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焙烧富集分离测定岩石化探样品中痕量硒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烨  杨筱昭 《河南地质》1991,9(2):59-67
  相似文献   
112.
中文简介强震危险判定的W值和D值方法,以此为基础,结合统计修订,提出强震三要素一并判定的一种新的数学方法,称之为“WDM”方法。经实例试算,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用于中国大陆中强震中长期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13.
海底管线周围的不平衡输沙影响着海底管线的局部冲刷,进而影响海底管线的安全运营。基于波浪港池实验,考虑规则波的作用,采用中值粒径为0.219 mm的原型沙铺设与波浪传播方向成45°夹角的斜坡,斜坡坡度为1∶15,研究管线局部冲刷坑床沙组成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与冲刷深度随时间的发展类似,冲刷宽度随时间的发展也分为初级阶段和次级阶段;管线周围床沙粗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并不在管线的正下方,而在管线的后下方;周期增加,冲刷坑床沙粗化程度增大;与原始床沙相比,周期较小时,冲刷坑下方床沙细化,周期较大时则粗化,而波高对床沙扰动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4.
鲁铁定 《测绘学报》2016,45(6):656-662
基于均值漂移模型,重点讨论粗差估值的计算问题,给出了观测值统计相关时数据探测法(data snooping)的粗差估值公式。探讨数据探测法粗差估值与粗差的同时定位与定值法(LEGE)、拟准检定法(QUAD)、部分最小二乘法(PLS)的粗差估值之间的关系,证明当观测值统计相关时,部分最小二乘法和QUAD法在粗差估值的计算上具有等价性,与数据探测法和LEGE法都不一致。当观测值统计独立且不等权时,QUAD法、PLS法和数据探测法具有等价性,与LEGE法在粗差估值上不同;当观测值统计独立且等权时,4种方法在粗差估值计算上具有等价性。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115.
中国大气环境光学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波谱技术促进了大气立体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光学探测和光谱数据解析为核心、以紫外、可见到红外全光谱为探测波段的各种高分辨率光学监技术,在中国逐渐实现了从近地面到100 km大气气象要素和大气痕量成分实时探测的能力,以及近地面到50 km大气多要素的实验模拟能力。光学技术以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多组分以及实时等优势,在大气环境领域日益发挥作用,为研究大气污染演变与气象过程相互作用、大气细粒子污染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为揭示城市和区域尺度的大气复合污染特征、量化其环境影响,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震旦系灯影组核形石白云岩作为典型的前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是我国古老深层油气勘探的岩石类型之一.核形石成因模式的研究,对研究古水体、恢复古环境及其成储模式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核形石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将灯影组核形石分为6类,结合岩石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手段,开展了四川盆地北缘核形石分布特征和沉积过程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灯影组二段核形石发育于潮下带-潮间坪环境下,水动力和微生物条件的差异影响着微生物生长、自身钙化作用、微生物膜粘结和捕获作用、化学沉淀作用4种核形石纹层形成机理;进一步体现在水动力条件控制着核形石纹层发育厚度、形态特征和伴生岩石类型,而微生物活动习性控制影响着核形石主微量、稀土元素分异特征:贫藻纹层较富藻纹层有较高的Fe/Mn比、实体藻较非实体藻有较高Cu/Zn比,纹层稀土元素富集度一般低于核心.综上所述,灯二段核形石的形成存在4种机理,且它们被海平面变化下的微生物和水动力条件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119.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储层是近年来油气勘探的热点,目前南缘下组合储层多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但是温压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尚不明确。本文基于大量油田钻井实测温度和压力数据,对该区现今地温梯度及温度、压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温压场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现今地温梯度普遍在13.2℃/km~23.7℃/km之间,平均为18.2℃/km,地温梯度高值分布于齐古断褶带中部和阜康断裂带西部。大地热流介于26.4 mW/m2~46.0 mW/m2,平均值为36.1 mW/m2,属于准噶尔盆地内地温梯度及热流较低的地区,这主要受到盆地基底格局的控制。南缘西段卡因迪克地区压力系数以常压为主,位于四棵树凹陷的高探1井、独山1井和西湖1井下组合地层在6000 m左右开始发育强超压。南缘东段下组合层系均发育弱超压或强超压,自西向东压力系数逐渐增高。根据声波时差—有效应力关系反映南缘地区下组合地层除不均衡压实作用外,还存在横向构造挤压及有机质生烃的超压机制,喜马拉雅期较强的横向构造挤压是盆地南缘下组合发育异常高压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机质生烃是西山窑组—三工河组超压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0.
We report the genetic linkage map of Jian carp(C yprinus carpio var. Jian). An F1 population comprising 94 Jian carp individuals was mapped using 254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he genetic map spanned 1 381.592 c M and comprised 44 linkage groups,with an average marker distance of 6.58 c M. We identified eigh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 for body weight(BW) in seven linkage groups,explaining 12.6% to 17.3%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Comparative mapping was performed between Jian carp and mirror carp( Cyprinus carpio L.),which both have 50 chromosomes. One hundred and ninety-eight Jian carp marker loci were found in common with the mirror carp map,with 186(93.94%) showing synteny. All 44 Jian carp linkage groups could be one-to-one aligned to the 44 mirror carp linkage groups,mostly sharing two or more common loci. Three QTLs for BW in Jian carp were conserved in mirror carp. QTL comparison suggested that the QTL confidence interval in mirror carp was more precise than the homologous interval in Jian carp,which was contained within the QTL interval in Jian carp. The syntenic relationship and consensus QTLs between the two varieties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genomic research and genetic breeding in common ca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