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9篇 |
免费 | 308篇 |
国内免费 | 3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8篇 |
大气科学 | 257篇 |
地球物理 | 326篇 |
地质学 | 1163篇 |
海洋学 | 255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217篇 |
自然地理 | 1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4篇 |
1958年 | 8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克拉通内古隆起的构造变形是探究板块内部变形行为与大陆流变构造学的理想场所,断裂研究则是其主要突破口。本文基于新的地球物理与钻探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的断裂系统尤其是其北部边界断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开展研究。分析表明,温宿北—野云沟断裂系在重磁场与反射地震剖面上具有清楚的反映,为塔北隆起的北部边界断裂,长达600 km,自西向东由温宿北断裂、温巴什断裂和野云沟断裂三段构成。该断裂系是在早奥陶世末沿基底软弱带自南向北逆冲形成的大型断层相关褶皱带基础上在前翼发生突破而形成的,加里东末期形成雏形,二叠纪末期,受南天山洋关闭的影响由北向南的强烈挤压形成自北而南的逆冲构造系统。该逆冲系统迁就原加里东期的滑脱面发育,并对原来的逆冲系统进行叠加、改造,形成一系列小断块叠加的大型背冲断裂系统,使得该断裂带基本定型。喜马拉雅期塔北隆起轴部发育张扭性断裂构造系统,该断裂系遭受左旋压扭,断裂的活动时序自东向西趋晚,具有长期演化、多期发育、继承、叠加与复合的特征。活动强度呈古生代强烈、中生代—新生代早期弱化、新生代晚期趋强的"强-弱-强"的演化趋势,在横向上呈西段强烈、东段略弱的特征。其成因主要与早奥陶世末期北昆仑洋关闭、二叠纪末期南天山洋关闭、古近纪新特提斯洋关闭引起的周缘地体与塔里木地块的碰撞拼合相关,表现出周缘板块构造事件对板内变形的强烈影响。该断裂系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带。研究其成因与演化有助于该带油气勘探的拓展,例如西秋断裂带的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972.
973.
从含铁工业固体废渣中分离出来一种含锌富铁矿物材料(WMT)作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并深入研究WMT对水中偶氮染料橙黄G (orange G, OG) 的催化Fenton氧化脱色降解性能。采用批处理氧化实验方法,探讨在不同条件下WMT对水中OG非均相Fenton氧化脱色降解的效果差异,确定优化工艺参数。研究表明,WMT催化的OG非均相Fenton脱色降解,主要表现为在暗反应下大都遵循零级动力学模型(R2>0.96),但在可见光条件下却遵循伪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7)。而且,WMT具有很好的非均相光-Fenton催化性能。因此,WMT是一种潜在的并可供选择的对OG去除的非均相光-Fenton催化剂。 相似文献
974.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中段阿加隆洼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是川西高原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早期异常查证结果,在阿加隆洼、雄龙西、马拢等3处高浓度金异常部位发现了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为进一步挖掘区域化探资料所蕴含的找矿信息,后期研究工作以水系沉积物金异常为单元,结合区域找矿新进展和新认识,对异常进行了再评价;以采样方格为单元,进行了地球化学统计成矿信息预测和靶区筛选;以阿加隆洼金矿床(含外围)为重点研究对象,初步建立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进行了找矿预测。经对矿区进行少量钻探工程验证后,获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对外围部分靶区查证后,在原有分散流弱异常地段,也相继发现了宰乌隆洼、阿达隆2处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拓展了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975.
976.
利用地质统计学反演进行薄砂体储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地区三角洲前缘砂体相变快,非均质性强,单砂体厚度小,常规的确定性反演由于受到地震频带限制,反演地震体的垂向分辨力低,往往难以识别.基于随机建模技术的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能有效地综合地质、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垂向分辨率,能更加精确地描述储层细微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识别薄层砂体.利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对某地区三角洲前缘目标层段的薄层砂体进行了预测,通过高分辨率的地质统计学反演波阻抗体和密度反演体剖面对比,可以有效识别出薄层砂体在反演剖面上横向展布. 相似文献
977.
GIS互操作及其体系结构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数据转换方法仅仅是从数据角度考虑互操作,是数据的集成,而没有考虑数据处理方面。实现GIS互操作意味着将具有不同数据结构和数据格式的系统集成在一起共同工作。对数据和处理资源的相互访问是互操作性的基本特征。GIS互操作强调语义及含义上的互操作,客户对数据和处理资源的访问是实时的,并且所获得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该文在客户/服务器、面向对象思想,以及构件、驱动器(driver)技术的基础上,对OGDI进行改进,提出了GIS互操作的体系结构,并分析了实现互操作的几个重要环节——规程的制定、请求、应用函数集及驱动器在实现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实现语义互操作,在规程中强调语义的正确表达和实现。 相似文献
978.
979.
稻城古冰帽中心海子山广布粒度成分不同的由冰碛物和冲洪积物等组成的松散堆积物,给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规划建设带来挑战。对高坡垄岗部位5处冰碛花岗岩砾石、堰塞盆地中2处阶地冲洪积物进行现场观测和取样分析。对106块砾石采用线面集中统计,得到冰碛物砾石数量占百分比较高的砾径为0.5~2.5 m,面积2.5~7.5 m2,体积5 m3。块石形状多为长方体-厚板状,部分面接触为主。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AMT)等进行探测,解释得到场地冰碛体厚约30 m。对冲洪积物的含砾土和细碎屑土的2个砂砾样品用筛分法和激光粒度法进行粒度成分测定,得中值粒径d50=2 mm、0.7mm,不均匀系数Cu=5.40、2.42,曲率系数Cc=0.60、0.95。这两种冲洪积物均为不良级配的土,即均粒土。这些成因和结构不同的冰碛物和冲洪积物对工程布设有不同影响,在工程实践中给予了区分利用。 相似文献
980.
高速铁路膏溶角砾岩深埋隧道支护荷载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支护荷载确定方法是膏溶角砾岩深埋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以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累计穿越4 410 m膏溶角砾岩地层为依托,通过现场支护荷载量测试验,统计得到初支围岩压力和二衬接触压力。采用泰沙基理论、比尔鲍曼理论、谢家烋理论、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和普氏理论共5种方法分别计算围岩压力,并与现场实测值相比较。结果表明:围岩压力以竖向为主,泰沙基理论值与现场实测统计值最为接近;围岩压力在竖向、水平分布模式不同于传统计算方法,推荐竖向压力采用双峰型或均匀分布,水平压力采用折线型分布;初支和二次衬砌共同承担荷载,二衬分担比例为50.1%。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膏溶角砾岩以及类似地质条件深埋隧道修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