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34篇
  免费   4350篇
  国内免费   6028篇
测绘学   2143篇
大气科学   4073篇
地球物理   5123篇
地质学   11666篇
海洋学   3021篇
天文学   787篇
综合类   2198篇
自然地理   2801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1319篇
  2021年   1496篇
  2020年   1202篇
  2019年   1466篇
  2018年   1507篇
  2017年   1329篇
  2016年   1424篇
  2015年   1314篇
  2014年   1521篇
  2013年   1520篇
  2012年   1578篇
  2011年   1539篇
  2010年   1506篇
  2009年   1339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1069篇
  2006年   871篇
  2005年   766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502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695篇
  1998年   573篇
  1997年   517篇
  1996年   502篇
  1995年   413篇
  1994年   391篇
  1993年   335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41.
Heat stress as an environmental hazard which can seriously affect productivity, health, or even survival of individuals has long been studied. Despite the endeavors that have been made to address the issue quantitatively with various heat stress indices, they are often measured at scatter sites. This research devotes to revealing human heat stress within continuous space with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e study began with the retrieval of dry-bulb temperature from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with empirical models. As wet-bulb temperature was calculated from dry-bulb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discomfort index (DI) as an indicator of heat stress was revealed for the study area at 1 km spatial resolution for three summer day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 can be derived within continuous space with remotely sensed data,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can be dramatically affected by relative humidity. Further comparison between DI and LST indicated that LST as a widely utilized indicator of surface thermal condition fails to address human heat stress as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relative humidity a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942.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建设是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今后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辽宁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的架构、部署和功能实现以及系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43.
近年来,RTG(Real Time Gipsy)技术的发展比较迅速,并且在一些行业中得到应用。本文阐述了GPS相对定位与RTG定位原理,并就GPS相对定位与RTG进行误差对比分析。根据行业标准与精度,对GPS相对定位与RTG在控制测量中联合作业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联合作业的概念,主要为测绘人员布设控制网时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项目成本。  相似文献   
944.
基于INPHO软件对无人机航摄数据进行正射影像快速制作,阐述了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流程,并对影响最终成果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方法改进,从而总结出了快速制作无人机高质量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45.
坡度是描述地形特征信息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制订土地利用规划和防御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山东省青岛市的ASTER GDEM数据,利用MATLAB进行矩阵运算,采用6种坡度提取算法分别获取坡度矩阵、最大值和中误差等统计指标,对比分析6种算法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简单差分算法出现极端和偏差情况的概率较高,可信度不高;三阶不带权差分和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比较稳定,偏差较小且精度较高,对沿海地区坡度提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6.
航海雷达溢油监测技术具有大范围目标探测、工作方式灵活、能够适应恶劣天气的优势。而海上溢油监测技术应用的航海雷达原始图像数据中,含有大量的同频干扰、斑点、假目标等噪声,处理上述噪声是航海雷达海上溢油监测技术研究的首要工作。本文基于先锁定噪声位置,再消除噪声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航海雷达原始回波图像的降噪技术。以大连716溢油事故中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试验,并分析处理结果,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消除干扰噪声,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航海雷达原始回波图像中的海浪信息,为溢油监测技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47.
杨月后  王继春  张海平  周飞  苏银春  钱程  汪岩  郭永烈  顾新雨  寇帅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57-67z1159
正研究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天山镇西平安地地区,古生代大地构造位置由南向北可划分为华北板块、白乃庙岛弧和索伦—林西缝合带(图1)。Xiao等(2015)和Jian等(2012)等认为温都尔庙—柯丹山—西拉木伦蛇绿混杂岩带是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缝合带,研究区则位于该混杂岩带以南白乃庙岛弧一侧。  相似文献   
948.
949.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