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下近景摄影测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双介质摄影测量的一般构像关系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于进行自检校光束法平差的基本方程式,并就水下近景摄影的实际对一般构像关系式进行了简化,给出了双介质多片空间后方交会及前方交会解法和相应的程序设计。对水下摄影所遇到的光学、照明、控制、摄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进行了实际的摄影及解析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公式和解法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2.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方法在地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应用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理论,研究了光学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卫星在地质学中的应用,论述了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及其他地学数据在不同层次上的同一传感器多波段数据融合、不同SAR图像数据融合、HIS变换、遥感影像与地球物理、地质和航磁等数据的融合。结果表明,数据融合技术在突出地质特征信息方面具有能突出线性构造、断裂构造、地形地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GPS双频观测量可获取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以监测区域上空电离层的分布和变化特征,从而可以发现不同尺度的电离层异常。该文采用2004年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SCGAN)以及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CMONC)的部分台站的观测,计算得到1年时间序列的TEC数据,来研究长三角地区上空的电离层TEC的变化与活动。应用这些数据,综合利用高斯权函数和滑动平均等几种数据处理方法,重点分析和讨论了长三角地区上空电离层的周日变化、周年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特性,揭示了电离层冬季异常等现象。同时,通过对1年时间序列TEC进行谱分析,得到了其相应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NeQuick2算法改进及其实现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NeQuick2模型在全球区域和中国区域内的性能优势。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内,中国区域NeQuick2模型计算的电子总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比NeQuick1模型精度有显著提升,改正精度与太阳活动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低年比高年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以全球电离层数据(global ionosphere maps,GIM)为参考标准,中国中高纬区域太阳活动低年NeQuick2模型TEC的系统年平均偏差减少了76%,年平均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减少了约72%。太阳活动高年NeQuick2模型TEC的系统年平均偏差减少了38%,平均RMS减少了13%左右,且中高纬区域改正精度优于低纬区域11%~13%。全球区域太阳活动峰值期间NeQuick2模型TEC比NeQuick1模型日平均偏差改善了25%,日平均RMS改善了30%左右。分别用NeQuick1和NeQuick2模型得出F2层顶部区域在太阳活动峰值期电子密度随高度剖面分布,顶部电子密度剖面精度改善近40%。最后分别得出了两个模型中国区域中高纬地区E和F1层区域在100 km、150 km和200 km高度的电子密度分布图,结果显示NeQuick2模型改善了电子密度分布状况,有效避免了NeQuick1在底部区域电子密度梯度不连续以及电离层异常结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武都-文县地区遥感影像线性构造解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研究遥感信息在地学应用发展概况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在遥感影像上提取线性构造的原理和方法,重点研究线性构造在遥感影像上的表现特征,结合遥感影像数字处理特点来研究各种线性构造影像增强的算法,并通过解译武都-文县地区断裂的具体位置和活动性质,进一步对各算法进行验证,为遥感信息在地学应用方面的研究作了一定的铺垫。  相似文献   
17.
刘大伟  韩玲 《测绘科学》2016,41(6):113-116,139
针对图像分割中的过分割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区域合并方法。该方法在区域合并时采用邻域数组的数据结构来维护区域间的邻接关系,该数据结构相对传统的邻接图具有更高的效率。为了能够综合利用分割对象的各种特征,兼顾区域合并的精度与效率,将合并过程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以区域面积阈值作为合并终止条件,在合并准则中只考虑灰度信息;第二步将灰度阈值作为合并终止条件,并在合并准则中加入了纹理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初分割图像进行高效且精确的合并。  相似文献   
18.
空间逐步寻优数据挖掘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遥感地学分析模型中,由于遥感信息模糊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其特征空间中的特征分布并不完全符合特定的高斯密度分布,而是分布形状各异,相互交错,用传统模型是很难获得特征的最优分布解的,而空间逐步寻优数据挖掘方法(SOMM)是在演化寻优理论的基础上,融合知识的参数化分布函数,来逐步分离特征空间,逐步降解的获得特征树状的层次结构。结合实例,用SOMM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计算,并与传统的最大似然分类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20.
甘肃省永登地区一次强单体冰雹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2003年7月8日发生在甘肃省永登县境内的一次强单体冰雹过程,从天气学背景、雷达回波的演变特征出发,分析了该过程回波高度和含水量、高度和强度的跃增变化以及强单体特殊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剖面上强反射率区的范围及伸展高度对雹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强反射率区对应着云中含水量集中区域,只有含水量累积区位于云中过冷区中时才利于冰雹的生长;一旦回波出现55 dB z并高度达到4 km以上,降雹随即产生;强单体雹暴是一种发展非常强烈,有着特殊结构的强雷暴。上述结果对冰雹预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