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93篇
  免费   8381篇
  国内免费   11228篇
测绘学   3460篇
大气科学   9825篇
地球物理   12193篇
地质学   23114篇
海洋学   6044篇
天文学   1995篇
综合类   4991篇
自然地理   5880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825篇
  2022年   2043篇
  2021年   2430篇
  2020年   1956篇
  2019年   2239篇
  2018年   2487篇
  2017年   2312篇
  2016年   2657篇
  2015年   2300篇
  2014年   2821篇
  2013年   2787篇
  2012年   2612篇
  2011年   2723篇
  2010年   2898篇
  2009年   2690篇
  2008年   2468篇
  2007年   2383篇
  2006年   1857篇
  2005年   1780篇
  2004年   1329篇
  2003年   1385篇
  2002年   1333篇
  2001年   1365篇
  2000年   1596篇
  1999年   2246篇
  1998年   1851篇
  1997年   1782篇
  1996年   1650篇
  1995年   1479篇
  1994年   1299篇
  1993年   1158篇
  1992年   941篇
  1991年   714篇
  1990年   541篇
  1989年   480篇
  1988年   434篇
  1987年   244篇
  1986年   240篇
  1985年   154篇
  1984年   147篇
  1983年   124篇
  1982年   116篇
  1981年   94篇
  1980年   84篇
  1979年   63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19篇
  1974年   11篇
  1958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Research on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s (LUCC)has been the core project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Changes since the 1990s[1—6]. Scientists at home andabroad have been laying emphasis on integrationstudies on land-use change by “space and process”features[7—10] as researches on LUCC are in a greatdeal. It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t for us to studyLUCC at various spatial-temporal scales and build a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land-use conversion by in-tegrated spatial-temporal features. …  相似文献   
983.
Seepage driving effect on deformations of San Fernando da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e process of flow deformation of an earth dam, the seepage force inside the dam plays a role as a driving force. The seepage force acts just like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in terms of pushing soils away from their original locations after liquefaction is triggered. This paper draws attention to this seepage driving effect by presenting a set of fully coupled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on the well-known San Fernando dams, with the objective of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this seepage effec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ile this effect is always there,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epends on a number of factors. In the case of the upper San Fernando dam, which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but restricted, downstream movement during the 1971 earthquake, the seepage driving effect was indeed significant. On the contrary, for the lower dam, which failed and slid into the upstream reservoir during the same earthquake, this seepage effect was relatively less pronounced. The detailed results of the analyses reveal the likely mechanisms of failure and deformation of the two dams and the likely cause beh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responses during the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984.
985.
986.
简要回顾了数字地震学诞生以来所取得的科学成果。结合我国地震观测系统大规模数字化改造的实践,着重阐述了区域数字化地震台网的观测优势,以及在台网建设目标、观测资料的充分利用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劣势和不足。还提出了对关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基础和应用研究与地震预报的关系、数字地震学的发展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系等等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87.
场地土液化引起的地下管道上浮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利用虚功原理,建立了场地土液化引起的地下管道的上浮反应分析模型,用弹性地基梁来模拟地下管道,并考虑了土的非线性约束作用、管道的初始变形、液化区长度、管道的初始轴力等的影响。采用非线性增量有限元法,对场地土液化引起的地下管道的上浮反应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部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88.
附着升降脚手架是适应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施工需要的新型脚手架,近年来,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风荷载是该类脚手架的主导设计荷载,特别是当爬升至150m高度以上时,风荷载对脚手架的安全使用起着决定性作用。风振系数是脚手架风荷载计算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通过对脉动风作用下附着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结构共同工作的随机振动分析,得到了附着升降脚手架在爬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的风振系数表达式。对本文大量电算结果与现行国家标准和地方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比较分析后认为,脚手架在爬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的风振系数与所附着建筑结构的风振系数有着不同的数值及变化规律。现行国家标准和地方规程对于爬升高度超过100m时将某一位置处脚手架的风振系数用建筑结构在该点的风振系数来近似代替,或根本不计入风振系数的做法,会使得附着升降脚手架的风荷载计算在爬升阶段以及下降阶段产生不同性质或不同程度的误差。本文建议不论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使用高度是否已超过100m均应计算脚手架自身的风振系数。  相似文献   
989.
基于定义的二类优化目标函数,评价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控制策略对漂移频率系数(DFR)摄动的鲁棒性。数值研究表明,使用第二类优化准则设计的DMTMD、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和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比使用第一类优化准则设计的DMTMD、DTMD和MTMD具有更高的对DFR摄动的鲁棒性。而且,使用第二类优化准则设计的总数为4的DMTMD、DTMD和总数为11的MTMD具有近似相同的对DFR摄动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0.
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及其调制比的时空展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析并定义了云南地区1970~2001年中强地震连发,发现中强地震连发的时空展布具有空间分布按一定方向有规律迁移,时间分布集中于5~11个月的特点。利用小震调制比分析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的孕震演变,结果发现小震调制比的异常特性:空间上中强震连发前2~0.5a的时段内小震调制比出现8个平方度以上的异常面积元,异常面积元集中的地区为未来中强震连发的主体区域,时间上中强震连发前1~3a出现小震调制比R。的高值异常。并用花岗岩块体受压实验结果初步探讨了中强地震连发及其调制比时空展布特征的构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