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272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根据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前后(2008年4月1日至7月13日)甘肃省陇南地区及甘南州舟曲县宏观异常的震后现场调查结果,经过资料整理分析和挑选可靠异常现象,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宏观异常的数量临近地震逐渐增多,在临震前形成峰值;在空间上宏观异常的分布在高烈度区较多.对宏观异常与震源机制关系以及宏观异常对地震预测可能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2.
首都圈最早建立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布设在北京周围广大地区,覆盖了主要活动断裂带.在过去的40多年里,首都圈地区及附近发生了多次强震,如1976年唐山7.8级、1989年大同6.1级和1998年张北6.2级地震等.本文首先对首都圈地区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映震能力分析,然后探讨了监测场...  相似文献   
123.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工程地质问题和相关研究方法的专著。作者根据当前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和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提出加强第四纪地质与工程地质的高层次交叉研  相似文献   
124.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for mapping and for estimating river regime characteristics in a large-scale basin remain 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the variable under study: river flows are related to a specific area, i.e. the drainage basin, and are hierarchically organized in space through the river network with upstream-downstream dependencies. Another limitation is there are not enough gauge st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resentation aims at de-veloping the hydro-stochastic approach for producing choropleth maps of average annual runoff and computing mean discharge along the main river network for a large-scale basin. The approach applied to mean annual runoff is based on geo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 proce-dures coupled with water balance and data uncertainty analyses. It is proved by an applica-tion in the upstream at Bengbu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a typical large-scale basin in China. Hydro-stochasitic approach in a first step interpolates to a regular grid net and in a second step the grid values are integrated along rivers. The interpolation scheme includes a con-straint to be able to account for the lateral water balance along the rivers. Grid runoff map with 10 km × 10 km resolution and the discharge map along the river with the 1 km basic length unit are the main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is kind of statistic approach can be widely used be-cause it avoids the complexity of hydrological models and does not depen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相似文献   
125.
分析非线性Newton-Leipnik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得出系统存在5个不稳定平衡态,导致系统形成复杂的双吸引子结构;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系统随参数变化的倍周期分岔图,对其混沌态采用周期激励和线性反馈2种无反馈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当控制参数选择适当的范围时,将混沌运动控制为规则的周期运动;比较不同初始条件的上、下吸引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6.
根据对1980年汛期在黄河18个水文站采集样品的分析结果,本文讨论了黄河悬浮物的粒度、矿物和化学组成从上游到下游的地理分异。  相似文献   
127.
祁连山地震带属于南北地震带的北端,全长1000余千米,贯穿整个河西走廊,人口密集,有众多国家大型矿产企业,同时该区历史上巨大地震频发,据历史地震研究从公元1500年以来该区7级以上地震就达到10次,其中7.0~7.9级地震8次,8.0级以上地震2次,分别为1920年12月16日甘肃古浪8.5级地震和1927年5月23日宁夏海原8.0级地震,  相似文献   
128.
代炜  严武建 《高原地震》2009,21(3):1-10
地震序列的特征和震型判定工作有助于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对其发生成因的研究是解决地震预报难题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汶川8.0级地震序列的初步研究表明:①余震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于宽100km,长约330km的带状区域内,并侧向于主震震中的北侧;②序列发展初期有2个快速衰减过程;③序列类型为主震一余震型,最大强余震6.4级;④序列的空间演化过程,强余震震源机制结果和地震精确定位结果分析表明,序列具有分段特征;⑤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断裂带,发震构造在剖面上呈现出“犁形”或“铲形”。地球物理勘探和壳、幔结构反演结果表明,自青藏高原穿越龙门山到四川盆地存在地幔阶梯,上地幔阶梯的阻挡作用使得物质东移速率减慢,并蕴积了汶川8.0级地震所需能量。地震的产生正是东西向应力平衡被打破的结果,余震沿龙门山断裂的分布是高原地壳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下向北北东方向的运动得以继续的表现。整个龙门山断裂带都参与了活动,龙门山断裂带北端作为断裂带的止裂端与南段同期活动。  相似文献   
129.
作者研制了一种新型方形组合式钢丝绳隔震器。该种隔震器由4个条形夹具夹持16根普通镀锌钢丝绳组合而成,从结构形式上保证了水平刚度对称。经过多次垂直向循环静力加卸载试验,运用Origin 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制出该种隔震器的静力特性曲线,并分别与目前防护工程中采用的条形不锈钢钢丝绳隔震器、鼓形钢丝绳隔震器的静力特性曲线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方形组合式钢丝绳隔震器不但具有初始刚度大、软特性明显、阻尼大、加工简便、性价比高等优点,而且克服了条形不锈钢钢丝绳隔震器价格高、水平刚度不相同和鼓形钢丝绳隔震器加工复杂的不足,在今后的防护工程隔震技术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0.
吉林东部铁矿成因类型、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永新  闫绍波  刘超 《地质与资源》2009,18(2):107-109,115
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吉林省东部铁矿成因类型,总结了各种成因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结合近几年地质找矿工作的新进展,认为吉林省东部具备铁矿成矿的地质条件,铁矿的资源潜力较大,实现铁矿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