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篇 |
大气科学 | 47篇 |
地球物理 | 58篇 |
地质学 | 63篇 |
海洋学 | 20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1篇 |
自然地理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揭示黔北下石炭统含铝岩系的沉积环境,本文利用贵州遵义县后槽TC718剖面系统试样的粘土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测试及特征分析.含铝岩系粘土岩与下伏桐梓组粘土页岩在矿物组合和成分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水云母的结晶度指数、开形指数在剖面纵向上有三个变化拐点一是含铝岩系与下伏桐梓组粘土页岩分界处;二是含铝岩系上、下段的接触带;三是含铝岩系顶部含炭质粘土岩出现的临界面.其变化特征表明,本区下石炭统含铝岩系粘土岩段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铝质岩段为残积-坡积相,顶部为大陆湖沼相;下奥陶统桐梓组页岩段为海相.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958~2008年张家界地区的永定、桑植、慈利三个地面观测站51年雾日变化的研究,发现其都存在6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一年中大雾天气最多出现在冬季和秋末;张家界地区全天都有出现大雾的可能,但主要出现在早上,到了13h出现大雾的几率开始变得非常小;不同的地理环境也使三个站的雾日分布不均.晴朗辐射降温、微风、近地面水汽充沛和出现逆温层是形成辐射雾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NCEP/NCAR提供的1°×1°的再分析资料,应用WRF4.0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6年4月13日华南地区的一次飑线升尺度过程进行模拟,并设计一系列的敏感性试验,详细研究了南岭对飑线升尺度增长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WRF模式较好的模拟了本次飑线过山前后的变化以及其降水的分布。强对流在过山后比过山前发展要强烈,水平的尺度增长快。但不同高度的地形敏感性试验表明,适宜的地形高度对于风暴的发展更有利。地形影响了飑线的尺度和组织,地形过高会使得广东北部的对流分散。地形可以通过改变水平流场、水汽场、垂直运动以及低层的垂直风切变等来间接影响飑线中的对流单体的分布和对流单体的强度。无地形阻挡时,有利于急流的北进,水汽输送更为有利。但是,一定的地形高度对低层的垂直运动是有利的。地形较高,则会利于高层的垂直运动,低层更多的可能以绕流为主。当地形超过一定高度时,低层的辐合场也相应的减弱。 相似文献
14.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退缩,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以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根据1958年以来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 a来冰川在表面粒雪特征、成冰带、冰川温度、面积、厚度及末端位置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些变化均与气温的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升温,使冰川的退缩出现了加速趋势,冰川融水径流量也呈加速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地震短临预测的能力,经过系统研究多种地震活动性方法后发现,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ML≥6中强震前,具有3或4级地震异常条带和孕震空区及信号震配套出现的约占83%,震前有信号震的比例占92%.83%的信号震距主震150km以内,距主震发生时间小于1年的占75%.条带时间形成进程在2年内的约占90%,震前条带形成后到主震发生在5个月内的占83%;空区形成进程在1年半内占83%,空区形成后到主震发生在50天内的占91%,为有意义的地震活动图像短期异常特征.本文还探讨了异常条带图像的定量判别指标及与未来强震的关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天然或人为干扰产生的局部脉冲式噪声影响,使得地震预警系统出现误报。为减少此类问题,我们利用美国南加州和日本的30万条地震波形记录,训练了一个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用于识别P波初至特征。我们将GAN判别器作为自动特征提取器,并利用70万条地震事件和噪声波形记录训练了一个随机森林分类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辨别99.2%的P波和98.4%的噪声信号。其优越的性能有望极大地减少因局部脉冲式噪声而造成的误触发数量。我们的研究表明,GAN判别器能获取简洁有效的地震波形特征,可广泛应用于地震学研究。小结地震预警系统受到脉冲式噪声信号的干扰(非真实地震信号),有时偶尔会出现误触发的情况。这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公众恐慌。本文利用机器学习工具判别波形是由地震产生的还是由局部噪声源产生的。我们通过利用美国南加州和日本大约70万条波形来训练算法。研究表明,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可以识别99.2%的地震和98.4%的噪声。该方法可以减少大量的误报,能显著改善地震预警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开展严格而客观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真实地震活动对比测试,是进行任何负责任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必要前提。针对意大利境内实际发生的地震活动,将经典概率性方法(PSHA)得到的意大利抗震标准的参考灾害图与基于新的确定性方法(NDSHA)获取的可供参考的地震动图进行了交叉对比和测试。通过对大量可能地震的真实地面运动的模拟,结果表明,NDSHA方法可以给出可靠的设计地震的合理定义。NDSHA的灵活性可用于解释地震复发周期性,并可用于产出特定复发周期的地面运动图,以便与PSHA方法所获取的地面运动图进行直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是短期气候年际变化中最强的信号,它对全球气候的短期变化有着重要影响。ENSO虽然发生在热带太平洋地区,但其影响却波及全球。例如,厄尔尼诺期间,巴拿马地区容易发生干旱,这将对巴拿马运河的航运产生重大影响。近期报道显示,自2023年春季以来,巴拿马运河地区一直受到干旱影响,造成运河水位异常偏低,出现近8 a来最严重的堵塞情况。针对这一极端现象,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rtranspiration Index,SPEI)分析巴拿马运河区域的干旱状况,探究干旱累积效应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显著性。进一步从ENSO(以Niño3指数为代表)事件对巴拿马运河区域降水及蒸发的物理影响角度出发,深入分析该区域干旱成因,并基于最新的ENSO预测结果,预判巴拿马运河区域干旱在未来半年内仍将会维持并进一步加剧,对该区域应对未来干旱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MicroStion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当前规划部门的新生事物,其成图、入库工艺流程是大家关心的热点,本文重点阐述调绘、编辑、入库一体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