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391篇
测绘学   168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243篇
地质学   968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匀光处理是消除光学遥感影像中亮度和色彩分布不均匀现象的过程。经典的Wallis算法仅用于保持两幅或多幅影像间的色调和亮度一致性。这里提出了一种用于单幅影像匀光的Wallis算法,讨论了从待处理影像中选择校正标准的方法;同时利用以像点为中心的局部参数统计值代替分块参数值,有效地避免了"分块效应"。通过实验并与现有Retinex匀光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Wallis算法能够有效减小图像反差,取得更好的匀光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需要的设备、观测方法与人工观测不同,自动观测数据需要传感器及通讯线缆传输到采集器,再通过观测软件显示出来。对2011年8月15日一次自动站遭受雷击事件进行故障排除及数据处理,给测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自动气象站设备长年在野外工作,无人值守,有些设备故障发生率较高,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数据无法上传到中心站。以海南为例,2007年3月-11月期间自动气象加密站设备故障发生统计表明,造成故障的原因主要有电源电压不稳定、硬件设备损坏(包括SIM卡损坏等)、参数设置错误、GPRS信号弱或无信号等,其中电源电压不稳定造成的故障发生率最高为35%,  相似文献   
994.
基于Geodatabase的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在Arc/Info中,支持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经历了C AD模型、C overage模型和G eodatabase模型。文章通过讨论新一代的数据模型———G eodatabase及其G eodatabase数据库的结构体系和数据组织方式,实现了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995.
海相、陆相油气及其成因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油气主要在海相地层中发现,而中国油气主要在陆相地层中找到,根本原因在于地层形成顺序两者相反,前者浅层以海相为主,后者浅层则以陆相为主,大量油气是通过壳深断裂从深部垂直向上运移所形成,储集于浅部的首先被勘探开发。中国海相油气勘探中面临三大问题:(1)海相碳酸盐岩的有机碳含量均很低,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烃源岩;(2)无法解决碳酸盐岩中的油气运移问题;(3)一些海相地层油气田的油气来源存在争议。共可归纳出三种油气生成模式,即壳源有机质、壳—幔相互作用以及费-托合成。目前人们过于执着于壳源有机质生成,而对费-托合成模式还没有足够认识和重视,这种思维定势阻碍了油气勘探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一步发展。大量油气是在地幔深部通过费-托合成或在地壳深部通过壳—幔相互作用形成,并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除了浅部有大量聚集,在地壳深部的花岗岩、火山岩、变质岩等基岩中,在我国深部的海相地层和国外深部的陆相地层中同样可以大量聚集。  相似文献   
996.
双频激电法在西藏楚多曲地区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双频激电法在西藏地区的应用情况.通过在测区进行双频偶极工作,圈定了4个激电异常,综合测区岩石标本的电、物性特征,对异常进行了推断和解释.从所测量的视幅频率和视电阻率结果分析,双频激电法完全能适应西藏这种气候寒冷、海拔高、地形起伏大的地区,并能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总结、统计分析,结合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实地考察和初步研究结果,论述了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环境变化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演化、灭绝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与国际对相应时段猛犸象研究之间的差距。提出加强对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气候环境的重建、认识气候变化的区域特点和突变性,系统而可靠地建立以猛犸象—披毛犀为主的化石动物年代序列、区分主要类型化石动物年代是研究的关键。以独立的气候环境变化和化石动物的年代序列为参照系,在区域环境变化的框架内讨论化石动物群生存的气候环境、生态特征和灭绝过程,进而探讨动物群演化及灭绝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这将为认识区域环境突变、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与欧亚大陆其它地区猛犸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人类演化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动植物演替与绝灭的临界条件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98.
西昆仑铁矿矿床类型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新疆西南部的西昆仑山地区因其高寒环境、位置偏远及陡峻的地形条件使其成为全国地质研究和矿产开发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前人众多地质调查和研究(新疆地矿局二大队,198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2000;孙海田等,2003;肖序常等,2004;李社荣等,2008)大大提高了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和矿产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和多学科综合分析,探讨了我国陆相蒸发岩与烃源岩的成因联系以及蒸发岩对烃源岩生排烃的影响,力求系统、深入地阐述蒸发岩盆地中烃源岩的发育规律及其生排烃特征。结果表明:在蒸发岩盆地中内源有机质和外源有机质的来源都有一定的保障;盐湖中的水体分层为有机质的保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有机质富集的 “生”、“运”、“聚”、“保”条件都具备。因此,蒸发岩盆地的半深湖-深湖区成为有机质富集的有利区。蒸发岩盆地中烃源岩形成时为强还原环境,且盐类物质含量高,同时因为膏盐岩的高热导率和致密性等特征,使得蒸发岩盆地中烃源岩生排烃过程和产物都受到影响。在盐类催化作用下,烃源岩生排烃阶段提前,相同演化阶段油、气产率以及排烃率均较高。但目前,在蒸发岩盆地中烃源岩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对蒸发岩盆地沉积作用和有机质富集机理进行系统性研究,在盐类物质对烃源岩生排烃的催化机理、催化效应的定量化以及蒸发岩盆地中烃源岩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独山锑矿集区是中国泥盆系锑矿重要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先后在区内发现探明了1个大型、2个中型、5个小型及13个锑矿(化)点。在系统分析锑矿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影像特征基础上,总结了独山锑矿集区地层及岩性、构造、蚀变、地球化学、遥感、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在半坡锑矿床深部找矿中,运用"CSAMT解译封闭高阻体+成矿断层"地球物理标志,结合钻探工程发现了新的隐伏锑矿体,实现了深部隐伏矿找矿突破。通过综合研究地物化遥异常信息,依据勘查标志,圈定和优选出丰坡外围、弄江—贵修—甲拜—贝达地区、维寨地区三个找矿靶区。在今后综合勘查中,通过探测技术的优化集成和老(矿)点新评,有望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