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598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控矿构造一直是热液矿床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大兴安岭中段为研究对象,通过1∶25万柴河镇幅和蘑菇气幅地质调查,提出:(1)该区主干控矿构造由大黑山-太平岭-鸡冠山北断裂带和扎兰屯市-哈多河断裂带构成,形成时代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期.(2)控矿构造性质主要表现为压性、张性和剪切性质,三者之间分别经历了剪切与拉张,剪切与压扭性质之间的转换,主压应力场依次发生E-W向、SE-NW向、SSE-NNW向三次变化.(3)总结出该区主干构造控矿、分枝构造控矿、平行构造控矿和斜列构造控矿等若干赋矿规律,该赋矿规律与该区导矿构造,导矿构造和矿源与深部板块俯冲产生熔融岩浆密切相关.这些新认识为该区的地质基础、成矿理论深入研究和找矿工作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2.
云南腾冲火山构造区的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配合科学钻探选址,在云南腾冲县城以北至固东镇之间沿东西向布设了4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2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对6条剖面的电磁测深资料进行了预处理和二维反演,获得了6条剖面的电阻率模型.这些剖面具有的主要电性结构特征为:盆地地壳内存在2套低阻,其中浅部的低阻层沿南北向稳定存在,由含水(热水)的火山岩下部、花岗岩上部与花岗砂砾岩组成,构成了腾冲盆地的地热资源的热储层,其主要层位在300~1500 m范围内:深部的低阻体是作为热源的岩浆囊,位于马站一曲石乡之间的部分深12~30 km,东西宽25 km以上.以上电性特征为研究云南腾冲火山构造区岩浆和火山活动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973.
裂隙在地学的诸多领域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其空间分布可以使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模拟,同时考虑裂隙的方向(走向和倾角)。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可以估计裂隙密度的空间分布,并根据裂隙密度数值随机产生裂隙位置的空间分布。裂隙方向被划分成若干(非)均等的方向组,将裂隙方向归属到其所属方向组,表示为由若干二值变量组成的指示形式,0和1分别代表该裂隙方向不属于和属于该组。为了便于计算,减少方向指示变量的成分数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出方向指示变量的主成分,用普通克里格法估计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把估计结果反演为原始的指示形式,并找出其中数值最大的方向组且将其赋值为1。按照对应方向组内裂隙方向的累积密度函数,随机产生裂隙的方向。根据估计结果,将符合一定距离和角度标准的裂隙元连接为一个裂隙面,从而形成裂隙网络。根据在云南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白云岩中进行裂隙网络模拟的应用,可见该方法由于组合了序贯高斯模拟法、普通克里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较好地对岩石裂隙位置和方向进行合理的模拟。  相似文献   
974.
成都平原风尘堆积的化学风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成都平原胜利红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常量元素分析,并与川西典型黄土、古土壤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本区风尘堆积所经历的化学风化作用过程,并对该序列化学风化特征的古气候意义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成都红土的常量元素组成与川西典型黄土、古土壤样品相似,与上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说明成都红土与川西黄土一样,在堆积以前也经历了多次充分混合作用.在成都红土的形成过程中,Ca、Na元素大量淋失,含量很低,K、Mg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淋失,说明成都红土经历了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化学风化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成都黏土已达到中等风化的末期阶段,而网纹红土已进入强烈风化作用阶段.从整个序列的化学风化参数来看,距今1.13 Ma以来化学风化强度不断减弱,表明四川盆地及周围地区更新世中期以来有逐渐变干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75.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总被引:69,自引:3,他引:6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NCAR/NCEP1958~1997年共40年资料对南海夏季风撤退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8月上旬西伯利亚冷空气开始南进,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在我国东部大陆推进得很快,到达南海后继续向南推进,最后导致9月中旬左右南海夏季风从南海撤退。就个别年份而言,最早的撤退时间是8月中,最晚的是10月中,可以差两个月。南海夏季风撤退与建立过程是很不相同的,南海夏季风和夏季风雨带的建立都是爆发性的,在全区域几乎是同时建立,但撤退是由北向南缓慢撤退的,历时一个月左右。在撤退期间,南海降水形势变化不大,但在撤退之后,南海夏季风雨季转变为ITCZ雨季,其相应和雨区随着太阳南移向南推进。南海夏季风撤退后,南海降水30~60天振荡明显减弱,而准两周振荡仍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976.
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省杨砦峪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小秦岭地区大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据野外观察,成矿过程经历了4个阶段:Ⅰ黄铁矿-石英脉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Ⅳ石英-碳酸盐阶段。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研究显示,该矿床为CO2-H2O-NaCl±CH4流体体系,并且发生不混溶。从第Ⅰ成矿阶段到Ⅳ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分别是307~407℃,270~320℃,225~272℃和166~226℃,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盐度w(NaCleq)平均值分别为7.3%,7.1%,9.0% 和6.4%。各阶段成矿压力为120~178 MPa,85~140 MPa,75~130 MPa和60~122 MPa,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流体不混溶作用是导致杨砦峪矿质沉淀的重要原因,其诱因可能与控矿断裂由压扭转为张扭所导致的构造减压有关。  相似文献   
977.
北斗应用系统的设计,在数据的获取和访问上是与特定的北斗硬件设备绑定在一起。对于软件的开发人员来说,需要根据特定的北斗硬件设备开发北斗定位数据的访问模块。文中提出并设计北斗数据接入中间件,通过对不同厂商北斗硬件设备的描述和分析,设计一个通用的北斗数据接入具体实现层,屏蔽北斗数据的接入、通信和传输细节,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978.
GNSS导航卫星多维粗差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GNSS导航卫星多维粗差定位算法研究较少,本文提出采用全局-局部测试法查找观测值中的粗差。从函数模型方面详细论述全局测试和局部测试判断并定位粗差的过程,并且结合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的导航实验数据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比较快速且准确地定位含粗差观测值,从理论上补充了GNSS导航卫星多粗差定位的算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多星座导航完备性。  相似文献   
979.
本文比较分析了现阶段地形图测绘的主要方法,论述了针对不同地形图测绘项目,科学合理选用相应的测绘方法顺利完成测绘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