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22篇 |
免费 | 2850篇 |
国内免费 | 46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42篇 |
大气科学 | 2110篇 |
地球物理 | 2465篇 |
地质学 | 8208篇 |
海洋学 | 2387篇 |
天文学 | 195篇 |
综合类 | 1066篇 |
自然地理 | 16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7篇 |
2023年 | 384篇 |
2022年 | 746篇 |
2021年 | 964篇 |
2020年 | 836篇 |
2019年 | 821篇 |
2018年 | 807篇 |
2017年 | 730篇 |
2016年 | 825篇 |
2015年 | 929篇 |
2014年 | 880篇 |
2013年 | 1026篇 |
2012年 | 1055篇 |
2011年 | 1041篇 |
2010年 | 1061篇 |
2009年 | 995篇 |
2008年 | 930篇 |
2007年 | 815篇 |
2006年 | 818篇 |
2005年 | 710篇 |
2004年 | 593篇 |
2003年 | 496篇 |
2002年 | 542篇 |
2001年 | 506篇 |
2000年 | 380篇 |
1999年 | 216篇 |
1998年 | 106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57年 | 4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现行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留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1):187-189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测绘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激烈变革背景下,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模式、实训实习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提升。本文对现行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专业教学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比较和分析,旨在对下一步高职工程测量技术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2.
33.
针对现有空间插值方法局部保形性差、边界处理困难等问题,利用Voronoi空间剖分的结构特性,提出了一种多维统一的局部保形空间插值算法。利用随机模拟数据及中国城市平均气温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显示,本插值算法可支撑不规则边界数据,在兼顾精度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局部保形性。 相似文献
3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有限的城市地上空间日趋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中存在的工作繁杂、信息量巨大、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基于地理信息和3维技术的城市地下空间管理系统建设构想,以可视化管理手段实现城市地下空间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35.
综合不同的泥石流评价因子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来计算潜在的泥石流危险区域。选取虹口乡高原村与庙坝村共处坡面为研究区域,在ArcGIS中生成研究区域的坡面立体图。选取适当的评级指标,确定了流域内主要的泥石流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主要因子的权重值,将各因子划分为五个不同等级,并分别对各个因子进行数值化和归一化处理。利用ArcGIS形成各评价因子专题层,再分别给不同评价栅格赋权重值,最终运用叠置分析与插值分析得出研究坡面的不同色带所表示的危险等级区划图,从而实现单坡面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36.
结合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以来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介绍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Raja Sengupta Griet Vankeerberghen Ruoxuan Wen Jing Rao Yanbing Chen 《Transactions in GIS》2023,27(4):1090-1103
GIS-enabled historiography allows us to shed light on missing or poorly understood aspects of historical events. Here, we use agent-based models (ABMs), least cost path analysis (LCPA), and space–time paths to recreate and evaluate possible modes and routes of travel undertaken by Shi Rao, a Western Han official. A diary was found in Shi Rao's tomb that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his travels over 1 year (11 BCE), including start and end times of his journeys. But it leaves out details regarding modes of transport or exact routes. Using Tan Qixiang's historical atlas, we digitized river networks and utilized modern topographic data to digitally recreate the landscape as it was during Shi Rao's travels. This was then used to evaluate possible journeys via rivers (using ABMs) and roads (using LCPA), and compared to historical speed of boats, carts and horses, with findings indicating that horseback may have been the viable op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