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5篇 |
免费 | 160篇 |
国内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0篇 |
大气科学 | 120篇 |
地球物理 | 260篇 |
地质学 | 439篇 |
海洋学 | 127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99篇 |
自然地理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972.
利用围绕澜沧江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地区的8个地震台记录到的数字化波形资料,根据尾波散射理论,以不同的中心频率研究了该地区的尾波衰减。结果显示:研究区尾波的Q0值在46~80之间,平均值为63;田值在0.66~0.94之间,平均值为0.79。与云南其它地区相比,研究区的Q0值比构造活动强烈地区的要高,属于中等构造活动地区;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相比,研究区的尾波衰减不同于构造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地区,而与构造地震活动频繁、强烈的地区较为接近,因此判断澜沧江流域及周边地区未来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另外,地震波衰减与断层的破碎程度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地震波经过断层破碎带时,被强烈散射和吸收,Q0值明显降低,而且,不但近场的地震波衰减具有这种性质,远场的地震波衰减也同样具有这种特性。 相似文献
973.
974.
河西东部绿洲农作物生物量变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地处干旱绿洲的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农业气象试验站1994—2001年农作物玉米生物量观测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绿洲农作物生物量年际、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玉米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及叶、穗、株干重的年内变化呈S型曲线,叶、叶鞘、茎、穗、株鲜重及叶鞘、茎干重的年内变化表现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一缓慢增长一下降的趋势;各生物量数值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存在不一致的年际变化,而生物量年内变化趋势在不同年份基本保持一致,但阶段变化速率有一定的年际差异。研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农作物生物量变化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但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物学进程及其生物量积累产生了一定的扰动.并且在不同生物量的不同生长时段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5.
以2021年4—5月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苹果气象试验站富士系晚熟盛花期苹果花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霜箱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苹果花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的受冻率,采用浸泡法测定苹果花相对电导率,分析苹果花相对电导率与半致死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富士系晚熟苹果花在-2.0 ℃下持续3 h内未受冻,-3.0 ℃持续2 h后重度受冻,-4.0 ℃持续2 h后受冻率达100%,-5.0 ℃持续1 h后受冻率达100%;低温与苹果花相对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88 3,相对电导率随温度下降而不断增大;苹果花的半致死温度在-3.0~-4.0 ℃之间。 相似文献
976.
977.
利用1982年以来9年荒漠灌丛密度变化的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围封和降水对荒漠草地灌丛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灌丛密度变化受降水和围封双重因子的影响,围封对灌丛密度的作用明显大于降水,并建立了降水和围封对灌丛密度变化的监测模式,为荒漠草地的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8.
979.
基底构造探测对地热成因机理研究十分重要.对近期完成的区域重力测量数据开展了场源边缘检测和密度界面反演等处理, 获得了延庆盆地新生界基底形态及断裂展布特征.同时收集钻孔测温和热导率资料计算了17眼钻孔的大地热流, 分析了热流异常及其构造成因, 得到结论如下: (1)延庆盆地的基底形态为"一凸四凹一单斜", 即东五里营凸起、姚家营凹陷、张老营凹陷、田宋营凹陷、卓家营凹陷、康庄—沈家营单斜带.延庆盆地由2条NE向断裂控制, 6条近SN向断裂连通山区补给区并切割NE向断裂, 构成纵横交错的浅部断层网络.(2)延庆盆地大地热流平均值为65.8±13.0 mW·m-2, 略低于渤海湾盆地热流均值, 相对高热流区有两处, 一是康庄—沈家营断裂和靳家堡断裂交汇区, 二是西卓家营凹陷和东五里营凸起之间的过渡带.(3)延庆盆地地表热流异常主要与蓟县系碳酸盐岩高热导率地层分布及其厚度变化、多体系浅部断裂组合控制地下水热活动促使热流再分配有关, 盆地北缘佛峪口—黄柏寺断裂发育和燕山期花岗岩侵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80.
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1000年和5000年前2次大喷发产生的浮岩和火山灰的微观特征,通过TEM-EDX和SEM-EDX分析了浮岩中的火山玻璃和长石晶屑的表面特征及风化层厚度。5000年前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平均厚度3·74μm,1000年前大喷发为0·98μm;5000年前大喷发浮岩中的长石表面风化溶蚀度大于1000年前大喷发物中的长石;两次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化学组成与火山玻璃相比富Al和Fe而Si减少。综合上述特征认为,天池火山喷发物中矿物的微观特征的差异与火山喷发年代和喷发环境有关。因此,系统研究天池火山喷发物的微观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