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0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白金明  金文敬 《天文学报》1994,35(4):424-433
本文推导了激光测月资料归算中测距对地月系轨道根数的偏导数,并对所得偏导数进行了精度估计,利用这些偏导数和1988年至1992年全球激光测月资料解算了日月轨道根数,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43.
青藏高原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特征,该地区自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和构造演化机制一直是地质研究的热点。为精细刻画青藏高原板块、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之间的拼合关系及差异性隆升特征,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端的碧口地块进行了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测试,以及热史模拟和岩石冷却速率计算。结果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在(118±5~265±29)Ma和(29.0±2.7~54.0±7.0)Ma之间;碧口地块东北缘及北缘冷却速率接近,在3.125~3.448 ℃/Ma之间,东缘冷却速率相对较低,为2.041~2.273 ℃/Ma。结果表明,中、新生代以来,碧口地块及其周缘总体上经历了持续隆升过程,但不同地区隆升特征具有差异性:碧口地块北侧在早、中侏罗世(151±7)Ma经历了构造挤压和隆升过程;东部相对较晚,在晚侏罗世(143±11)Ma经历了构造隆升阶段;东北端在早白垩世才与华北板块拼接并进入持续构造隆升阶段。进入古近纪(54.0±7.0)Ma隆升阶段,即始新世早期后,碧口地块东缘在始新世中后期(44 Ma)开始发生构造隆升,北缘自渐新世中晚期(29~32 Ma)开始发生显著的构造隆升。上述区域在10 Ma(中新世晚期)共同进入快速隆升阶段。  相似文献   
44.
甘肃成县庙沟—大沙湾铅锌矿区位于西秦岭多金属成矿带西段的西成铅锌矿田内,矿区的铅锌矿化受安家岔组条带状大理岩化灰岩和条带状大理岩的控制,喷流沉积(成岩)作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为喷流沉积的SEDEX型矿床,同生沉积特征明显,具热水沉积特征,发育有硫化物岩、重晶石岩、硅质岩等。预测靶区为马蹄沟一带近EW向岩相突变带。  相似文献   
45.
新参考系的引入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观测、参考架、模型、时间尺度精度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被引入使用,IAU2000年大会决定从2003年起采用新的天球中介极(CIP)、新的天球中介原点(CIO)、新的岁差一章动模型和新的UTI定义等,并定义了新的中介的运动参考架,由此给天体测量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天体测量学的内容和实践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据此,对天体测量学的术语、概念和定义的变化作了描述,并讨论了变化的原因和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新的一套天体测量理论和方法正在变更之中,我们应及时跟上这个领域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6.
近1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天体测量学研究的内各以及与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描述近10年来国际天体测量研究的进展和前沿课题;叙述我国天体测量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研究基础,以及近10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其他科学组织支持下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10~2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47.
天球参考系及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学  金文敬 《天文学进展》1992,10(4):283-290
  相似文献   
48.
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星表与天文常数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1983年学术讨论会,经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于4月24日~26日在武汉召开。参加单位有中国科学院所属各天文台,南京大学和北师大天文系以及测绘部门的代表共76名。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4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0.1ms精度的地球自转参数,而且也使这种需要的实现成为可能。因此,不久的将来,在地球自转参数测定中,新技术取代经典技术似乎是必然的。 MERIT计划将对新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并对它们作出评价。在MERIT计划完成以后,一个以新技术为基础的国际服务将要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0.
本文阐述了目前激光测月的现状,并指出如何利用激光测月资料求地球自转参数以及当前计算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也叙述了开展激光测月工作的科学意义和技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