海堤潜在的危险程度。结果表明,海堤安全警戒线可分为三级:第1级:0m等深线,水平距离大堤约为50m;第2级:-3m等深线,水平距离大堤约为150m;第3级:-8m等深线,水平距离大堤约为400m。3级警戒线应视不同岸段而分别评价。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分形与多重分形理论的非线性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及以空间加权主成分分析模型为代表的地学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为致矿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以钦-杭结合带南段庞西垌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为例,研究如何综合运用多重分形局部奇异性与空间加权主成分分析这两种地学信息处理方法来识别和提取致矿地球化学异常信息。首先,采用滑动窗口的方法绘制了研究区与银金矿化关系密切的五种地球化学元素Au、Ag、Cu、Pb和Zn的局部奇异性指数图以增强局部弱缓异常信息。然后,在控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北东向断裂构造这一重要控矿要素对Ag-Au成矿作用的影响范围,即距离北东向断裂的距离,作为应变量来构建用于空间加权主成分分析的空间权重系数的计算模型,以此来突显化探样品在控矿地质条件约束下的空间相关性。进而,采用空间加权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得到Au、Ag、Cu、Pb和Zn多元素奇异性指数值的组合异常(第一主成分因子得分)。结果表明:综合运用多重分形局部奇异性与空间加权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和提取Ag-Au致矿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圈定具有示矿意义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区。  相似文献   
998.
2016年8月5日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芒东镇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经济重大损失。在调查的基础上,从短时降雨特征、上游植被及物源条件、下游沟道地形及构筑物约束等方面,梳理泥石流冲淤过程,着重分析了章巴小沙河泥石流成灾机制。结果表明:短时强降雨形成洪流,沿途携裹枯木及巨砾泥沙,在下游桥梁约束处形成堵塞,并逐渐向上游淤积,泥石流漫流至村内,损毁部分民居;之后巨石冲砸桥梁及固床坝,造成桥梁处堵塞溃决,沟逐步向上游侵蚀初期泥石流淤积;最后冲出物堆积在沟口,淤埋两岸农田。  相似文献   
999.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K/T界面剖面,尽管形成环境各异,但彼此之间的岩石矿物特征却有许多共同之和。对于大多数剖面来说,界面粘土层的底都普遍存在着一个结构特别的冲击层。冲击层的厚度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匀,经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可达2-50cm,而其它地区则只有几厘米。冲击层的厚度可能反映了距离撞击抗的远近。  相似文献   
1000.
25万赤布张错幅位于青藏高原腹部的唐古拉山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0°00′~91°30,北纬33°~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