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海洋学   128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主要介绍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显示度。在基础研究方面 ,主要阐述了三倍体诱导技术、活体倍性快速检测技术、诱导剂对受精卵和胚胎超微结构的影响、三倍体牡蛎核型与带型、三倍体牡蛎同工酶的表达及快速生长机理等方面的技术储备 ;在产业化显示度方面 ,综述了三倍体牡蛎育苗与养殖的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92.
探讨多倍体牡蛎的遗传基础,通过染色体计数法对2龄杂交三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群体的染色体数目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在80个具良好中期分裂相的牡蛎中,有56个三倍体(70.0%);12个非整倍体(15.0%),4个2n/3n嵌合体(5.0%);8个二倍体(10.0%)。12个非整倍体中包括9个29条染色体的亚三倍体(3n-1)和3个31条染色体的超三倍体(3n 1)。非整倍体与三倍体的生长差异不明显(P>0.05)。可能由于数量较少的原因,嵌合体和二倍体的生长没有表现明显生长滞后(P>0.05)。  相似文献   
93.
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双壳纲8种贝类的细胞核DNA含量。结果显示,测定贝类的DNA含量分别为(pg):太平洋牡蛎,2.06±0.03;东方海笋,2.11±0.07;近江牡蛎,2.18±0.13;结蚶,2.59±0.10;青蚶,3.08±0.23;砂海螂,3.24±0.28;缢蛏,3.85±0.10;日本镜蛤,5.00±0.20。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同种贝类个体间DNA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仅占总差异的0.12%;而种间差异极为显著(p<0.01),比例高达97.45%。本实验所测8种贝类的DNA含量与其进化地位间未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
为探究在南麂海域进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筏式笼养的效果,本研究选用“海大系列”长牡蛎新品种(海大1号、海大2号和海大3号),在南麂海域马祖岙海区开展筏式笼养实验。按月份进行周年跟踪测定该海域的环境因子和长牡蛎个体的生长指标。研究表明:南麂海域周年水温变化范围为10.50~28.12℃,盐度平均为29.14,pH平均为7.93;叶绿素a含量为0.42~6.64μg/L,颗粒有机物含量为2.41~11.32 mg/L;海水中氮磷比范围为2.51~39.06。实验结束时,三个品种中,海大1号和海大3号长牡蛎的湿质量显著高于海大2号(P<0.05),壳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湿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均在1月最高,肥满度在6月最高。三个品种的湿质量增加量均与水温、盐度和叶绿素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铵盐含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Logistic模型对三个品种的湿质量变化曲线拟合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南麂海域筏式笼养“海大系列”长牡蛎新品种具可行性,其中,海大1号长牡蛎新品种的养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5.
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林孔扇贝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贝类之一,其闭壳肌干制品一干贝,为名贵海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因此可大量出口创汇,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从而推动扇贝养殖业的发展。但是从1997年夏季以来,山东沿岸市自日照、青岛,北自烟台,东自威海等地相继发生林孔扇贝大面积死亡,目前这种死亡情况还在发展,严重危及扇贝养殖业的发展。为此就这一问题通过现场观察并结合有关资料进行探讨,对以后林孔扇贝养殖过程中出现死亡,提出预防对策。一、惊孔扇贝死亡情况:这次发生杯孔扇贝大面积死亡前的病态,各地基本上很相似…  相似文献   
96.
近几年虽然海参养殖规模扩大迅速,但海参池塘养殖的产量不高,且不稳定,为此,本文通过对海参养殖池塘改进,投放适宜海参生长的附着基,及时补充优质的饵料,定期清理池底,确保池水交换充分和丰富溶氧,在保证海参密度的基础上提高参苗规格等技术措施入手,充分发挥池塘养殖潜能,确保海参池塘养殖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7.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的杂交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两者之间自交和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和虾夷扇贝♀×栉孔扇贝♂的杂交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杂交是可行的,在幼虫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幼虫成活率间没有差异,但在幼虫附着变态方面,杂交组低于自交组,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然后以具有生长优势的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组进行了生产性育苗实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
不同发育期的太平洋牡蛎在不同干露状态下的成活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太平洋牡蛎的D形幼虫、壳顶中期幼虫、眼点幼虫、稚贝、幼贝及成体为材料,在8~10℃和20~22℃干、湿环境下干露不同时间对所取样品的成活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说明太平洋牡蛎其成体、D形幼虫、壳顶中期幼虫、眼点幼虫、稚贝及幼贝在低温湿润的条件下干露时间长,成活率高,而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干露相同的时间成活率明显降低。在温度、湿度相同的条件下,其耐干能力为成贝>眼点幼虫>壳顶中期幼虫>幼贝>稚贝>D形幼虫。本实验为太平洋牡蛎幼虫的异地采苗,稚贝和幼贝的长途运输,成贝低温或干露保存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利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0 mg/L;6-DMAP)抑制第一卵裂,成功诱导出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雌核发育二倍体.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4℃的条件下,受精后60 min用质量浓度为60 mg/L的6-DMAP处理栉江珧受精卵15 min进行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效果理想,D形幼虫发生率和诱导率分别为14.7%和22.7%.细胞学观察显示,6-DMAP阻止了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移动,导致一个融合的二倍性雌性原核的形成.本研究结果首次提供了栉江珧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0.
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进行了黄河口近江牡蛎(Crassostreaariakensis)的三倍体诱导,以卵裂率、孵化率、诱导三倍体率和三倍体诱导组幼虫的生长率、存活率、三倍体率为指标,研究了诱导浓度、起始诱导时间、诱导持续时间三个因素对黄河口近江牡蛎三倍体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三因素对近江牡蛎三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程度为起始诱导时间诱导持续时间诱导浓度。温度25℃,诱导浓度为300—450μmol/L,起始诱导时间为受精后14min,诱导持续时间为15min时,诱导三倍体率可达51.39%—71.67%,卵裂率、孵化率、幼虫壳高日平均生长率和幼虫平均存活率分别能达到65.16%—81.57%、61.25%—86.78%、8.76—9.88μm/d、69.16%—73.29%,眼点幼虫时期三倍体率达53.33%—62.16%。本研究为黄河口近江牡蛎的三倍体诱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