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7篇
  免费   1094篇
  国内免费   1176篇
测绘学   422篇
大气科学   828篇
地球物理   1321篇
地质学   2643篇
海洋学   630篇
天文学   294篇
综合类   409篇
自然地理   59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01.
Selenium(S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key trace element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growth of primary producers in oceans. During March and May 2018, surface water(67 samples) was collected and measured by HG-ICP-M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behavior of selenite [Se(IV)], selenate [Se(VI)] and dissolved organic selenides(DOSe) concentrations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ZRE), South China Sea(SCS) and Malacca Straits(MS). It showed that Se(IV)(0.14–3.44 nmol/L) was the dominant chemical species in the ZRE, related to intensive manufacture in the watershed; while the major species shifted to DOSe(0.05–0.79 nmol/L) in the MS, associated with the wide coverage of peatland and intensive agriculture activities in the Malaysian Peninsula. The SCS was identified a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ections(NSCS and SSCS) based on the variations of surface circulation.The in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Se(IV) in the NSCS and SSCS was obtained in March, potentially resulting from the high chemical activity and related preferential assimilation by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Contrastively, the lower DOSe concentrations in the SSCS likely resulted from higher primary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during March. During May, the concentration of Se(IV) remained low in the NSCS and SSCS, while DOS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notably in the SSCS, likely due to the impact of terrestrial inputs from surface current reversal and subsequent accumulation. On a global scale, DOSe is the dominant Se species in tropical oceans, while Se(IV) and Se(VI) are major fractions in high-latitude oceans, resulting from changes in predominated phytoplankton and related biological assimilation.  相似文献   
802.
吞噬微囊藻的鞭毛虫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一个有水华发生的池塘里采集分离到一种能吞噬微囊藻的动基体目鞭毛虫(Kinetoplastida),存光学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该鞭毛虫的形态特征,初步探讨了它的培养方法.该鞭毛虫以集胞藻、微囊藻、鱼腥藻、小球藻以及蛋黄、奶粉、大肠杆菌和酵母为食物进行培养,结果集胞藻、微囊藻、奶粉、蛋黄、及酵母都是该鞭毛虫很好的食物.该鞭毛虫易于培养,繁殖迅速,培养成本低廉,有应用于生态环境中控制微囊藻水华的可能.  相似文献   
803.
城市街渠大气湍流结构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城市街渠大气湍流场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小波变换能够很好地揭示湍流的串级结构和多尺度结构。结合Fourier分析对湍流中不同尺度涡旋对能量的贡献进行了比较,发现噪声能量主要集中在高频处。  相似文献   
804.
在乔治王岛中部的阿德默勒尔蒂湾 ,凯勒半岛、于尔曼山嘴和埃内坎角是第三纪火山岩集中分布区。野外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 ,凯勒半岛发生了三期火山喷发 (三个火山喷发旋回 ) ,同时伴随着火山活动中心的不断北移 ;在第二期火山喷发之后 ,火口塌陷 ,形成破火山 ,之后在半岛北部又发生火山喷发 ,并向东迁移到于尔曼山嘴。因此凯勒半岛是一复活破火山 ,火山活动具有随时间迁移的特性。埃内坎角火山活动虽与上述两地区大致同时 ,但化学成分上不存在明显演化关系 ,应属另一相对独立的火山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805.
几种大型海藻对赤潮异弯藻生长抑制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共存培养系统研究了大型海藻缘管浒苔、刚毛藻、石花菜、鸭毛藻、扇形拟伊藻、蜈蚣藻、海黍子、脆江蓠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抑制效应并和孔石莼的作用进行比较。实验指出: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赤潮异弯藻的抑制效应最强,石花菜次之;扇形拟伊藻、蜈蚣藻、刚毛藻、脆江蓠、海黍子虽表现出抑制作用但较差;鸭毛藻的抑制效应最弱。  相似文献   
806.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环境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提出了以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用有序数值阵列的方法建立数字环境模型的新思路,具体阐述了建立数字环境模型的意义、方法和应用范围。并在建立数字环境模型的基础上,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环境综合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07.
泥石流暴雨个例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对2003年7月8~9日发生在湖北中部并且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有利的大尺度系统下产生的中小尺度系统是暴雨产生的最直接的系统;②湖北省泥石流灾害发生在特殊的地理位置,秭归、宜昌、宜都等鄂西山地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带是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③暴雨尤其是泥石流发生地周围的历时短、局地性强的大暴雨是泥石流灾害直接的诱发原因;④中尺度系统的源地与地形有关,在西南气流的背风坡容易形成中尺度系统;⑤多普勒雷达是监测中尺度系统的强有力工具,一个中α尺度云团中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混合回波团或带;⑥中尺度涡旋形成于低空急流左侧强正涡度中心附近。  相似文献   
808.
湿地的水文和水化学在时空尺度上会呈现显著差异,进而会引发光化学反应的变化,光活性中间体(PPRIs)是水体间接光反应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水环境中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归驱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湿地中PPRIs的产生过程。本研究通过捕获剂法监测了鄱阳湖湿地4个季节水体中3种PPRIs(1O2、·OH及3CDOM*)的产生速率和稳态浓度的变化,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以及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等技术对水体中可溶性有机质(DOM)组分的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鄱阳湖湿地不同季节水体中的DOM的光化学反应特性及与PPRIs产生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鄱阳湖夏季和秋季水体的pH值、溶解有机碳(DOC)浓度较高,相反,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在夏季和秋季较低。夏季和秋季的DOM中芳香族化合物丰度较高,并且木质素丰度明显高于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鄱阳湖水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产生能力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水体中1O2和·OH产生速率和稳态浓度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水体。pH、DOC、E2/E3、脂类、蛋白类及木质素类与PPRIs产生速率展现出了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其中的DOC与木质素类组分;另外在三维荧光指标结果中,荧光指数(FI)和新鲜度指数(β/α)与PPRIs呈现负相关关系,证明FI值越低即DOM陆源性越高、非新生DOM比例越高,则PPRIs产生速率越高。综上,PPRIs的光化学产生与植物源DOM密切相关。与春季和冬季相比,夏季和秋季鄱阳湖水体的有机质高,而其中DOM组分中芳香族化合物丰度较高,主要来自陆生植物和土壤有机质,其有机质的腐殖化水平较高,而在春季和冬季水体有机质主要来自湖泊本身和微生物产生的有机质,属于内源。淹水植物残体降解过程释放的有机组分,对夏、秋季DOM的来源和组成有着极易被忽视的影响和作用,而其中光化学活性较强的有机组分如木质素是造成其PPRIs产率更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9.
李桂华  金少华 《气象》2005,31(5):17-20
雹云识别是一个多参数的模式识别问题,应用物元可拓思想将单参数雹云识别的不相容性转化为相容性问题。在与成都地区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进行对比后,根据低纬高原地形及气候特点,通过适当增加参数,构造完成低纬高原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以此进行雹云识别,准确率达86%以上。  相似文献   
810.
随着湖库外源性污染的有效控制,沉积物污染特征成为影响湖库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富硫型水库——汤河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水库沉积物的理化性质、重金属总量、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SEM)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沉积物基准法(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SQGs)和AVS与SEM关系法对重金属可能诱发的生态风险和毒性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汤河水库沉积物中AVS含量在0.03~51.75 μmol/g之间,并呈现坝前深水区>东支流库区>西支流库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汤河水库沉积物AVS含量与间隙水中SO42-浓度、沉积物烧失量(LOI)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沉积物间隙水中NO3-浓度和沉积物pH呈现显著负相关。间隙水中SO42-浓度和沉积物LOI含量是控制AVS产量的重要因素。水库沉积物中ΣSEM变化范围为0.52~2.75 μmol/g,呈现出东支流库区>坝前深水区>西支流库区的分布规律。水库沉积物中ΣSEM/AVS和ΣSEM-AV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6~22.73和-49.18~2.44 μmol/g,显示出水库坝前深水区表层0~10 cm沉积物不具有生态风险,而东、西支流库区沉积物中的SEM因为不能完全被AVS所固定而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就单一重金属而言,汤河水库坝前深水区和东西支流中部区域沉积物Ni、Cu、Pb和Zn含量均介于临界效应含量(threshold effects level, TEL)值和可能效应含量(probable effect level, PEL)值之间,可产生低级风险毒性效应,但Ni的毒性效应风险接近中级,今后应予以重点关注。富硫型水库沉积物中容易出现高含量AVS,沉积物间隙水中SO42-和NO3-的浓度是决定沉积物AVS净产量的重要因素。流域内重金属土壤背景值以及工业、采矿产业排放的废水类型直接影响着诱发生态风险的重金属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