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0篇
  免费   1265篇
  国内免费   1840篇
测绘学   939篇
大气科学   1157篇
地球物理   1342篇
地质学   3344篇
海洋学   1076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572篇
自然地理   66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49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414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的元素平衡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气的生成期对其成藏有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少可信、有效方法来对此进行评价。针对这一难题,考虑到无论生物气的生成机理如何,都是一个有机元素之间的物质平衡过程,文章探索并建立了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的元素平衡法,并利用松辽盆地大量的实际分析数据,对这一评价方法(模型)进行了标定和应用。结果表明,松辽盆地生物气的生成可能主要发生在800m以浅的埋深条件下;区内源岩生物气的生成量约为285.0×1012m3;生物气的主要生成期在嫩江组沉积末期之前。  相似文献   
52.
分析了数字摄影测量相机(DMC)在航空摄影测量及大比例尺数字化成图中遇到的问题,如摄影比例尺的选择;数字解析空中三角测量野外像控点间航向基线数、旁向航线数、区域网总航线数的确定;摄影测量平台软件的选择;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摄影精度、加密精度、成图精度等.  相似文献   
53.
54.
Environmental tracers sampled from the carbonate Madison aquifer on the eastern flank of the Black Hills, South Dakota, USA indicated the approximate locations of four major karst conduits. Contamination issues are a major concern because these conduits are characterized by direct connections to sinking streams, high groundwater velocities, and proximity to public water supplies.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to estimate approximate conduit locations and assess possible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associated with conduits. Anomalies of young groundwater based on chlorofluorocarbons (CFCs), tritium,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indicated fast moving, focused flow and thus the likely presence of conduits. δ18O was useful for determining sources of recharge for each conduit, and nitrate was a useful tracer for assessing flow paths for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Two of the four conduits terminate at or near a large spring complex. CFC apparent ages ranged from 15 years near conduits to >50 years in other areas. Nitrate-N concentrations >0.4 mg/L in groundwater were associated with each of the four conduits compared with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0.1 to 0.4 mg/L in other areas. These higher nitrate-N concentrations probably do not result from sinking streams but rather from other areas of infiltration.  相似文献   
55.
以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教学实验大楼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大楼在N、E、U方向上的每h变化、d变化及变形规律,阐明GPS技术在高层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6.
NTRIP是一种播发实时差分定位改正信息的IP协议。本文讨论了NTRIP的组成、工作原理,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7.
一种基于双重距离的空间聚类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传统聚类方法大都是基于空间位置或非空间属性的相似性来进行聚类,分裂了空间要素固有的二重特性,从而导致了许多实际应用中空间聚类结果难以同时满足空间位置毗邻和非空间属性相近。然而,兼顾两者特性的空间聚类方法又存在算法复杂、结果不确定以及不易扩展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引入直接可达和相连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距离的空间聚类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双重距离空间聚类的算法,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双重距离空间聚类算法不仅能发现任意形状的类簇,而且具有很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58.
毛景文  宋世伟  刘敏  孟健寅 《地质学报》2022,96(11):3675-3697
本文介绍了全球稀土资源供需历史、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从矿床成因视角切入,将稀土矿床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型,其中内生稀土矿床包括碳酸岩型、碱性岩型、碱性岩型- 碳酸岩型、氧化铁铜金型、热液脉型,外生稀土矿床包括风化壳离子吸附型、沉积岩型、沉积矿产(煤矿、铝土矿和沉积磷矿)伴生型、砂矿和现代海洋底部含稀土的锰结核、结壳和软泥型。归纳总结了主要类型矿床的基本特点和时空分布;认为内生稀土矿床产出于四类构造环境,包括裂谷环境、碰撞后伸展环境、大陆碰撞环境和后俯冲伸展环境;从构造演化入手,探讨了在外生与内生地质过程中稀土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建立了涵盖主要矿床类型的构造- 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59.
冀西北长城纪宣龙式铁矿层中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汝霖  刘志礼 《地质论评》1992,38(2):184-189
本文研究的是笔者等在冀西北长城系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层中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这些化石都保存在铁质叠层石(肾状赤铁矿)和铁质核形石(鲕状赤铁矿)的基本层中。微化石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球状体。归属于原核生物蓝藻门颤藻科的两个属和色球藻科的一个属。化石层同位素年龄约在1800—1757Ma。这些化石与北美冈弗林特组微化石比较,既有些相似,又有些区别。该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铁矿的成因,指示沉积环境及层位对比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0.
1786年康定地震形变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康定断裂地震的形变带进行了分析。认为,地震形变带主要由发育于地形斜坡上的线性坡中槽或垄岗组成。形变带具分段特点,单条长850—1500米,呈右阶“斜列式”展布,中段(极震区)一带为现状型。其中的破裂面具正断兼扭动特点。空间特征上,坡中槽一侧的交替上升变化是依次、轮换出现的,它是地震断层运动屈曲作用(Fault buckling)导致地表变形的反映。这种形变现象与该带北西段(炉霍段)走滑型地震的形变带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也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北西、南东两段的地震破裂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它为同一走滑带不同地段运动特征的差异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