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3篇 |
免费 | 167篇 |
国内免费 | 16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1篇 |
大气科学 | 105篇 |
地球物理 | 113篇 |
地质学 | 433篇 |
海洋学 | 73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67篇 |
自然地理 | 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992.
中国西部地壳垂直运动引起的重力场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西部区域的数字高程数据以及地壳垂直运动速率数据,计算中国西部地区地壳垂直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的分布,并与卫星重力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中国西部区域的重力场变化与地壳垂直运动速率场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青藏高原以南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壳上升运动速率最大,其引起的重力变化为正的最大值;准噶尔盆地地壳下沉运动速率最大,其引起的重力变化为负的最大值;塔里木盆地及柴达木盆地地壳下沉运动速率相对较小,相应地引起的重力变化值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93.
甘南高原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型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3—2016年甘南州181个区域站及自动站小时雨量观测资料,提取出53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卫星云图、雷达观测资料以及历史天气资料。结果表明:甘南地区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雨季,7、8月出现频次较高,其天气形势主要分为:西风槽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低涡切变型、两高之间切变型、高压内部切变型5种类型,且以西风槽型为主。各类型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侧重点有所不同,西风槽型大到暴雨预报主要侧重于天气尺度环境场分析,其降水时间长,强度较弱(15 mm·h-1以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低涡切变型、两高之间切变型大到暴雨天气的预报主要归结为对高原上短时强降水的预报,短时强降水的实时观测可为这三种类型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基于环境质量的中国城市规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城市规模-环境质量理论模型,然后利用变截距模型对我国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城市规模-环境质量经验模型为正N形曲线,两转折点对应的城市规模分别为260万人和930万人。由经验模型得到以下结论: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提高的最优城市规模为260万人,适度城市规模是200~350万人。 中国的城市规模与环境质量之间并没有表现出理论模型所分析的倒N型曲线关系;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城市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理论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其进一步完善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995.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括,介绍了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原理,探讨了利用激光雷达进行堆体积体测量的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并在实际测量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实验表明,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在测量精度,自动化程度和测量数据可视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并且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6.
997.
金、硅和硫化物迁移富集层次性模拟实验与构造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深部金品位变化规律与构造间关系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难点。采用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对硫化物、硅和金分别进行迁移、富集层次性研究, 表明矿体与矿体、矿床与矿床垂向间距约是水平间距的12 ~15 倍, 金品位在不同层次间呈贫富交替变化。该认识在激电法基础上进行成矿定位预测已初见成效。此外, 从构造增热、构造变异、构造流体、构造降压和构造耦合5 个方面对成矿元素迁移、富集层次性的构造机制进行探讨, 指出构造机制与矿质来源存在密切关系, 它有助于动力成岩成矿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98.
煤炭资源的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已成为制约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陕西省主要煤矿区地面塌陷问题严重,且随着煤炭生产规模的扩大呈现更加严重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塌陷盆地、塌陷坑、地裂缝、滑坡、崩塌等,并引发地形地貌、植被变化及居民点变迁等。针对陕西省主要煤矿区开发状况及地面塌陷表现形式,对地面塌陷形成的地质灾害遥感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利用遥感图像可以有效识别塌陷坑、地裂缝、崩塌等直接标志及地貌变化、居民地变迁、植被变化等间接标志,并以此确定地面塌陷的范围;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对比能够获得塌陷区动态变化信息,为研究矿区塌陷规律及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南秦岭地体东江口花岗岩及其基性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东江口花岗岩体位于商丹与勉略缝合带之间的南秦岭中部,其中存在大量基性暗色微粒包体.锆石的LA-MCICPMS联机U-Pb年代学分析表明,东江口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23Ma,其包体锆石的结晶年龄为222Ma,与寄主岩体大致同时形成,指示秦岭造山带印支晚期岩石圈构造体制属性从挤压.伸展转变发生在220Ma左右.锆石的Lu-Hf同位素原位分析结果表明,南秦岭晚三叠纪花岗岩是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亏损的幔源岩浆与南秦岭(或扬子)的基底地壳物质可能为南秦岭地区晚三叠纪花岗岩的源区物质,它们的形成起因于秦岭造山带在主造山期后发生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大约220Ma开始,南秦岭岩石圈构造应力性质从挤压向伸展构造体制转变,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地幔软流圈物质上涌并底侵于下地壳,诱发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当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升过程中,幔源岩浆与寄主岩浆发生成份的交换,两种岩浆混合过程中不完全混溶,最终形成寄主岩体和暗色基性微粒包体. 相似文献
1000.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是近年来识别出来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这类金矿床常在远离汇聚板块边缘的克拉通边缘环境中产出,与已知的W/Sn岩浆省叠加。它们具特征性的Au+Bi+W+Te+Sb+As等亲石元素金属组合,在时空上和成因上与中等还原的分异Ⅰ型侵入岩密切相关,随就位深度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矿化特征。形成于地壳浅部环境(〈5km)中的金矿床常与岩株、岩墙或岩床有关,金矿化大多数以浅成低温脉、网状脉或角砾岩筒产出;形成于地壳深部环境(〉5km)中的金矿床常与深成侵入岩体有关,金矿化以席状脉、云英岩或浸染状块体产出。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类型随着成矿深度的不同而显示有规律的变化,形成于较浅部环境中的金矿床一般包括高温(〉350C)、不混溶的盐水(〉30%NaCleq)和低盐度(〈5%NaCleq)含CO2液相包裹体;而形成于较深部环境中的金矿床含有大量低盐度含CO2液相(〈10%NaCleq)包裹体,有些矿床晚阶段流体含有中高盐度(10%~40%NaCleq)的盐水。含CO2流体无论在挥发份的出溶过程中还是在金属迁移过程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在中国有广阔的找矿前景,而中国东部金矿省和钨/锡成矿省的叠加部位是寻找该类型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