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质学   63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金家庄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蛇纹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及硅化。根据不同蚀变程度透辉岩化学成分与微量元素组分得失定量计算,SiO2,CaO,Al2O,Na2O和CO,Cr,Pb等在各类蚀变透岩中明显亏损,在矿化蚀变岩和含金石英细中显著富集;CO2,H2O,S和Au,Cu在各类蚀变-矿化石中均显富集;TiO2,MgO,V,Sr及Pr表现为相对“惰性”。SiO2,CaO,Al2O3等物质组分得失变  相似文献   
52.
祁雨沟金矿自然金晶体形态和微形貌的生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然金晶体生长和台阶运动的动力学以及台阶聚并规律,自然金的晶体形态和晶面微形貌具有较强规律性。晶体形态随温度和金的过饱和度增高,由(110)习性晶经(100)习性晶演变为(111)习性晶;晶面上阶梯状生长纹的高胡金的过饱和度的增大而增高胡金的过饱和度的增大而增高,阶梯的密度随热液碱性程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得到河南祁雨沟金矿Ⅴ、Ⅶ阶段自然金晶体形态的证实,并与其它金矿的地质事实和人工合成实验  相似文献   
53.
碧口群热水沉积硅铁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流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振举  刘丛强 《沉积学报》1999,17(12):706-711
研究了碧口群硅铁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碧口群硅铁质岩是碧口古洋盆发育过程中海底热液喷流产物,产于类洋脊环境。碧口硅铁岩的REE配分别Eu异常及Ce异常变化提供了不同流体相互作用的信息。Eu正异常说明有高温流体参入,其异常程度与古流体和海水的混合程度有关;Ce负异常与Eu正 同一样品中说明在热液沉积物沉积前热液流体与不发生了对流混合,异常大小可能反映海水与热液流体对流混合时参与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54.
望儿山金矿床剪切带控矿作用的数学模型与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成矿期的应力场状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构造应力场不仅控制了矿体的形成,而且也控制了矿化类型.高应变能高变化梯度的扩容区,利于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成;而高应变能低变化梯度的扩容区,利于蚀变岩型矿体的形成.高应变能的收缩区类似于“泵”,在泵吸作用的影响下使矿液从“泵”体流向高应变能的扩容区.矿液的流向最终是受渗流势控制,由高值区向低值区流动.  相似文献   
55.
西秦岭西城铅锌矿田秦岭型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系中,经热液沉积或热液沉积改造而成.厂坝—李家沟特大型铅锌矿床附近安家岔组地层受区域变质和接触热变质作用的影响,变质程度较高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分布广泛.对厂坝—李家沟特大型铅锌矿床赋矿安家岔组黑云母石英片岩开展碎屑锆石U-Pb定年,查明安家岔组地层时代应晚于(...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甘肃徽县郭家沟铅锌矿床成因,分别对赋矿硅质岩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及叠加热液碳酸盐矿物的 C、O、Sr同位素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 D、O 同位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硅质岩常量元素 Al/(Al+Fe+Mn)比值为0.08~0.30(平均为0.19),介于纯热水硅质岩与正常海相沉积硅质岩之间,靠近热水沉积端元; 其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明显的 Eu正异常,与海底热水沉积物 REE配分曲线类似,指示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为泥盆纪同生喷流沉积的产物。后期叠加的热液碳酸盐矿物的 C、O 同 位 素 组 成 特 征,指 示热液中的 C、O 主要来自地层中沉积灰岩,并通过灰岩溶解作用过程获得。热液碳酸盐矿物与灰岩Sr同位素比值部分重叠,而高于糜暑岭岩体初始Sr同位素比值,指示热液中的 Sr主要来自灰岩而非花岗岩。石英流体包裹 体
的 D、O 同位素组成与岩浆流体接近,指示石英-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综上所述,郭家 沟 铅锌矿床为一经历泥盆纪同生喷流、印支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的复合型层控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57.
何谋惷  丁振举  王翔  万禹 《地球科学》2023,(9):3280-3295
鹤峰地区位于湘西-鄂西地区层控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内,不仅是我国“扬子型”铅锌矿床重要产区之一,也是我国页岩气资源重要的远景区,为了探讨区内分布的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沉积物物质来源及其成熟度、古风化特征、沉积环境以及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对产于鹤峰县走马镇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下部的黑色岩系开展了岩石学和岩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走马镇地区牛蹄塘组岩石的主量元素含量变化比较大,上下不同层位样品化学成分相差较大,其中下部地层除了SiO2和P2O5含量高于PAAS值外,其他组分均低于PAAS值.强烈富集U、Cr,而亏损Th,具有较高的Ni/Co值和较低的V/Cr值.REE总量略高于PAAS,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和弱-微弱的Eu负异常以及略偏大的Y/Ho比值.而上部地层中Al2O3含量明显高于下部地层,与PAAS相比,除了SiO2和Na2O略微富集外,其他组分全部亏损.强烈富集V、U和Ba,明显亏损Zn、Th、Ni和Rb,Ni/Co比值低...  相似文献   
58.
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省杨砦峪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小秦岭地区大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据野外观察,成矿过程经历了4个阶段:Ⅰ黄铁矿-石英脉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Ⅳ石英-碳酸盐阶段。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研究显示,该矿床为CO2-H2O-NaCl±CH4流体体系,并且发生不混溶。从第Ⅰ成矿阶段到Ⅳ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分别是307~407℃,270~320℃,225~272℃和166~226℃,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盐度w(NaCleq)平均值分别为7.3%,7.1%,9.0% 和6.4%。各阶段成矿压力为120~178 MPa,85~140 MPa,75~130 MPa和60~122 MPa,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流体不混溶作用是导致杨砦峪矿质沉淀的重要原因,其诱因可能与控矿断裂由压扭转为张扭所导致的构造减压有关。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