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天文学   17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传统星座中的紫微垣五帝内座和太微垣五帝座,都是古人为天上最高统治者天帝,在一年不同的五时处于不同方位处理政务而设的坐位。将五帝座作黄帝和四方之帝的坐位是"纬书"类的附会,与星座命名的本义相悖,由此造成不必要的混乱,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就有必要进行考证,给予澄清。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十二星次名称的含义和来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将黄道带星座分成十二星次,其名称的含义和来历是在二十八宿基础上.从三方面选取:著名的代表人物,如:玄嚣、实沈、大火(隐含阏伯);四方的民族和诸侯国,如:娵訾、降娄、析木、大梁;代表南方荆蛮的鸟图腾.  相似文献   
13.
壮族属于崇龙民族的后裔,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历史上是否有过独立的天文历法,今天已成了未解开的谜,甚至连传统的新年也已经被遗忘。本文从实地调查入手,结合文献材料进行对比,确定出其传统新年就是流传至今的六月节,时间在大暑节气附近,源于夏至节气演变而来。另外,推测其历法属于阴阳历系统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1月 2 0日 ,是李鉴澄先生九十五华诞。李鉴澄先生是江苏吴江人 ,1 92 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 93 0年赴南京到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工作。当时从国外归来的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所长正在创建自行设计的第一座近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在创建紫金山天文台的初期 ,李鉴澄先生从土木建设到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等都亲自参加了工作。当天文台初具规模之后 ,他便利用当时仅有的仪器设备 ,从事天文研究工作。他对 1 60厘米光学望远镜的性能作了观测研究 ,又利用 61厘米反射望远镜、2 0厘米赤道仪、太阳分光仪等仪器对天体进…  相似文献   
15.
东方七宿除箕宿以外,都与龙象的各个部位有关。角为龙角,亢为颈颃,这里的氐是什么含义呢?《天官书》说:“氐为天根”,也不易理解。从字音的对应来看,可以理解为骶,即上连腰椎骨,下连尾骨的骶骨。从宽处来理解,可以看作龙的基础骨架和四肢。古希腊的大多数星名,都源于希腊神话,但天秤座则是例外。据记载,  相似文献   
16.
三月的星空     
一、昏中星井宿和鬼宿三月的昏中星是井宿和鬼宿。井宿8星,鬼宿4星,均位于黄道附近。井宿又名东井,8星中除井宿三为2等星外,其余为3、4等小星。鬼宿则更为暗淡,均为4、5等小星。井宿与鬼宿两距星之间,跨度达33度之多,是二十八宿中距度最大的星宿。在井宿的东北为五车星,正西有天关和毕宿,西南为觜宿和参宿,这几个星座,我们在前面已经作过介绍。井宿的四周,几乎全都是亮星。其东北为北河戍,东南为南河戍。各为三颗星。其中南河三为0等星,是全天第八亮星;北河三为1等大星,北河二为2等星。北河三、南河三与参宿七这三颗大星,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南河三为直角的顶点,而井宿诸星,则位于弦的两边。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献记载帝尧时的历法存在两种不同说法。羲和观测四仲中星定季节当是不实之辞,并以闰月成岁推论为使用农历也没依据。羲和观测太阳出没方位变化而"生十日"、即制订产生十月太阳历才符合事实。在文[1]中的推论,也与后一种说法可互相印证。本文对文[1]的推论作出了论据补充,与文[1]成姐妹篇。  相似文献   
18.
二月的星空     
一、昏中星觜宿和参宿二月的昏中星是觜宿和参宿。在中国古代,参宿(即西方白虎的主星)是冬季最明亮灿烂的星座,夏季则以苍龙星座最为显著。在上古《夏小正》、《月令》等文献中,参宿是正月昏中星。由于岁差的原因,今已成为二月昏中星了。觜宿三星,鼎足而居,位于参宿的正北方。其三颗星,均为4等小星,与参宿诸星相比,也较暗淡。参宿西方称为猎户座。其中间三颗为猎人的腰带,为参宿的主星。参宿之名,由此而得。参者,三也。参宿三星,就是指此。正因为这样,汉南阳画像石白虎星图,在虎像旁边  相似文献   
19.
《回回历法》和《明译天文书》是中国的天文名著。但人们对其译者马沙亦黑和马哈麻的生平事迹却一无所知。笔者从其后裔编撰的《马氏宗谱》等书中找到了线索,原来他们是亲兄弟。他们于明洪武二年随同父亲马德鲁丁自麦加到中国定居,并在回回司天监中担任领导职务。这两部译著,是其在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