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1951--2005年营口市逐年和逐月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5a营口市年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最强、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最弱。极端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不同,呈现出前30a递减、近30a递增,近20a气候变暖更为突出;各月极端最高气温变率差异不明显。近55a营口市年极端最低气温呈递增趋势,最近30a较近55a显著递增,但近20a则稳定少动;各月极端最低气温均呈递增趋势,冬季递增趋势最强、夏季最弱。城市化发展及工业化引起的热岛效应是营口市显著增温的重要原因,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则进一步加强了增温趋势。  相似文献   
62.
辽宁地区ECMWF模式气温预报检验及误差订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6—2018年ECMWF细网格模式12—36 h内2 m温度预报产品,选取辽宁地区65个城镇站点观测资料,评估预报产品在不同季节的预报准确率,并按季节分析固定误差订正方法和最优滑动周期订正方法对提高准确率的作用。结果表明:ECMWF模式预报产品对辽宁地区气温预报的准确率表现为,ECMWF模式最高气温冬季预报最优(城镇站点预报准确率为81.5%),最低气温夏季预报最好(城镇站点预报准确率为84.3%);采用最优滑动周期订正后,2016—2018年辽宁地区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准确率较ECMWF模式自身分别提高了19.7%和20.5%,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提高程度优于最高气温;在整个空间分布中,ECMWF模式对辽宁中部平原地区最高(低)气温预报准确率高于东、西部地区,辽宁东北部和西南部以及东南部的长白山余脉影响区域准确率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同时,在各季中,最高气温和夏季最低气温的订正预报能力优于其他季节;在地面晴、雨两种特征下,对辽宁地区24 h气温预报进行订正检验表明,该检验结果对辽宁地区最高(低)气温订正有一定补充作用,尤其是冬季降水出现时,最高气温预报补充订正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3.
营口和鞍山城市气候变化对比分析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5年辽宁省沿海轻工业城市营口和重工业城市鞍山的气温、降水、云量、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等气候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5 a来2城市的各类气候变化特征及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近55 a来营口和鞍山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降水、总云量、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均呈递减趋势,只有低云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营口呈递增趋势,鞍山呈递减趋势,鞍山平均气温递增趋势及总云量、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递减趋势均强于营口同类气候要素变化;营口和鞍山城市平均气温、相对湿度、低云量和风力气候要素特征趋势变率较大,降水和总云量趋势变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4.
辽西台里地区片麻岩杂岩主要由片麻状花岗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组成。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套杂岩形成于2 510~2 559 Ma,与"绥中花岗岩"时代相同,同属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结晶岩石。野外产状和岩石组构特征显示,本区片麻岩杂岩为一套同变形的深熔型混合岩。其中,角闪斜长片麻岩代表低度熔融的"古成体",其间分布少量具"浅色体"特征的长英质岩脉;黑云斜长片麻岩为熔融程度较低的"残留体";片麻状花岗岩为部分熔融程度最高的"新成体"。它们在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上呈现良好的递变关系。结合前人Hf同位素研究资料,本文认为台里地区片麻岩杂岩可能记录了一期重要的陆壳再造事件。  相似文献   
65.
鞍山地区分布有始太古代-新太古代花岗岩杂岩,是研究早期地壳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的经典地区之一.通过大比例尺岩性调查工作,新近在营城子识别出一套片麻岩杂岩和奥长花岗岩组合,为本区古老岩系的对比、构造格局恢复、太古代地壳形成与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线索.片麻岩杂岩主要由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脉状)奥长花岗质片麻岩以及黑云母片岩组成,呈不同规模的包体产出于细粒、均匀块状的奥长花岗岩之中.片麻岩杂岩的岩石组合以及复杂多变、明显不均一的岩石组构特征表明具有深熔混合岩的成因特点.SIMS锆石U-Pb定年表明,片麻岩杂岩中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黑云母片岩形成年龄分别为3312±14Ma、3304±7Ma和3324±7Ma~3235±14Ma,明确反映古太古代热事件,此外个别样品中存在3.68~3.60Ga和~3.47Ga继承锆石.细粒黑云奥长花岗岩的年龄为3.14~ 3.13Ga,与全区中太古代岩浆热事件一致.区域对比分析表明:营城子片麻岩杂岩的岩石组合、产状关系和年代学特征与东山杂岩和深沟寺杂岩十分相似,为古大古代(3.33 ~3.24Ga)深熔作用的产物.营城子片麻岩杂岩是鞍山地区另一个保留有古老锆石信息和太古宙早期地壳岩石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66.
东昆仑金水口过铝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余能  金巍  葛文春  龙晓平 《世界地质》2005,24(2):123-128
东昆仑金水口二级电站附近的加里东期花岗岩包括堇青石二长花岗岩和黑云花岗闪长岩。两类花岗岩具有相似的主元素特征:较高CaO、FeOT、MgO含量,低Na2O,K2O,DI>88,A/CNK>1.1,刚玉分子C>1.2;有区别的稀土元素特征:δEu分别为0.41~1.01,0.81~2.51,(La/Yb)N分别为3.18~4.74,4.18~18.56;相同的Nd-Sr同位素组成:εN(dt)为-9.0~-12.8,87Sr/86Sr为0.7205~0.7570。两类花岗岩均为典型的S型过铝花岗岩。其Nd模式年龄为1.7~2.1Ga,表明金水口花岗岩可能为柴达木地块元古宙基底部分熔融的产物。金水口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特征暗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67.
台风梅花引发局地特大暴雨的多普勒雷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巍  曲岩  戴萍  韩颖  康晓玉 《气象》2013,39(12):1591-1599
利用NCEP 1.0×1.0格点资料、常规天气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辽宁省营口市小石棚乡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背景和中尺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西伸,强热带风暴梅花登陆后转向西北移动,热带风暴东侧的西南气流将海上充沛的水汽输送到辽宁大部,贝加尔湖弱冷空气沿脊前西北气流南下,这是辽宁营口小石棚乡产生局地特大暴雨的大尺度背景。(2) 特大暴雨落区附近探空环境场中存在深厚湿层、狭长的CAPE区域和相对弱的垂直风切变,比较有利于出现强对流降水。(3)强降水发生时, 特大暴雨落区不断有新的中尺度对流单体生成,35 dBz回波反射率因子高度达到5 km以上,低空1.5~2.4 km高度径向速度有24 m·s-1的最大风速区存在, 低空西北急流变化过程与强降水的强弱变化基本同步,中低层暖湿气流呈气旋辐合起到了触发对流和加强对流的作用,中尺度强对流单体不断生成和中低空西北急流输送充沛的水汽辐合抬升是造成小石棚回波强度超过40 dBz达5 h以上主要原因。同时小石棚乡两山夹一沟的山谷地形条件对此次特大暴雨的发生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8.
利用营口1951 ~1997 年逐日(20 ~20 时) 资料对营口夏季降水量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营口夏季降水量的多少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比较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86 以上,均能通过0-01 检验;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多少也能间接反映出夏季旱涝情况;分析了典型旱涝年各个等级降水日数的频次;讨论了≥50-0 m m 降水日数与夏季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分析了营口50a日照时数的年、季、月变化和日照时数减少的原因,从而找出其变化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70.
利用营口1951~1997年避日(20-20时)资料对营口夏季降水量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营口夏季降水量的多少与不同等虹降水日数关系比较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86以上。均能通过0.01检验;不同等越降水日数的多少也能间接反映出夏季旱涝情况;分析了典型旱涝年各个等赶降水日数的频次;讨论了≥50.0mm降水日数与夏季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