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35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 1 984年 5月 5日土墩日珥D3线的拟合结果 ,本文分析了该土墩日珥的物理特性。结果发现 ,形成活动边缘的物质呈间歇性抛射 ,抛射物质的密度、温度在观测前期有显著变化 ,湍流速度异常之大 ,达 30km/s。土墩日珥的物理特性较一般 ,其D3线可用微观湍流 3~ 8km/s和低温 50 0 0~ 80 0 0K解释。  相似文献   
32.
本文给出1984年2月18日耀斑后环的Hα色球和Hα-SSHG的光谱形态分析,同时给出它的二维视向速度场,并对该速度场特征给予定性解释。结果表明:(1)该环珥是一个耀斑后的拱廊(‘Post’-Flare Arch);(2)用环顶物质在重力和磁应力作用下主要沿光学厚环腿下落的假设能很好地解释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33.
利用“多云模型”方法,从云南天台二维多波段太阳光谱仪观测到的Hβ光谱资料中导出1989年8月17日态阳西边缘的一个大的耀斑环系不同时间的视向速度场,为了解释观测速度场的主要特征,本采用如下假设和近似:环内物质在太阳重力、磁场应力和环内气压樟率力联合作用下由环足沿螺旋磁力线上升运动,应用MHD理论计算了它的理论经速度场,通过两的比较发现,计算出的速度场与第一时段的观测速度场基本相似,这似乎对耀  相似文献   
34.
1984年5月5日太阳东边缘土 墩日珥的Hα单色像和D3线被观测到了。D3发射线由两部分组成:主成分和致宽成分。本文利用双层模型方法对该土墩日珥的17条D3发射线成功的进行了计算,给出了D3线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日珥的D3发射线主要由热的多普勒贡和微观湍流致宽所致,其它致宽机制的作用可忽略。  相似文献   
35.
利用压强改正莫斯科中子监测值,对第23太阳活动周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推测第 23周太阳活动和第 22周相当,约在 2001年达到 151± 16的极大月平均黑子相对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