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5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南阿尔金地区榴辉岩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表明,阿尔金地区西起且末河到茫崖长达300km范围内的"阿尔金山岩群"中多处出露榴辉岩透镜体。榴辉岩在产状和岩石学特征上可以分为两种:第1种是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退化变质较弱,围岩多与片麻状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关系密切;第2种是细粒结构,片麻状构造,具有透入性片麻理,有明显退化变质现象,围岩多与大理岩、黑云变粒岩、石英片岩等关系密切。在分布上,榴辉岩限于古元古代"阿尔金山岩群"中,含有榴辉岩的阿尔金构造杂岩带是柴达木盆地北缘碰撞杂岩带的西延部分。  相似文献   
52.
西天山造山带区域构造演化及其大陆动力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天山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两大板块之间,在漫长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历经前震旦纪基底形成演化阶段(D1)、震旦纪至早奥陶世稳定陆壳发展阶段(D2)、中奥陶世至石炭纪末板块裂解与再拼合阶段(D3)、二叠纪陆陆叠覆造山阶段(D4)和中新生代盆山耦合阶段(D5)等5个大的发展阶段,其古生代时期中奥陶世至石炭纪末板块裂解与再拼合阶段(D3)又可细化为4个次级演化阶段:中奥陶世至晚志留世早古南天山洋盆形成阶段(D31)、晚志留世至晚泥盆世俯冲造山阶段(D32)、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初陆陆碰撞造山阶段(D33)和早石炭世至晚石炭世后碰撞阶段(D34)。西天山造山带自中新元古代以来历经俯冲造山、陆陆碰撞造山、陆陆叠覆造山和陆内再生造山等多机制多旋回的造山作用,终成为横亘于中亚地区的宏伟的复合型造山带。  相似文献   
53.
大青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变形变质作用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青山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中发育三种不同类型的韧性剪切带。第一种为高温(相当于麻粒岩相级)逆冲型,第二种为中温(相当于角闪岩相级)伸展型,第三种为低温(相当于绿片岩相级)近走滑型。不同类型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变质作用演化反映了地壳深部高级变质杂岩在隆升过程中的主要再造特征。  相似文献   
54.
55.
大兴安岭上其地区中生代花岗岩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中的乌尔其汉火山型被动陆缘与东乌旗-扎兰屯火山型被动陆缘接触带,该区构造研究可为大兴安岭的隆升研究提供信息。对研究区中生代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并对其构造背景进行了讨论。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这些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修正了前人把测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划归晚石炭世的观点。岩石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均属于碱性岩,具有高钾、硅饱和、准铝质-弱铝质岩石的特征;系列判别图解显示研究区早侏罗世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晚侏罗世花岗岩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或碰撞后的构造环境,代表了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56.
研究区位于兴安岭一内蒙地槽褶皱区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兴隆沟冒地槽褶皱带之宝泉沟褶皱束和旁开门中断陷之西部。北部毗邻额尔古纳地块,南部与罕达气优地槽褶皱带相连。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为早元古界兴华渡口群兴华组,近东西向展布,为一套变质较深、混合岩化作用强烈的变质岩系,构成区内的古老陆壳,是区内金矿的物源之一。古生代泥鳅河组地层是北西向的嘎鲁河向斜延伸到四、五道沟翘起部分,向斜的翼部被后期侵入体侵入得肢离破碎。四道沟东、西山两个金矿点即赋存在向斜的核部和翼部。  相似文献   
57.
赤峰东部郎郡哈拉地区变质石英闪长岩侵入到八当山火山岩中。用LA-ICP-MS技术,测得赤峰郎郡哈拉地区片理化流纹岩和变质石英闪长岩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387.6±2.8Ma(MSWD=0.27,n=26)和387.1±2.3Ma(MSWD=0.34,n=28),可分别代表片理化流纹岩和变质石英闪长岩的形成年龄,属于中泥盆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片理化流纹岩具有高硅、碱、铝,贫铁、镁、钙及过铝质的特征,属于钙碱性系列岩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弱,具有弱负Eu异常。该片理化流纹岩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有明显的Ti、Nb和Ta负异常,Ti/Y和Zr/Y值较低,显示壳源特征。变质石英闪长岩具有高铝、铁、镁、钙及过铝质的特征,属于钙碱性系列岩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弱,具有弱负Eu异常。该变质石英闪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有明显的Ta、Nb、Y负异常,显示出壳幔混源特征。构造环境判别显示,二者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是大洋板块俯冲后的产物,可能与白乃庙岛弧和华北克拉通北缘碰撞后的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58.
辽东半岛广泛分布印支期侵入岩,作为研究辽东半岛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的客观实体,意义重大.概述了印支期侵入岩地质特征、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总结出岩浆演化趋势由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提出了岩浆源区性质为幔源、壳幔混源、壳源3种类型.总结了造山初期至造山早期伸展机制下席状侵位,造山主期穹隆式及穿刺式侵位,造山后构造崩塌被动侵位3种侵位机制模式及岩浆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9.
塔里木古大陆东缘的微大陆块体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塔里木古大陆东缘至少存在4个微大陆,自北而南分别是阿拉善、祁连、欧龙布鲁克和柴达木微大陆,它们有相近但又有一定差异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地层。每一个微大陆边缘均有复杂的生成历史,特别是新元古代早期的热-构造事件十分发育,并在柴达木微大陆北缘形成一条长700km的花岗片麻岩带,而在多数微大陆边缘则叠加了寒武纪至奥陶纪火山弧或蛇绿混杂岩。在微大陆之间自北而南分别发育了北祁蛇绿岩混杂岩带、南祁连蛇绿岩混杂岩带、沙柳河-鱼卡河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和昆仑中部清水泉蛇绿混杂岩,它们代表了微大陆这间的结合带,其形成时代集中在寒武纪至奥陶纪。这几个微大陆总体表现出亲塔里木古大陆的特征,特别是自新元古代以来具有相似的地质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60.
甘肃北山榴辉岩中矿物组合形成于四个不同阶段:(1)以柯石英为代表的早期超高压阶段,(2)以绿辉石+石榴石平衡共生组合为代表的主期高压阶段,(3)以单斜辉石+角门石+斜长石交生组合为代表的晚期较高压退变阶段,(4)以绿泥石+绿帘石+科长石为代表的后期叠加阶段。前三个阶段反映了相辉岩相变质作用的主要过程。后一阶段,反映了榴辉岩在地壳浅部层次绿片岩相环境下遭受轻微的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