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日本神户地震时地下水的前兆化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2.
<正> 磷块岩的突出特点是成分复杂、矿物颗粒细微,沉积学的研究表明,磷酸盐又与碳酸盐的沉积条件比较接近,就其工艺条件而论,两者的可选性或可浮性相似,因而是磷块岩的选矿关键所在。解决磷块岩的选矿问题固然主要是选矿学方面的研究课题,但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无疑也是一个毋庸忽视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虽然长期以来选矿与地质等学科的结合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这种结合往往还是很不够的,甚至有些同时设有选矿专业和地质专业的科研单位,两者之间尚未能很好地合作。磷块岩的沉积学研究表明,它是矿物和岩石的合成,而选矿则是它们的分离过程。所以沉积学与选矿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它们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两者的研究成果应该相互借鉴、利用和渗透。由于磷酸盐与碳酸盐的沉积条件既相近又有差异,因而它们常形成互层,包括纹层、簿层、中厚层互层的产出。选矿学引入这  相似文献   
83.
中国北方早、中前寒武系磷矿有四个层位六种类型。太古代磷矿主要产于中朝地块内的华北陆核、辽吉南部—朝鲜北部陆核及山东陆核等陆核区。早元古代早期,在太古代陆核边缘或中间地块沉积了优地槽型磷矿。早元古代晚期有大陆边缘和拗拉槽白云质碳酸盐建造的磷矿床与克拉通内盆地陆屑和复理石建造的磷矿床,其中大陆边缘型最重要,构成了长约4000多公里的巨大“S”形成矿带。早元古代末期,五台运动之后,有同造山期的山间盆地磷矿床形成。  相似文献   
84.
高阳华  高阳兴 《气象》1989,15(6):52-53
油桐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四川盆地热量资原丰富,冬无严寒,适宜油桐生长,是全国最大的油桐栽培区。油桐被列为四川省农业六大优势之一。万县地区则是四川省最大的油桐产区,平均年产桐油1300万kg,占全国15%  相似文献   
85.
我国西南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微体遗迹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并得到普遍承认的动物化石是澳大利亚南部的伊迪卡拉动物群[15,16]。伊迪卡拉山的晚先寒武纪砂岩中发现有大型的相当进化的水母和蠕虫化石,其中含有直径数十公分的狄更逊虫(Dickinsonin costata)、体长3公分的枝沙蚕(Spriggina floundersi)以及遗迹化石等。其所在地层为寒武纪灰岩之下160米的庞德砂岩[1]。  相似文献   
86.
塔里木一中朝两个准地台相关构造-岩浆带中,有两个巨大的超基性-碱性-碳酸岩杂岩型磷矿成矿带。塔里木准地台北缘巴楚-柯坪区、黑应山区、焉耆县胡拉沟区、赛列克布拉克-且干布拉克-阔克塔格区、团结村-北山区等是一个与碱性杂岩有关的磷、蛭石、铁、铌、钽、铍、锆石、稀土等系列矿种的成矿带。中朝准地台北部可划分出蒙中卓资-兴和区、阳原-怀来区、蓟县东部区、兴隆-青龙-绥中区、辽宁凤城-朝鲜朔州区等磷成矿远景区,其中阳原、怀来区中还可进一步确定出5个磷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7.
滇池湖泊磷负荷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磷是滇池湖泊富营养化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滇池湖泊磷负荷来源一般可分为外环境发生源输入的磷负荷和内环境发生源输出的磷负荷两大类。累积在滇池湖泊内的磷,主要分布在水体与底部沉积物中,滇池湖泊水体中总磷浓度由北向南含量降低,底部沉积物中P2O5含量分布由北向南呈递增趋势。底部0-3m的沉积物P2O5含量由上至下呈明显递减趋势,表明滇池湖泊磷负荷逐年加重。近几年资料显示滇池湖泊单位面积磷负荷达1.52g/m2·a,超过总磷公认允许负荷量中危险值的11.7倍,滇池已成为富营养型湖泊。控制滇池富营养化,在解决入湖磷外负荷的同时,对湖泊底部沉积物中磷内负荷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8.
滇池现代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及其对环境影响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湖泊沉积物中,磷是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元素.湖泊中磷元素含量、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它的复杂矿物学特征,使人们对磷的研究极为重视.滇池湖中总磷超标10.3倍,底泥沉积物中P2O5平均含量0.52%,最高可达1.92%.滇池地处磷矿区,是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统计表明,磷含量每年在不断增长.滇池沉积物中磷主要以吸附态、有机态、铁结合态、钙结合态、铝结合态等几种形式存在.这些形态磷在底泥中是不稳定的,它们在环境改变条件下,又将磷释放到水体中.微生物在磷的循环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乳酸菌对不溶性磷酸盐的分解,使湖泊中可溶磷含量增高.聚磷菌对磷元素的富集以及聚磷菌死亡后发生有机磷的矿化作用,是湖泊中水合磷酸盐矿物沉积的重要途径.当湖泊中这种不稳定的水合磷酸盐矿物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经沉积物覆盖成岩作用后,最终形成磷灰石。  相似文献   
89.
旅游心理容量测定——以武陵源黄石寨景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旅游容量是旅游规划和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该文引入边际7满意度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心理容量的满意度模型,并且以武陵源黄石寨景区为实证研究,进行了旅游心理容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0.
魏家兴  孙百合 《地下水》2008,30(3):69-70
节水灌溉,就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用较少的水取得较高的产出效益。它是节约农业用水,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如何充分利用节水技术,改变原有的灌溉方式,成为当今灌区改革中的首要问题。山东费县高家围子小型灌区合理利用节水技术,采用用水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灌区改革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对小型灌区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