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综合考虑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孢粉等多方面的资料,对珠江口北岸SX97孔揭示的7000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提出了一种5阶段划分方案。这种阶段性在SX97孔的各项指标上均有很好的对应,也与华南地区基于海岸沙丘,海滩岩和海相沉积地层等的早期研究成果能较好地对应。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气候环境变化中的流域响应,发现SX97孔揭示出气候环境变化中很有很好的流域响应。如当气候环境偏湿偏热时,流域风化作用更加强烈,有很更多的铁元素流失,同时流域植被更发育,对降水有更好的缓冲作用,导致河口沉积物中含有更的铁元素(包括二价铁和三价铁),更少石英矿物和更多粘土矿物,当气候环境偏干偏凉时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2.
杨豹  毕守业 《吉林地质》1993,12(3):24-31
吉林省南部晚太古宙绿岩带位于龙岗古陆核南部边缘,它包括板石沟、四方山和旺文川绿岩带,其岩石主要为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和变质长英质火山岩,反映出具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另外,本区绿岩带岩石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龙岗古陆核北部边缘的夹皮沟绿岩带具有明显的差异,表明两者成岩环境不同。本区绿岩带斜长角闪岩属板内玄武岩,其成岩环境与大陆裂谷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133.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点地统计学理论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旨在用多点地统计模拟提高融合后影像的空间分辨率 模拟从训练图像中提取包含空间相关性信息的模型再通过基于模式的判别准则实现局部相似图案的重现 其中采用面-点协同克里格法为模拟提供制约条件以解决不同数据支撑间的转换问题 实验用于landsat etm+影像的融合结果表明基于面-点协同克里格的多点地统计模拟方法与未考虑数据支撑差异的模拟相比较能达到更高的融合精度 该方法亦可用于其他类型空间数据的套合  相似文献   
134.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暖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利用月水文模型 ,采取假定气候方案 ,以黄河流域为例 ,分析了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较气温变化显著 ;一般情况下 ,半干旱地区径流较半湿润地区对气候变化敏感 ,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5.
基于贵州省威宁县2012年12月-2018年8月国家基准气候站(以下简称“国家站”)和52个区域自动观测站(以下简称“区域站”)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分析威宁县近几年来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国家站和部分区域站最高最低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季中,最低气温存在稳定的低值中心和高值中心,而最高气温只存在稳定的高值中心。春、夏、秋季的最高最低气温和冬季的最低气温分布与地形基本一致,但冬季的最高气温分布受地形和滇黔静止锋共同影响却有所变化。根据拟合方程得出的各乡镇气温预报值比直接用EC模式的预报值准确率更高,其误差值≤|2|℃。随着方程相关系数的减小,预报准确率相应降低,误差范围对应增大,预报准确率的高低与相关系数的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在讨论共和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活动构造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盆地内发生地震的分布特征及多种地震参数,进而探讨其发震构造。认为:盆地内的F1、F2北西向隐伏断层是共和盆地的两条主要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137.
本文讨论了矿山地震的混合源机制问题,并根据内源矩张量分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较合理的点源混合机制以及拟合求解方法。这相当于利用P波初动振幅进行相对矩张量反演,对于区分双力偶事件和非双力偶事件是有意义的。在简化情况下,对1987年发生在门头沟煤矿的15次事件进行了讨论,发现它们大多属于剪切事件。  相似文献   
138.
青藏高原东北部小峡背斜是一个新生代发展起来的基底卷入型背斜.研究表明背斜的形成经历了三次重要变形,新生代早期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约49~29Ma),造成了西宁盆地顺时针旋转,在此变形中,背斜基底早期发育的北西向断层以及新生断层开始右行斜滑,造成了小峡地区盖层轴向北西向褶皱的形成,基底与盖层的变形类似Tri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