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利用PSMSL(平均海平面服务局)提供的太平洋和中国沿海的海平面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各纬度带以及中国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规律。主要结果有:在太平洋的中纬度区(20°S-40°S,20°N-40°N),北太平洋的平面上升速率比南太平洋的快,其中,东北太平洋(20°N-40°N,180°E-80°W)自1960年以来的海平面上升速率已达2.3mm/yr;在赤道区(10°S-10°N),西太平洋的上升速率接近2mm/yr,高于东太平洋的上升速率;在高纬度区(40°S-70°S,40°N-70°N) ,西北和西南太平洋的平面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速率分别为1.5mm/yr和2.5mm/yr,这证实了南极洲冰盖的消融对平面变化的影响要比格陵兰岛的强烈;对中国沿海十二个验潮站海现磁资料的分析表明,自1960年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正以约2.0mm/yr的速率上升,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域上升速率近达3.0mm/yr。  相似文献   
32.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GPS应用于精密测地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基本模式、原理和误差。并讨论了在目前的天体测量新技术如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激光测卫(SLR)、激光测月(LLR) 已成功地用于天文地球动力学的情况下,GPS发展的可能前景。  相似文献   
33.
Wavelet变换端部效应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揭示和讨论了小波变换时频谱分析中随频率而变化的端部效应现象;提出和叙述了跳步时间序列分析的模型和方法,用以限制小波变换的端部效应,改进信号检测的分辨率;并通过模拟天资料序列的试验,证实了跳上不时序模型对限制小波变换端部效应的显贡献。  相似文献   
34.
本给出用IRIS观测归算的1984年11月至1987年3月的世界时和地极坐标系列(PUSHAO)。归算中,改进了钟模型的选择方式、对流层中性大气延迟模型和射电源坐标,求得的系列内部精度平均值好于由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归算系列的同期结果。  相似文献   
35.
36.
采用1970年1月-1999年6月期间日长变化序列(ΔLOD)、大气角动量(AAM)和南方涛动指数(SOI),通过小波变换等方法研究ΔLOD、AAM与ENSO间的关系。结果表明,ΔLOD和AAM的年际变化与ENSO具有相似的时变谱结构,从日长和AAM资料中可以检测到1997-1998年厄尔尼诺(El Nino)和1998-1999年拉尼娜(La Nina)事件的信号。  相似文献   
37.
Vondrak滤波法在定点地形变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天文学数据处理中常用的Vondrak平滑滤波法,对库尔勒短水准和呼图壁断层形变资料进行了高通、低通和带通数字滤波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资料突出了地震前不同周期的地壳形变异常信息,降低了背景噪声和观测误差的影响。该方法对于识别形变异常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回顾我国综合世界时系统的发展过程,说明《1980系统》与以往系统的差异。并系统地阐述我国《1980系统》的建立、特点和效果。新系统的建立,可以改进我国世界时服务,特别是在世界时服务的速度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9.
地球自转及其和地球物理现象的联系::Ⅱ.地极运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自转运动包括岁差和章动,极移和日长的变化,极移指自转轴相对地壳的运动。其主要激发原因是地球上物质分布的变化。因而,对极移的观测和研究必然为全球性的地球物理现象提供着信息。  相似文献   
40.
地球自转变化与全球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天文观测的日长变化序列和全球地震资料,研究了全球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十年尺度起伏,以及季节性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球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变化在时间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全局性联系,而在空间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地区性差异.尤其是位于北大陆中纬度地区的欧亚地震带(不含东南亚地区)和下加利福尼亚-阿拉斯加东部地震带的地震,与地球自转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根据上述联系,天文观测的地球自转资料可以为监测全球地震活动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