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华南季风低压暴雨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2005年夏季华南的一次季风低压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讨论了该季风低压的三维结构,并将其与南亚季风低压和梅雨锋上低压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由华南季风低压直接引起,造成大暴雨的季风低压产生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这次华南季风低压的三维结构特征为:在水平方向上,季风低压的南侧是一条对流云带,在对流层中低层,季风低压基本上处于对流不稳定并伴随有较强的上升运动;它对应中低层的湿舌、辐合区和很强的正涡度带。在垂直方向上,季风低压在对流层中低层有明显的气旋性环流,在300 hPa以上无反映。它对应低层辐合和气旋性涡度,高层辐散和反气旋性涡度。季风低压的上升气流可达对流层高层,主要上升运动区位于低压的西侧,主要下沉运动区位于低压的东侧。季风低压南侧有低空急流存在,但高层急流并不明显;季风低压的热力结构为上暖下冷。华南季风低压的轴线随高度向东南方向倾斜。这种种特征,与南亚季风低压和梅雨锋低压均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42.
Phosphorus (P) fractions and their bioavailability in the sediments from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ifferent chemical extrac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s of bioavailable P in the sediments extracted by different extraction procedures varied greatly. But their rank order was similar. Potentially releasable P (PRP) was the largest, followed by algal available P (AAP), NaHCO3 extractable P (Olsen-P), water soluble P (WSP), and readily desorbable P. PRP contributed approximately 60% to total P (TP) in most sediments, AAP 20%, Olsen-P 15%, WSP 2%, and readily desorbable P (RDP) 0.5%. For the heavily polluted sediments, their bioavailable P extracted from TP mainly originated from inorganic P (IP), IP mainly originated from NaOH–P, the bioavailable P concentrations can be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TP, NaOH–P, and IP. For the slightly polluted sediments, the bioavailable P can only be evaluated by different chemical extractable methods.  相似文献   
143.
在单砂体划分和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地质因素与生产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影响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发现影响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主要有3个:(1)孔隙结构特征。一般孔隙结构越复杂,孔径越小,开发效果越差。(2)砂体内部构型。砂体建筑结构越复杂,开发效果越差。(3)夹层频率的影响。适量的夹层提高厚油层的开发效果,而过量的夹层,则降低开发效果。除地质因素以外,还分析了渗流特点、贾敏效应以及压敏效应等开发因素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开发效果越差;贾敏效应降低开发效果;压敏效应越严重,开发效果越差。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出了5种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措施:以小层为单位按单砂体合注合采、水平井开发、适当放大生产压差、尽量减小井距以及早期注水。  相似文献   
144.
黄河“96.8”洪水是一次重要的强降水过程引起的。黄河流域地形复杂 ,而且降水时间分布极不均匀 ,预报难度较大。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REM模式 (简称 LASGREM)对这次洪水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预报。同时应用 L ASGREM的输出产品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模式对黄河“96.8”致洪暴雨的模拟预报能力较强 ,适合于黄河水文气象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145.
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1)思想框架下,采用多重地层分类原则,对区内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研究。岩石地层可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其中山西组和上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在生物地层方面,建立2个组合带和5个植物组合带;区内石炭纪地层仅发育上石炭统,二叠纪地层齐全;区内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通过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突出了不同地层单位的属性特征,优化了区域等时地层格架,有助于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6.
选择有大量次生方解石沉淀的海底蚀变玄武岩为研究对象,研磨、均一化后将粉末样品分为49份,其中48份分别以0.25,0.5,1.0,1.5,2.0,2.5 mol/L 6种浓度的足量HCl溶解0.5,1,2,4,8,16,32,64 h,选取溶解残渣测定其主要氧化物和特征微量元素含量,研究确定HCl溶解法去除海底玄武岩中次生组分的浓度—时间组合。结果表明,1.0 mol/L-0.5 h,1.0 mol/L-1 h,1.0 mol/L-2 h,1.0 mol/L-4 h,1.5 mol/L-0.5 h,1.5 mol/L-1 h,2.0 mol/L-0.5 h,2.0 mol/L-1 h和2.5 mol/L-0.5 h等9种HCl浓度—时间组合是可供去除海底蚀变玄武岩中次生碳酸盐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47.
贺哲  刘金华  布亚林 《气象》2007,33(12):69-74
对河南省春秋季降水以及云状特征的分析表明,河南省春秋季降水大多为层状云或波状云产生的稳定性降水,因而可采用对河南省分区分级进行降水预测的方法来确定适合飞机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以及短期增雨区域。利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运用逐步回归建立分区分级预报方程,并针对个别准确率较低的区域进行后处理。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对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指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8.
靳小兵  巫俊威  田琨  卜俊伟 《气象科技》2014,42(6):1106-1113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地铁系统的专项防雷设计、施工及检测标准,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铁系统防雷工作无系统性技术规范。分析地铁系统遭受雷击的主要方式与途径,明确了地铁系统防雷的必要性;针对城市地铁雷电防护的关键点,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在国内首次确定了地铁系统的防雷保护等级应按第2类进行划分,并推导出了地铁防雷的关键参数——接地电阻的理论值。从接闪、接地、等电位连接、屏蔽和综合布线以及电涌保护防雷5要素出发对地铁系统雷电防护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地铁防雷主要措施和技术指标,为从事地铁防雷系统的设计、施工、防雷检测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并对将来形成地铁防雷技术标准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9.
针对一些型号新一代天气雷达普遍存在太阳法天线波束指向检测成功率低、精度差,而且没有天线波束宽度、雷达接收系统全链路回波强度测量误差检测功能等问题,采取5个方面改进措施:(1)改进算法;(2)改进数据质控方法;(3)改进天线控制方式;(4)改进太阳位置搜索方式;(5)降低天线转速并提高采集分辨率。实际测试评估表明:改进后的太阳法天线波束指向检测明显提高了天线波束指向精度,解决了太阳法天线波束指向检测可靠性差、成功率低的问题;现场太阳法天线波束宽度测量可靠性高,测量精度可以满足回波强度定标要求;雷达接收系统全链路回波强度测量误差检测功能能够发现雷达回波强度定标中无法发现与天馈参数有关的回波强度测量误差偏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0.
ABSTRACT

We employed integrated methods to assess the landslide movement in Sv. Anton town in the Western Carpathians Neogene Volcanic Field (Central Slovakia). The integrated diagnostics required study of the landslide kinematic activity by a combination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GNSS) an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ERT) imaging from November 2013 to March 2015. A topographic model with 2-cm accuracy was constructed from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photogrammetry. Continuous spatial datasets of movement and displacement field vectors were interpolated from the measured movements over the entire study period. Although deformation studies in Slovakia have a long-term tradition, complex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urbanized areas are still lacking. This inspired our main objectives: to identify landslide kinematics and to reconstruct and define the rates of annual landslide movement obtained from geodetic measurement at the monitoring point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how landslide integrated diagnostics contribute to the detection of slope instability, with a maximum velocity of 60.82 mm/yr during the summer period. The precipitation effec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v. Anton landslide displacement acceleration, and the following increases in total monthly precipitations are staggering compared to long-term monthly averages: July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by 175.3%, August by 203.3%, and September by 19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