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长春地质学院是一所具有35年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她拥有一支以248名具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和科研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建院迄今,在为国家输送了近20000名高级地质专业人才的同时,还承担完成了数百项科研任务,其中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创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部、省、市级多种奖励。  相似文献   
132.
133.
2006年3月1日<人民法院报>刊发了一则新闻:<浙江首例气象官司开庭>.原告某广告公司诉称,其在施放喜庆气球时,被告苍南县气象局认定其不具备施放气球资质,违反了<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出对原告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原告不服,向苍南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县政府维持了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134.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重要金铜矿床之一. 该矿床由北山和南山两个矿段组成, 北山矿段由细脉浸染状硫化物蚀变岩和数条胶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细脉组成, 南山矿段由磁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脉及纯硫化物脉构成; 它们矿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稀有气体的同位素实验得出: 3He/4He, 20Ne/22Ne和40Ar/36Ar比值变化分别在0.08~4.45 Ra, 8.8~10.2和306~430之间, 且南山矿段矿物流体包裹体具有较高的3He/4He, 20Ne/22Ne比值, 北山矿段的矿物流体包裹体持有较低3He/4He比值. 从其成矿流体起源与演化以及与矿化阶段的对应关系、成矿时代角度分析, 该矿床的初始热流体应是来自有地幔柱型地幔/软流圈流体参与的洋壳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 并与伊泽奈崎(Izanagi ocaneic plate)板块向古亚洲大陆俯冲的大陆边缘环境相对应(123~102 Ma); 北山矿段细脉浸染型矿体是高温含矿流体上升、沸腾的前缘流体与年轻地壳流体发生强烈混合作用后的混合流体交代、结晶作用形成, 胶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脉是随后的高温含矿流体充填作用形成; 南山矿段磁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脉是中温含矿流体以充填方式为主沉淀结晶形成, 纯硫化物脉是再度上升的中温含矿流体沸腾后的富矿流体充填、沉淀结晶作用形成. 其成矿的动力学过程初步概括为: (1) 伊泽奈崎板块俯冲去气、脱水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含流体、矿质的埃达克质岩浆; (2) 熔体与流体分离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和含矿热流体; (3) 含矿流体先后上升、并经二次沸腾作用最终形成细脉浸染状与脉状共生的富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135.
重载铁路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渗透系数的快速、精确测定,对工程施工质量及工期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达西定律研制适用于级配碎石的大型常水头渗透试验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考虑边壁效应进行一系列渗透试验,探究试样孔隙比e、不均匀系数Cu及特征粒径参数对其渗透系数K20的影响程度及规律。结合试验数据,以太沙基模型为基础,建立同时考虑孔隙及级配特征参数的渗透系数改进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其精确性。结果表明:级配碎石的K20与其e2、平均粒径平方d502呈线性关系,与Cu呈负指数关系;d50对K20的影响权重最大,Cu次之,e最小;提出的计算模型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为新建重载铁路基床表层施工中填料渗透系数的快速测定及运营路基基床的渗透稳定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在海平面变化和海陆变迁的研究中,需要对海岸平原沉积物中所含的微体古生物(如硅藻、有孔虫等)和贝壳进行鉴定,统计出各个层位不同种属的百分含量。再根据各层位不同的微体古生物或贝壳的组合,区分海陆相沉积及恢复海岸平原的古环境。由于微体古生物或贝壳的鉴定较为复杂并受分析鉴定者熟练程度的制约,或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或贝壳还常因保存不好,往往难以得到连续系统的鉴定结果。因此,近年来,在国外一种操作简便的判断海岸平原沉积环境的方法———沉积物的粘土混浊水导电率的测定方法被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对样品的要求不高,无论是新…  相似文献   
137.
基于Logit 模型的世界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农作物播种面积动态变化因其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人-地 关系”中人的角度出发, 利用多元Logit 模型初步建立了全球尺度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模 拟系统, 分析研究了未来30 年内世界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数量特征和空间格局。模型建立思路是: 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是农户作物选择行为的直接结果, 而选择何种作物进行播种是由作物效用决定的。因此, 利用离散选择理论, 选择影响作物效用大小的主要解释变量建立效用函数, 动态模拟农户作物选择行为, 并得到这种选择行为所带来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变 化的时空特征。模型建立后, 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2001-2003 年统计数据和2001 年MODIS 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产品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模型运行可靠, 和实际状况吻合较好, 可以应用于未来情景模拟分析。其后, 以5 年为步长, 模型对世界四大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和大豆) 在2005-2035 年间的播种面积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 从全球作物总播种面 积变化差异、四大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和不同区域内四大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数量特征和空间格局是不相同的。 虽然目前模型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但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解现在和未来农业土地利用的复杂动态变化提供帮助, 模拟结果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38.
海上四分量地震勘探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为基础,总结了“海上四分量地震(M4C)是指将四分量传感系统置于海底来记录传输应力波的全矢量波场的技术”的概念,综述了有关传感器系统的设计与结构等采集技术和装备,以及处理与解释技术。  相似文献   
139.
气象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进入"冷战"以后,全球每年气象灾害直接造成的损失超过战争的损失,加之与气象密切相关的农业、林业、火灾、污染、地质灾害、海啸、疾病等有关灾害,则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0.
吴龙  吴长春 《贵州气象》2000,24(2):17-19
安顺是贵州省西线旅游中心,其四周有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通过对安顺夏季的气温、风、雨、云和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安顺气候温和宜人,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避暑旅游理想胜地,这一气候优势将对安顺旅游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