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8篇 |
免费 | 281篇 |
国内免费 | 3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篇 |
大气科学 | 353篇 |
地球物理 | 371篇 |
地质学 | 775篇 |
海洋学 | 138篇 |
天文学 | 153篇 |
综合类 | 160篇 |
自然地理 | 18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89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NECP (1?? 1?)逐6h再分析资料,对承德市2015年2月20~21日强降雪过程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强降雪过程中,中、低层的西风槽、切变线和地面上东移加强的蒙古气旋构成了有利天气形势,在这些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有干冷空气侵入承德地区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交汇,持续的西南暖湿气流对此次强降雪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相对湿度、水汽通量、垂直速度、涡度及垂直螺旋度的分布和演变很好的反映出了此次强降雪过程中物理量场特点:相对湿度和水汽通量的分布说明强降雪区上空湿度较大且有充足的水汽供应,水汽通量的增大与降雪的增强相一致,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与强降雪有很好对应关系。强降雪区上空伴有较强上升运动;降雪区上空均为正涡度时最有利于上升运动和降雪;降雪区上空垂直螺旋度均为正或呈"上负下正"的垂直结构均有利于降雪,低层正垂直螺旋度对强降雪变化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135.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相对湖平面升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百口泉组相对湖平面升降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对百口泉组沉积体系分布与演化的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钻井、测井等资料,采用传统定性分析与定量的测井小波变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将百口泉组定量划分为1个长期层序,4个中期层序,16个短期层序,126个超短期层序;对126个超短期层序进行Fisher图解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百口泉组沉积时期湖平面升降总体表现出持续上升的特征,内部又可划分为多个次级湖平面升降旋回,百口泉组一段(T1b1)、百口泉组二段(T1b2)、百口泉组三段(T1b3)与三次湖平面持续上升过程相对应,百口泉组三段(T1b3)湖平面达到百口泉组时期的最大规模。通过对比前人研究成果和钻井地质信息,认为相对湖平面升降曲线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6.
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和地震剖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首先用人工合成记录结合11口井的VSP资料,对鄂尔多斯下古生界进行层位标定。在此基础上,对鄂尔多斯全区下古生界371条共长15 683 km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处理和地层解释,这大大提高了解释精度。以此为基础,把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划分为5个地层单位,即寒武系中下部、寒武系中上部及冶里组和亮甲山组、马家沟群下部、马家沟群上部、平凉组和背锅山组,并作出了它们的等厚图。从这些等厚图可以看出:前4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三凹”,即西缘凹陷、南缘凹陷和东缘凹陷(或东部凹陷)呈“U”形从西南东三面包围着一个中部隆起。最后一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二凹”,即西缘凹陷和南缘凹陷呈“L”形镶嵌在一个巨大的鄂尔多斯隆起的西缘和南缘。到奥陶纪末,鄂尔多斯全区以及整个华北地台均变为隆起区,从而结束了鄂尔多斯隆起和凹陷并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7.
YongBo Tan Chao Chen JieChen Zhou BoWen Zhou DongDong Zhang XiuFeng Guo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2016,59(7):1440-1453
The upward lightning (UL) initiated from the top of tall buildings (at least above 100 m) is a type of atmospheric discharge. Currently, we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UL from ground observations, but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lacking. Based on an existing bidirectional leader stochastic model, a stochastic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for the UL has been built and embedded in an existing two-dimensional thundercloud charge/discharge model. The ULs simulated from the experiments with two-dimensional high resolution agree generally with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By analyzing the charge structure of thunderstorm clouds, we determined the in-clou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at favor the initiation of conventional cloud-to-ground (CG) flashes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itive and the negative UL.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sitive ULs are typically other-lightning-triggered ULs (OLTUL) and are usually a discharge phenomenon between the ground and the lower positive charge region appearing below the main middle negative charge region. The effect of the previous in-cloud lightning (IC) process of space electrical field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initiation of a positive UL. Its entire discharge process is limited, and the branches of the leader are fewer in number as its discharge is not sufficient. A negative UL is generally a discharge phenomenon of the dipole charge structure between the ground and the main negative charge region. The lower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 and the sinking of the hydrometeors typically initiate a negative UL. Negative ULs develop strongly and have more branches. The OLTUL is initiated mainly during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a thunderstorm, while the self-triggered UL (STUL) is initiated mainly during the dissipation stage of a thunderstorm. 相似文献
138.
基于露头、钻井岩心和测录井资料,采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将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梁山组+栖霞组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解剖,识别出梁山组底界面(Ⅰ型)、栖一段与栖二段界面(Ⅱ型)和栖霞组与茅口组界面(Ⅰ型)3个三级层序界面,将中二叠统栖霞阶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 下部的SQ1层序对应梁山组+栖一段,上部的SQ2层序对应栖二段。通过栖霞阶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发现栖霞阶地层存在“底超顶削”的充填规律,统计并绘制SQ1与SQ2层序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对研究区栖霞阶SQ1初期和SQ2期构造—古地理格局进行了恢复,在明确SQ2期为栖霞阶主要成滩期的基础上,结合岩溶发育单元及白云岩展布特征,讨论栖霞阶油气储集意义。结果表明:区内栖霞阶存在北西、北东向隆坳分异,汉南隆起、川北隆起、北缘隆起与广元—旺苍凹陷始终控制了区内沉积格局,指出广元—旺苍海槽雏形始于二叠系栖霞阶。研究区岩溶白云岩孔洞型储集层区与环广元—旺苍凹陷周缘的灰岩岩溶型储集层区为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139.
γ射线暴的研究进展(Ⅳ:特强γ射线暴和软γ重复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CGRO上的仪器观测到了两个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λ暴GB930131和GB940217,其光子最高能量均达GeV量级;GB930131的峰值计数率达2×10~6个光子s~(-1);而GB940217的持续时间竟长达90min。另外沉寂了多年的软重复暴源SGR1900 14和SGR1806-20的再次爆发也由BATSE发现。一系列的观测还发现这些软重复暴均与X射线源对应且与超新星遗迹成协。文中对特强暴和软重暴(SGR)的性质及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