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465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1016篇
海洋学   128篇
天文学   115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7年   3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激光 -荧光显微镜等有机岩石学方法 ,挑选样品中有明显生、排烃现象的碳酸盐岩 ,再以测定的这类碳酸盐岩的有机碳含量为依据 ,确定本区高成熟碳酸盐气源岩残余有机碳的下限指标用 0 .13%~ 0 .14 %比较合理。根据碳酸盐岩储层孔隙中充填沥青和皮膜状残余沥青的分布和含量 ,论证了陕参 1井等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在地质历史中 ,存在若干油气有效储层。采用连续升温 ,步进取样的热模拟实验方法 ,揭示了本区煤与碳酸盐岩干酪根随热演化作用增强 ,烃类气体产物的干燥系数增大 ,δ1 3C1 、δ1 3C2 明显变重的规律 ,并根据样品实验结果推算 ,本区石炭系—二叠系煤最大生气阶段的δ1 3C1 应为 - 2 7‰~ - 2 8‰ ,碳酸盐岩最大生气阶段的δ1 3C1 应为- 31.7‰~ - 33‰。在气源成因判识中 ,根据主生气期阶段对天然气成藏储聚的贡献最大、甲烷碳同位素较重以及长庆气田风化壳气藏天然气δ1 3C1 重值区并不与石炭系—二叠系煤的镜质组反射率高值区匹配的现象等进行气源判识 ,认为长庆奥陶系风化壳气藏 ,具有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气与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的混源成因  相似文献   
62.
Introduction Sichuan-Yunnan region is a major area with frequent strong earthquakes in Chinese mainland, especially the middle-southern segment of South-North Seismic Zone, where many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history. In the past 30 years, Sichuan-Yunnan region has two seismically active periods: one is from Tonghai earthquake in 1970 to Longling-Songpan earthquake in 1976, the other is from Lancang earthquake in 1988 to now. During this two periods, the M=7.7 Tonghai, M=7.1 Dagua…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北大别漫水河片麻岩的锆石进行阴极发光(CL)显微图像观察及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微量元素分析,试图对重结晶和深熔成因变质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制约。CL图像显示该片麻岩锆石存在复杂的内部结构,有原岩岩浆锆石、重结晶变质锆石和深熔锆石。不同锆石区域的Hf、P、Ti、Nb、Ta和Ce等元素含量及Nb/Ta比值相似。但重结晶和深熔锆石的Th/U比值明显低于原岩锆石(分别为0.33~1.12、0.03~0.60和0.92~1.99).重结晶锆石区域低Th/U比值是由于重结晶过程中Th比U更易排出锆石晶格,而深熔锆石区域低Th/U比值是其结晶的熔体中低Th和高U含量的原因。不同锆石区域的稀土元素含量也不相同。原岩锆石稀土总量高(621.9~1331.6ppm),变化较大,而深熔锆石和重结晶锆石稀土总量低(分别为236.8~642.5ppm;98.5~435,6ppm)。不同锆石区域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但重结晶锆石的稀土元素含量比原岩锆石低3~4倍,可能是重结晶过程中稀土元素被逐出锆石晶格所致。深熔锆石的稀土元素含量受深熔熔体与残留体之间平衡与否的制约,如果熔体与残留体之间达到了平衡,则深熔锆石与原岩锆石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含量;反之,深熔锆石的稀土元素含量就会低于原岩锆石。漫水河片麻岩深熔锆石的稀土含量比原岩锆石低1~4倍,反映了深熔熔体与残留体之间没有达到平衡。结合已有的花岗岩与混合岩化岩石的年龄和同位素特征,说明北大别混合岩化片麻岩可能与同时代花岗岩的形成有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64.
大别山沙村中生代A型花岗岩和基性岩的源区演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A型花岗岩的成因虽存在不同的认识模式,但对大别山沙村A型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物质源自大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含有古老地壳信息。结合被侵入基性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资料,推测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地球化学性质与下扬子地幔相似。花岗岩中锆石SHRIMP法U-Pb年龄为119.0±3.2Ma,说明其岩浆侵位于早白垩世,与邻近的基性岩侵位时间相近但稍晚。在三叠纪因大陆俯冲碰撞增厚的岩石圈在早白垩世被拉张减薄,含有古老地壳成分的扬子陆下岩石圈地幔及其上覆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不同成分的碰撞后岩浆岩。其中部分基性岩浆分异结晶成为辉长岩,而A型花岗岩可能是同一地幔源区物质小比例部分熔融后分异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65.
何磊  陈圣波 《世界地质》2004,23(2):163-168
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水资源网络化管理系统既是一个基于3S技术和网络技术集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也是一个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它的三维环境可视化功能可显示河流地形和走向,公共信息交互式操作能方便用户查询各种空间信息和数据,网络化管理职能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对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了参考。本文对这项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和运行步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基于遥感信息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媛  邢立新 《世界地质》2004,23(2):175-178
遥感信息是对自然界的反映,它具有宏观、动态、准确、快速的优点,可以及时提供动态数据。基于遥感信息,对吉林西部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的信息,将原来个数较多而且彼此相关的变量转换为新的个数较少而且彼此独立或不相关的新变量。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指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吉林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7.
时域瞬变场电磁场有限差分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凯军  李桐林 《世界地质》2004,23(3):301-305
模拟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是理解地下介质响应的重要手段,直接应用有限差分法在时间域对二维、三维瞬变场进行数值分析是一种有效方法。应用反映电磁场基本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时域场量的齐次扩散方程,对所研究的空间区域作差分离散,源作为初始条件加入,采用合适的边界条件,利用差分方程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场量的数值结果,展现瞬变场在地下随时间扩散的全过程,对电磁场的瞬态响应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68.
Bends that locally violate plate-motion-parallel geometry are common structural elements of continental transform faults. We relate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crustal motion in the western Marmara Sea region to the NNW-pointing 18° bend on the northern branch of the North Anatolian Fault (NAF-N) between the Ganos segment, which ruptured in 1912, and the central Marmara segment, a seismic gap. Crustal shortening and uplift on the transpressive west side of the bend results in the Ganos Mountain; crustal extension and subsidence on the transtensional east side produce the Tekirdağ Basin. We propose that this vertical component of deformation is controlled by oblique slip on the non-vertical north-dipping Ganos and Tekirdağ segments of the North Anatolian Fault. We compare Holocene with Quaternary structure across the bend using new and recently published data and conclude the following. First, bend-related vertical motion is occurring primarily north of the NAF-N. This suggests that this bend is fixed to the Anatolian side of the fault. Second, current deform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an antisymmetric pattern centered at the bend, up on the west and down on the east. Accumulated deformation is shifted to the east along the right-lateral NAF-N, however, leading to locally opposite vertical components of long- and short-term motion. Uplift has started as far west as the landward extension of the Saros trough. Current subsidence is most intense close to the bend and to the Ganos Mountain, while the basin deepens gradually from the bend eastward for 28 km along the fault. The pattern of deformation is time-transgressive if referenced to the material, but is stable if referenced to the bend. The lag between motion and structure implies a 1.1–1.4 Ma age for the basin at current dextral slip rate (2.0–2.5 cm/year). Third, the Tekirdağ is an asymmetric basin progressively tilted down toward the NAF-N, which serves as the border fault. Progressive tilt suggests that the steep northward dip of the fault decreases with depth in a listric geometry at the scale of the upper crust and is consistent with reactivation of Paleogene suture-related thrust faults. Fourth, similar thrust-fault geometry west of the bend can account for the Ganos Mountain anticline/monocline as hanging-wall-block folding and back tilting. Oblique slip on a non-vertical master fault may accommodate transtension and trans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other bends along the NAF and other continental transforms.  相似文献   
69.
闫峻  陈江峰 《地质论评》2005,51(1):16-26
本文综合运用不同时代幔源包体平衡温压对比、玄武岩地球化学性质对岩石圈厚度的反演以及不同时代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性质的对比的方法,把华北地块东部岩石圈的减薄时间限定在晚中生代至新生代之间。减薄的机制可能是华北东部地区晚白垩世以来大陆岩石圈的拉张作用。由于机械性拉薄和热、机械和化学侵蚀作用,岩石圈厚度最终减薄到70km以下。但古老的岩石圈地幔并没有完全因减薄而消失,残留部分受到了来自软流圈物质的强烈改造,使其Sr、Nd同位素组成类似于软流圈,但Os同位素没有受到明显的改变。改造后的岩石圈地幔成为华北地块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主体。在时空上,岩石圈的减薄具有不均一的性质。  相似文献   
70.
提供岩石磁性参数统计表、各地层岩石密度统计表和布格重力异常图,并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