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0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随着国土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国土资源数据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土资源大数据,并且成为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本文基于大数据的背景,以浙江省A县为例,系统分析了当前国土资源"一张图"构建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利用数据库管理、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构建了国土资源"一张图",统筹整合海量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及服务系统,提供国土综合监管及业务专题服务,推进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推动多级部门联动审批,加强大数据、大规划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实现国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282.
四川盆地西部陆相碎屑岩层系演化与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沉积了较厚的陆相碎屑岩,同时也是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根据地层平面展布特征以及剖面解释结果,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四川盆地西部陆相碎屑岩层系的演变过程及其构造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受周缘造山带在不同时期差异隆升的影响,四川盆地陆相碎屑岩层系的沉积中心发生了有规律的迁移,从晚三叠世时的川西前陆盆地迁移至早—中侏罗世时的川东北前陆盆地;四川盆地西部地区陆相碎屑岩层系遭受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等多期构造事件的影响,盆地属性也随之发生改变,从陆相碎屑岩层系沉积前的克拉通内裂陷盆地转变为晚三叠世早期的大陆边缘盆地,并最终演变为现今的陆内前陆盆地;四川盆地西部陆相碎屑岩层系构造变形以逆冲推覆和褶皱变形为主,兼具弱走滑作用,主要发育叠瓦冲断带、背冲断块、断层相关褶皱、飞来峰等构造样式,同时表现出一定的横向分带性,并控制了圈闭发育的分带性。  相似文献   
283.
结合"基于Oracle Spatial 11g的基础地形数据库建库、更新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介绍了地形数据新旧标准的区别,分析了基础地形数据在不同数据标准之间转换的难点,针对转换中的难点问题利用FME转换软件并结合人机互动的方式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84.
金文正 《地质学报》2011,85(10):1672-1680
通过对四川盆地典型陆相碎屑岩油气田的统计分析,认为四川盆地陆相碎屑岩气田圈闭类型主要有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和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构造圈闭主要类型为背冲断块圈闭,岩性圈闭主要为泥灰岩中的多层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四川盆地陆相碎屑岩层系油气田的圈闭分布自西向东可以划分出3个构造带,即背冲断块构造圈闭带、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带...  相似文献   
285.
为了研究滑脱层在挤压构造变形中的作用,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观测了两种构造挤压方式(即单向挤压、双向挤压)作用下不同时期及不同部位地层的构造形成及其晚期演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①在滑脱层存在的地质条件下,地质体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变形单元,即"上构造层、滑脱层、下构造层".②构造变形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在变形初期...  相似文献   
286.
文章利用黄铁矿流体包裹体惰性气体同位素,探讨了广西栗木锡铌钽矿田成矿流体的来源.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比值为0.14~0.97 Ra,远远低于地幔流体的比值,接近饱和大气水的比值,并与地壳流体的比值处在相同的数量级上;40 Ar/36 Ar比值为555.98~ 855.11,平均705.55,显然偏离大气氩的同位素组成;40Ar*/4He比值为0.08~0.27,平均值为0.153,接近地壳值;20Ne/22 Ne=9.671~9.748和21Ne/22 Ne=0.0306~ 0.0330,具有饱和大气水的Ne同位素比值特征.结果表明,广西栗木锡铌钽矿田老虎头、牛栏岭和金竹源3个矿床的成矿流体是大气水和地壳流体的混合流体;水溪庙矿床的成矿流体也主要是大气水和地壳流体的混合流体,但可能有少量地幔流体的加入.  相似文献   
287.
在岩性气藏开发过程中,气井产水存在多种类型,气水分布在纵向和横向上都相对复杂。根据试气、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将苏西盒8气藏气井产水划分为纯水层、致密水层和气层产水三种类型,分析认为主要受构造条件,砂体分布,成藏环境,储层岩性与物性方面控制。除局部边底水类型的纯水层外,在盒8气藏部份井区中,孔隙中残留了大量地层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储层条件变差,气体驱替能量不足以使水大规模排驱而造成的,进而形成致密产水层和气层产少量水。  相似文献   
288.
金文革 《吉林地质》2012,31(2):2-F0002
2010年的5月,吉林省地矿局的6家地勘队伍、12台钻机,200多名地质、钻探人员,先后进驻海勃日戈(吉林省前郭县深井子镇)地区,田野间立时响起钻机的喧嚣。  相似文献   
289.
周文  金文辉  谢润成  陈文玲  丘东洲 《地质通报》2012,31(11):1838-1851
对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油气成藏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划分出该区在燕山—喜马拉雅期强烈构造改造作用下可能残存的5套含油气组合。总结了区内典型的成藏特征,提出该区下古生界地层中油气具有多源供烃、多期成藏特征,并经历了“古油藏”阶段,构造隆升剥蚀作用是造成油气保存条件不好的重要因素。提出在晚期构造强烈改造区中也存在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这类地区主要位于“隔槽式”褶皱主背斜的断层下盘、两翼潜伏构造及复向斜等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区域性泥岩盖层分布地区。研究区地层中存在原生、次生、再生型油气藏,无论哪类油气藏,“构造型油气藏”在构造强烈改造后保存下来的几率变小,“非构造型油气藏”(主要是岩性油气藏)保存下来的几率较高。通过分析研究区古油气藏的破坏条件,提出了五大类10亚类油气藏破坏类型划分方案,指出研究区存在多种破坏类型的古油藏。  相似文献   
290.
强约束大尺寸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箍筋强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性能,完成了7根配箍特征值0.22-0.47、截面尺寸600mm×600mm的大尺寸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均是纵筋受压屈曲,中部箍筋外凸,部分箍筋拉断,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除个别试件外,大部分试件核心区混凝土未压碎;强约束能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和竖向变形能力;达到峰值竖向应力时,纵向钢筋受压屈服,提供竖向承载力,箍筋受拉屈服,对核心混凝土起到约束作用。以小尺寸试件试验建立的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可以较好地预测本文试件峰值前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峰值应力,但有可能高估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及峰值后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