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376篇
海洋学   128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892.
893.

Studies of lak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separation from the sea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northwestern coast of Kandalaksha Gulf of the White Sea. At the end of the winter period, from March 16 to 29, 2013, the lakes Kislo–Sladkoe, Trekhtzvetnoe, Nizhnee Ershovskoe, Ermolinskaya Bay and snow near the pier of Pertsov White Sea Biological Station of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WSBS MSU) were studied. The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of lakes, ice and snow, the distribution of salinity, temperature, and hydrogen sulfide content were studied.

  相似文献   
894.
文章利用2012年冬季南海西北部的航次探空资料, 研究了寒潮过程和海洋锋面对大气波导特征演变的共同影响。文中观测发现, 航次期间的大气波导以悬空波导为主, 平均波底高度约738.64m, 平均厚度约185.17m, 平均强度10.21M单位。观测前期, 天气形势稳定, 东北季风较弱, 在锋面暖水区一侧的悬空波导较为深厚, 且高度较低。其主要成因是大气边界层顶部925hPa至850hPa高度左右存在深厚的逆温层, 且具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航次中期的寒潮过程导致东北季风大幅增强, 使得大气边界层顶部的逆温层被破坏, 从而导致悬空波导显著变薄变弱。而锋面冷水区一侧, 低水温抑制湍流发展导致大气修正折射率(M)的负梯度扰动较弱, 较难形成稳定且有一定强度的波导层, 且无显著日变化。但当东南暖湿气流覆盖锋面冷水区上空时, 容易形成较稳定的表面波导。  相似文献   
895.
何炬  张文忠  曹靖  谌丽 《地理科学》2022,42(2):185-197
多源数据是当前信息时代下进行城市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重点研究方向。城市体检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命题,多源数据在城市体检中的有机融合与科学应用对城市问题的深入剖析及其影响机制的探究中至关重要。从梳理主观和客观两类数据在现有城市研究中的应用出发,结合了2019年、2020年全国城市体检和2018年、2019年、2020年北京城市体检实践工作,探讨了多源数据在城市体检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体检维度的应用,辨析了不同数据间的优劣势,提出了多源数据有机融合的方式,并以“城市停车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城市体检中数据应用方式的改进方向提出建议,为城市体检的研究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96.
Solitary waves are often used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o study tsunamis propag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coasts. However, the experimental shape of the waves may differ from the theoretical one. In this paper, a correction technique aiming at minimizing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two profiles is presente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reveal their effectiveness in correcting the experimental shape of solitary waves, mainly for low nonlinearities.  相似文献   
897.
联合GNSS和GRACE数据分析南极跟踪站的径向形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南极大陆12个累积观测数据超过3年的GNSS跟踪站的监测序列,比较分析了其径向的形变趋势与GIA(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模型预测形变,并且与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估计的径向位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GNSS结果显示跟踪站的径向形变多呈现上升趋势,少量出现下降的跟踪站多分布在东南极沿海区域,下降速度较小。与GRACE计算结果相比,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241—0.663之间,表明两种观测手段得到的结果总体呈现较强的相关性。GNSS形变趋势与最新的GIA模型(W12a)预测形变趋势有一定的偏差,但总体吻合。  相似文献   
898.
根据CMG-DM24数据采集器在江苏省地震局的实际使用,阐述维护该采集器的重要性,介绍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4种常见故障,并分析原因,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99.
从收集整理勘查资料入手,阐述了区内构造分布特征,总结出地质构造发育的一般规律,即短轴褶曲多为北西向、断层均为北东向正断层,提出了构造形迹形成的机制为局部内应力反弹释放,对今后勘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0.
自中三叠世扬子与华北板块发生碰撞—深俯冲作用以来,大别造山带南界上的襄樊—广济断裂带主要经历过两次变形事件: 1)早期变形事件发生在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初的造山带折返阶段,表现为造山带南边界上的韧性剪切带。这期北西—南东走向的剪切带向南西陡倾,发育北西—南东向的矿物拉伸线理,主要为右行走滑的运动性质,属于造山带斜向折返的侧边界走滑剪切带。造山带折返过程中将前陆褶断带北缘原先东西向褶皱改造为北西—南东走向。2)晚期变形事件发生在晚侏罗世,表现为脆性逆冲断层,使得前陆褶断带向北东逆冲在造山带南缘之上,同时在前陆上形成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该断裂带的晚期逆冲活动与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同时发生,代表了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