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报道在青岛沿岸采到的多毛类栉(虫耑)虫。这种动物身体结构简单,生殖方式原始,是研究多毛类起源与系统演化很好的材料。它可自由生活,也可与其它动物共生。我们的标本与前人描述略有不同,简单型刚毛的齿数可达6个。栉(虫耑)虫在中国海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82.
1994-1997年的渔业统计显示:夏、秋汛渔获量高于冬、春汛.本文还探讨了1987-1998年中上层鱼类渔获量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等的可能关系,提出了保护中上层鱼类资源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3.
南海及其围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周蒂  孙珍  陈汉宗  丘元禧 《地学前缘》2005,12(3):204-218
以岩相古地理分析和编图为基础,结合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资料,阐述了南海及其围区中生代构造演化。中生代时研究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缘,受特提斯域和太平洋域交替复合影响。早三叠世时古特提斯洋经过黑水河盆地东延至南海。从中三叠世开始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出现明显的东西分异。晚三叠世时,受印支运动影响华南地块与印支地块拼合,研究区西部抬升,黑水河水道关闭;而研究区东部和东南部却受古太平洋的影响发生海侵,形成“粤东-西北加里曼丹海盆”,该海盆在早侏罗世遭受更大海侵,导致与中特提斯的良好贯通。中侏罗世在中特提斯发生过短暂海侵而形成“滇缅海”。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是中特提斯洋和古太平洋的俯冲鼎盛期,形成绵延数千km的欧亚大陆东南缘俯冲增生带。文中还讨论了中特提斯向南海延伸的通道、中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对南海中生代演化的交替和复合影响以及南海东北部新近发现的晚中生代俯冲带等问题。  相似文献   
84.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北起燕山,南至淮河,西自太行山和伏牛山山麓,东抵渤海和黄海之滨以及山东丘陵。包括京、津、冀、鲁、豫、苏,皖两市五谷的316个县,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7亿亩;人口近2亿,其中农业人口在1.5亿以上。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八个,有胜利、中原、大港和任丘油田;新近对外开放的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和连云港,也都以之为腹地。地位十分重要。但旱涝、盐碱、风沙等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85.
中国农业气侯区划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做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工作,可以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红土丘坡崩,陷型冲沟的的侵蚀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世钧 《热带地理》1990,10(1):31-39
  相似文献   
87.
1967年底我们写信给竺副院长,向他请教有关地理所气候学和物候学研究问题。竺老于1968年1月5日在他办公室接见我们。1970年11月26日竺老又来函约我们于11月29日到他家里谈农业气候和物候学问题。这样,我们先后有两次机会倾听竺老对地理学、气候学和物候学研究问题的意见。两次谈话的方式略有不同,第一次是我们主动求见竺老的,所以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第二次是竺老约见我们的,因此先由竺老询问当时气候室和地理所的研究工作情况,我们一一作了汇报,然后竺老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88.
地理研究所1953年的科学研究工作计划,是在苏联共产党第19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的基础上,遵循着集中科学力量于研究苏联地理科学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方向制订起来的。在1953年底该所的科学活动里,也找到了苏联共产党中央9月全会的同样决议以及党和政府随后的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问题的决议的反映。  相似文献   
89.
CVI评价研究简介与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脆弱性指数(CVI)评价是最近以来关于未来海平面上升对海岸系统变化的有关可能性的研究方法,它将与海岸变化有关的6个变量以定量研究的形式相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各岸段的CVI图,CVI可应用于海岸带管理的许多决策方面,作者对未来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0.
我国亚热带划分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丘宝剑 《地理研究》1984,3(1):66-76
我国的亚热带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密集、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气候带如何划分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区划的原则、等级、指标和界线等问题上,都有不同的看法。作者就这些问题发表了意见,并提出了划分亚热带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