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81.
通过分析庐江汤池1号井水氡观测资料影响因素、异常变化特征及异常对应的典型震例,研究水氡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分析认为,该井点映震效果较好,观测以来有近震前兆异常,特别是远大震震后效应明显,水氡映震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特别是对井点东南部地区有一定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282.
根据安徽测震台网记录的爆破与地震的数字资料,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对该区域记录的小爆破与小震级地震事件计算纵横波拐角频率和卓越周期,试图获得爆破和地震识别的定量指标。对比研究波谱特征,发现爆破与地震的纵横波拐角频率和卓越周期等存在明显差异,为该地区小爆破的识别,提供了新的判据。最后,对爆破与地震其他方面的判据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83.
根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修订专题研究项目理论研究成果,分别通过陆地的"不同距离升降旋转法"和对选定区域重复进行水深测量的实测试验方法对RTK动态三维定位精度、RTK三维水深测量图载水深精度进行了验证,为将RTK三维水深测量纳入《水运工程测量规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84.
通过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及综合研究,认为本区铁矿具有埋藏浅、易开采、易加工的特征,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属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自变质作用的气成~高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285.
道路为线状区域工程,本文以205国道马鞍山段改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其进行相应探讨,分析了205国道马鞍山段道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作用,并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最后提出相应的地质防治措施,完整的叙述线状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的步骤.  相似文献   
286.
青藏高原北缘基底结构的有限差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拜城-大柴旦综合地球物理剖面横跨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追山带和柴达木盆地.沿剖面进行了10次各2吨级TNT炸药的人工地震探测工作.本文利用沿剖面的Pg震相,使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迭木盆地的基底顶界面埋深及盖层的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基底结构形态与速度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的基底及盖层速度分布相对平稳,表现出整体变形特征,但在库车与轮台之间,盆地的基底埋深及速度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深度差约2 km,速度差高达0.5 km/s.这种明显的、系统的速度差异,加之其它地质学与深部地球物理学证据表明,塔里木盆地的基底可能由构造特点不同的东西两个部分构成;阿尔金造山带的基底埋深与盖层速度分布变化较大,与造山带的强烈构造变形相联系1;在阿尔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接触部位基底及盖层介质均表现为高速异常,可能与深部高密度物质沿断裂向地壳内部迁移有关;柴达木盆地的基底与盖层呈"U"形分布,表现出强烈的内部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287.
乌伦古坳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部、阿尔泰山南缘,由北西-南东走向的红岩断阶带、索索泉凹陷和南部斜坡带组成。坳陷内上三叠统直接覆盖在石炭系基底之上,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发育生长地层,白垩系向红岩断阶带方向超覆沉积在侏罗系顶削蚀不整合面之上,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较稳定地沉积在白垩系顶小角度不整合面之上。索索泉凹陷中生界底面最深,往南部斜坡带逐渐抬高。红岩断阶带中生界被抬升剥蚀,古生界之上直接覆盖新生界。根据生长地层、不整合面、卷入变形的地层时代判断:早-中三叠世乌伦古坳陷延续了二叠纪的隆升剥蚀格局,地层缺失;晚三叠世-侏罗纪陆梁隆起隆升,在坳陷内沉积生长地层,局部发育逆冲断层;白垩纪为红岩断阶带主形成期,白垩系朝着红岩断阶带超覆沉积于侏罗系之上;古近纪构造变形微弱,沉积较为稳定;新近纪-第四纪发育挤压构造和正断层。乌伦古坳陷中生代受阿尔泰陆内造山作用制约,属于阿尔泰中生代陆内前陆盆地系统的一部分:楔顶带从阿尔泰山不断往南扩展,到白垩纪扩展到乌伦古坳陷红岩断阶带;前隆带位于陆梁隆起,并于晚三叠世-侏罗纪挠曲隆升。古近纪造山作用减弱,乌伦古坳陷区域沉降,地层较稳定沉积。新近纪-第四纪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远程效应影响,北天山发生陆内造山作用,乌伦古坳陷远离北天山,挤压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新近纪-第四纪正断层为造山间歇期形成的区域性伸展构造,代表了中亚地区晚新生代脉动式冲断作用的一个间歇期。  相似文献   
288.
东构造结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奇点,历来是地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中国及区域地震台网资料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了1964~2006年的ISC数据,总共349475个Pn波到时资料,着重反演了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表明该区Pn速度结构与现代构造活动存在较明显的关联:四川盆地,印度板块是构造稳定的地块而具有高速异常;藏东南和南北地震带构造活动强烈而显示低速异常,云南南部、中南半岛北部因处于缅甸弧弧后扩张区其低速异常尤为明显. Pn波各向异性表明快波方向在东构造结有一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在藏东南是北东方向,然后在南北地震带先转向东南,再转向南,最后在中南半岛北部突变为近东西向.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物质在东流的过程中,相对于东构造结和四川盆地,在藏东南和南北地震带存在强烈的简单剪切变形,而在缅甸弧后扩张区为纯剪切变形所致. SKS快波方向也有类似的旋转趋势,但在中南半岛北部附近,具有近东西向Pn快波方向的区域,比云南南部东西向SKS区域偏南3°左右,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岩石圈上部运动比下部更快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9.
博斯腾湖的盐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焉耆盆地水盐动态长期观测和有关气象、水文等资料,对博斯腾湖作多年水盐平衡计算和盐污染过程分析。提出了控制盐污染的措施和淡化水质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90.
针对当前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库系统一系列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专业数据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对数据处理加工要求和缺乏对专项成果数据的有效管理,开展了基于深部探测岩石圈结构的大地电磁测深成果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本课题以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收集以深部探测为主的全国各大区域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建模,设计与开发基于SQL Server 2005和Visual Basic 6.0的大地电磁数据库系统.该系统不仅可快捷地实现数据的检索、查询、编辑、输入、输出等基本功能,而且可进行大地电磁成果图件的存取和可视化操作.同时,本系统的研发将对开展中国岩石圈结构、地球动力学和地球构造演化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