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90篇 |
免费 | 1314篇 |
国内免费 | 19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75篇 |
大气科学 | 1267篇 |
地球物理 | 1448篇 |
地质学 | 3642篇 |
海洋学 | 916篇 |
天文学 | 106篇 |
综合类 | 520篇 |
自然地理 | 9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180篇 |
2022年 | 367篇 |
2021年 | 442篇 |
2020年 | 356篇 |
2019年 | 416篇 |
2018年 | 395篇 |
2017年 | 346篇 |
2016年 | 410篇 |
2015年 | 442篇 |
2014年 | 420篇 |
2013年 | 451篇 |
2012年 | 456篇 |
2011年 | 492篇 |
2010年 | 490篇 |
2009年 | 413篇 |
2008年 | 408篇 |
2007年 | 356篇 |
2006年 | 347篇 |
2005年 | 281篇 |
2004年 | 228篇 |
2003年 | 228篇 |
2002年 | 333篇 |
2001年 | 288篇 |
2000年 | 199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过去一般认为西准噶尔西南部的侵入岩均为海西中晚期,但近年在玛依勒及巴尔鲁克等构造带发现了一些早古生代侵入岩体,部分岩体显示有铜(金)矿化。本文对其中的占贝勒成矿斑岩体,利用LA-ICP-MS法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获得425.3±2.6 Ma的年龄,揭示西准噶尔西南部地区存在有加里东期中酸性侵入岩,进而说明西准噶尔西南部地区存在加里东期斑岩型铜金成矿事件。该研究成果不仅对分析本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且对西准地区成矿规律的总结和进一步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3.
采用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方法,以4种不同覆土厚度的层状边坡模型为研究对象,水平输入振幅逐渐增大的正弦波加速度,分析了结构面上覆不同厚度土层对动力作用下边坡的稳定影响.研究了在动力作用下边坡的破坏位置和性质、破坏形式及最危险覆土厚度,验证了坡面放大效应与高程的关系,采用MIDAS/GTS软件对模型试验进行振型分析,分析了模型边坡的自振频率与覆土厚度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①模型破坏时最先出现的裂缝在边坡的中上部,且6 cm覆土厚度的模型对振动的响应最大,对应到实际工程中时12m厚度土层覆盖的边坡是最应该注意防护的.②不同厚度的土层破坏的形式不同:当土层厚度较薄时模型破坏较迅速,基本沿结构面发生整体滑动破坏,且滑动呈现一定的流体特性;当覆土较厚时裂缝先在模型中上部出现,随着振动的持续裂缝继续发展,最后发生整体性崩塌.③随着高程的增加峰值加速度总体呈放大趋势,但最大值出现在边坡中上部而非坡顶,说明不仅均质边坡有加速度的高程放大效应,层状边坡也具有加速度的高程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974.
975.
从现代自然地理学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出发,结合自然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了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加强实践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改革的主要途径,即调整课程内容,优化自然地理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加强横向科研合作. 相似文献
976.
977.
978.
979.
污泥浓度对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沥浸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亚铁盐为能源物质,采用9K液体培养基培养,继以9K固体培养基平板接种法直接从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f)菌株.利用该菌株作为沥滤微生物,对5种不同浓度的城市污泥中重金属进行生物沥浸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沥浸的污泥浓度宜控制在2%(w/w),沥滤12 d后,污泥中Zn、Cu、Pb、Cr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9.57%,94.97%,36.95%,43.40%. 相似文献
980.
中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地震灾害的本质与灾害风险管理角度,结合国际灾害风险管理经验,评述汶川地震灾难中暴露出来的中国地震灾难风险管理的一些问题,指出过度强调或依赖地震预报,长于救灾而弱于防灾与减灾,使得中国难以降低地震灾难的严重程度.通过分析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涵、国际主流风险管理框架(IRGC、ERM、TDRM、GTZ),指出综合灾难风险管理是全面减灾最为有效、积极的手段与途径,中国在自然灾难管理中迫切需要实施综合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