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983篇 |
免费 | 14709篇 |
国内免费 | 226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357篇 |
大气科学 | 8748篇 |
地球物理 | 12266篇 |
地质学 | 41833篇 |
海洋学 | 11602篇 |
天文学 | 921篇 |
综合类 | 5516篇 |
自然地理 | 91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6篇 |
2023年 | 2045篇 |
2022年 | 4205篇 |
2021年 | 5028篇 |
2020年 | 4084篇 |
2019年 | 4532篇 |
2018年 | 4132篇 |
2017年 | 3882篇 |
2016年 | 4007篇 |
2015年 | 4709篇 |
2014年 | 4488篇 |
2013年 | 5309篇 |
2012年 | 5770篇 |
2011年 | 5702篇 |
2010年 | 5596篇 |
2009年 | 5110篇 |
2008年 | 5033篇 |
2007年 | 4781篇 |
2006年 | 4469篇 |
2005年 | 3714篇 |
2004年 | 2792篇 |
2003年 | 2066篇 |
2002年 | 2093篇 |
2001年 | 1885篇 |
2000年 | 1588篇 |
1999年 | 839篇 |
1998年 | 418篇 |
1997年 | 356篇 |
1996年 | 282篇 |
1995年 | 208篇 |
1994年 | 223篇 |
1993年 | 161篇 |
1992年 | 143篇 |
1991年 | 100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65篇 |
1988年 | 79篇 |
1987年 | 85篇 |
1986年 | 76篇 |
1985年 | 68篇 |
1984年 | 44篇 |
1983年 | 40篇 |
1982年 | 40篇 |
1981年 | 30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40篇 |
1978年 | 7篇 |
1958年 | 12篇 |
1957年 | 24篇 |
1954年 | 4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WEIWenzhan ZHONGYexun PENGYueying ZHENGHongbo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2003,6(3):62-65
982.
983.
道虎沟生物群(前热河生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根据最新发现的动、植物化石 ,确立了“道虎沟生物群”,这一新的生物群属前热河生物群 ,生存时代大体相当于晚侏罗世的牛津期 (Oxfordian)至基末利期 (Kim meridgian)。这一发现大大补充了我国这一地质时期贫乏的化石记录 ,为探讨热河生物群的起源提供了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984.
通过对低纬高原地区多个冰雹和暴雨个例的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冰雹和暴雨的发生在大气环境背景、大气层结、大气不稳定性及云图特征上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研究发现,发生冰雹时,中纬度低槽较偏南,受北方天气系统影响明显;发生暴雨时,受热带系统影响明显,中纬度低槽稍偏北.在冰雹发生前,大气中层较干、低层较湿,但层结仍为较稳定的状态;在暴雨发生前,大气中、低层均较湿,层结为弱稳定状态.冰雹的发生要求下层大气气温相对较低,以使雹粒在溶化之前可到达地面,而暴雨的发生要求大气富含水汽.冰雹以冬春多见,夏季较少;暴雨以夏季较多,而冬春较少.与此对应,产生暴雨的强对流其对流强度要强于产生冰雹的,但对于同一季节发生的冰雹和暴雨,两者的对流强度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985.
四川赤普铅、锌矿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普铅、锌矿床的矿体中发育大量沥青,铅、锌矿化形成与沥青密切相关。应用族组分分离和定量及饱和烃色—质分析等方法对铅、锌矿中的沥青族组分和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取得如下认识:(1)铅、锌矿床内有机质主要来自碳酸盐岩,其次来自页岩,没有陆源有机质的加入;这种混合来源特征受到不同来源成矿流体作用的影响。(2)矿区内有机质反映了热液流体经历了还原、高盐度的物理化学过程。(3)矿区内有机质成熟度高,主要为炭质沥青,反映有机质的演化程度较高;矿体内有机质与围岩内有机质成熟度类似,反映它们经历了类似的地质作用过程。(4)有机质还原碳酸盐岩中的硫酸盐岩,产生还原硫,为铅、锌等硫化物的沉淀创造条件。(5)成矿流体中烃类含量比较高,推断已经演化到高成熟阶段的有机质可能以古油气藏的形式参与了成矿作用;有机质在与含矿流体混合过程中扮演着还原剂的角色。 相似文献
986.
Variation in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behind check‐dams under different soil erosion condit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China 下载免费PDF全文
Yanhong Wei Zhong He Juying Jiao Yujin Li Yixian Chen Hengkang Zhao 《地球表面变化过程与地形》2018,43(9):1899-1912
To maintain a reasonable sediment regulation system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t is critical to determine the variation in sediment deposition behind check‐dams for different soil erosion conditions.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using a drilling machine in the Fangta watershed of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and the Manhonggou watershed of the weathered sandstone hilly–gully (pisha) reg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heck‐dam capacity curves, the soil bulk densities and the couplet thickness in these two small watersheds, the sediment yields were deduced at the watershed scale. The annual average sediment deposition rate in the Manhonggou watershed (702.0 mm/(km2·a)) from 1976 to 2009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Fangta watershed (171.6 mm/(km2·a)) from 1975 to 2013. The 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in these two small watersheds were generally centred on the silt and sand fractions, which were 42.4% and 50.7% in the Fangta watershed and 60.6% and 32.9% in the Manhonggou watershed, respectively. The annual sediment deposition yield exhibited a decreasing trend; the transition years were 1991 in the Fangta watershed and 1996 in the Manhonggou watershed (P < 0.05). In contrast, the annual average sediment deposition yield was much higher in the Manhonggou watershed (14011.1 t/(km2·a)) than in the Fangta watershed (3149.6 t/(km2·a)). In addition, the rainfalls that induced sediment deposition at the check‐dams were greater than 30 mm in the Fangta watershed and 20 mm in the Manhonggou watershed. The rainfall was no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in the sediment yield between the two small watersheds. Th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land or grassland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crease in the soil erosion in the Fangta watershed, while the weathered sandstone and bare land were the main factors driving the high sediment yield in the Manhonggou watershed. Knowledge of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process of check‐dams and the variation in the catchment sediment yield under different soil erosion conditions can serve as a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d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control strategies, particularly in semi‐arid hilly–gully regions. Copyright © 201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87.
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缘,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这里发生急剧转折,南迦巴瓦变质体快速隆起,然而关于东构造结的形成机制一直未有定论.利用围绕南迦巴瓦峰的48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数据提取P波接收函数,采用改进的H-κ叠加方法和共转换点叠加方法综合研究了东构造结的地壳厚度、波速比分布和地壳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地壳厚度为64.03 km,大部分台站介于60.48~66.55 km范围;平均波速比为1.728,主要集中范围为1.696~1.742.东构造结地壳厚度横向变化剧烈,构造结西端和北端厚而中间薄,东构造结核部Moho面呈现上隆的构造形态,东西向上隆幅度约为6~7 km,南北向的上隆超过9~10 km.东构造结核部地壳上隆减薄可能由高密度、高波速的岩石圈撕裂残片拆沉到上地幔软流圈后重力失衡所致.平均波速比超过1.8的高值异常展布于东构造结的两侧,推测为环东构造结的壳内部分熔融体.东构造结地壳上隆减薄和壳内部分熔融的存在很可能均与幔源热物质的上涌有关,而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则可能由印度板片的撕裂引起.
相似文献988.
云南烤烟低温冷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云南93个烤烟种植县气象站1961—2010年4—9月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低气温,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资料结合各类型烤烟低温冷害指标,基于概率和强度结合权重指数,计算了各烤烟种植县的春季、夏季、秋初和全生育期综合低温冷害风险指数。使用低温冷害风险指数与海拔、纬度因子建立的空间推算回归模型,在ArcGIS 9.3平台下实现了低温冷害风险指数的空间精细化推算、订正及区划,进一步将其分类为5个风险等级,且对区划结果进行了分析。区划结果可为烤烟生产相关单位提供低温冷害防御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89.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自动站观测数据,从环流特征、低涡演变等方面,诊断分析了2019年7月6~9日湖南中南部地区的一次致洪极端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极端暴雨具有显著极端性和“潇湘夜雨”的日变化特征,在副高长时间稳定、主体异常偏南的环流背景下,地面浅薄冷空气侵入,不对称的位涡分布、中低层持续较强上升运动促使低涡加强并长时间维持是造成湖南此次极端暴雨的主要原因。低涡加强时段与降水最强时段、正位涡中心与暴雨中心均对应较好。强降雨发展阶段垂直螺旋度维持“下正上负”分布特征,低层正值中心的大小与降水强度变化一致。湖南中部以南强雨带与低层正螺旋度大值中心均出现在南岭山脉北麓的陡峭地形区。水汽主要来源于边界层,925 hPa水汽汇合中心出现时刻、区域与暴雨发生时段、落区吻合,两支主要的水汽输送带分别来源于孟加拉湾的偏西气流和南海的西南气流。 相似文献
990.
在最小二乘平差准则基础上,把病态平差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并利用优化理论分析病态对平差解的影响。通过共轭梯度搜索算法在可行域中寻找最优步长因子,自动寻找最速下降方向,并给出迭代初值的设置方法。分析近似计算中病态问题与局部最优解的关系,讨论局部最优解的快速迭代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计算迭代的速度。由于整个过程没有对法方程系数矩阵进行求逆计算,该算法可用于处理大规模系数矩阵高病态的平差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