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30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从地基变形谈起,对基床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作了一一阐述,并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基床系数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2.
在高空风记录中,当我们求取处于上下两个量得风层之间的标准风层时,常常迂到要判断其风向转换是过南还是过北的问题。当投影点的间隔较大时,按其轨迹判断的变化趋势往往与按规定间隔计算的逐分量得风层的风向转换趋势相矛盾。多年来,这个矛盾使我们在记录的整理、予审和审核时都感到左右为难。当高空风速很小,投影点密集甚至有的重合时,判断其投影点的趋势,就很困难。为此,本文提出量得风层的风向转换趋势坐标判断法。 这个判断方法,简单说来就是在极坐标图上,以量得风层的风向值,自下而上逐层的标出其位置、而后判断其风向转换趋势。应用时,要按下述的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23.
量得风层是由气球水平投影点量得而来,它所对应的两个投影点之间的实际厚度和间隔时间,就是量得风层的尺度。因此,量得风层尺度具有双重含义:既是空间尺度;也是时间尺度。根据国际统一规定,气球平均升速有200米/分和400米/分两种,而时间间隔基本上是逐分、两分和四分三种规定,因而量得风层投影点间的厚度基本上是200、400、600、800、1600  相似文献   
124.
CODE分析中心提供全球每日GPS电离层实测模型,与传统的经验电离层模型相比,CODE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影响电磁波传播的电子密度分布状况。目前,CODE电离层模型主要用于Bernese软件处理GPS数据时周跳剔除及模糊度确定方面,在春中作为一种对实测量的约束条件来使用。全球电离层模型能否以更通用的方法直接在单位频测量数据处理中使用是一个有待于研究的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全球电离层模型用于单频测量数据处理的几个途径,并做了初步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全球电离层模型可改善单频机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5.
用地球位模型和GPS/水准数据确定我国大陆似大地水准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地球位模型和GPS/水准数据确定了我国大陆地区的似大地水准面。采取的方法是,对于每一个GPS/水准点,用地球位模型计算其高程异常值,并与其GPS/水准实测高程异常值比较,得到计算值的改正数,以此改正附近15′×15′格网点上用地球位模型计算的高程异常。方法的实质是将地球位模型计算的似大地水准面拟合于GPS/水准实测的似大地水准面。计算共使用了遍布大陆的950多个GPS/水准点,点间距大约100km。得到的15′×15′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就全国而言,平均好于±0.5m,105°E以东地区接近±0.3m,以西地区接近±0.6m,青藏地区接近±0.5m。  相似文献   
126.
分析了影响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桩孔超径、泥浆性能、桩头出现的杂质砼、砼的可灌性等因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且从砼的配制到灌注均提出了具体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7.
内陆河流域基于绿水理论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文过程与植物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基于Falkenmark等提出的绿水和蓝水概念的生态水文学研究,使水循环与生态学过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凸现了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按绿、蓝水的理论思路进行分析,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可看作是森林、草地等对天然降水在绿水和蓝水之间的按比例分成;荒漠雨养植被中植物的水循环模式是“纯绿”的,即降雨渗入土壤的水都以蒸散发(绿水)形式消耗掉;荒漠河(湖)岸植物的水循环是由蓝到绿,即其水分来源是地下水(蓝水),经蒸腾(绿水)而消耗。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开发实例介绍了两种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与测图软件的联机测图的实现过程,经对比分析提出DPS与行业测图软件之间进行联机测图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9.
介绍了以ArcGIS为数据处理平台,利用VBA语言进行的二次开发,用来实现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通过二次开发形成的功能模块,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属性表达自动化、表格自动填写与输出技术、统计汇总自动化3个方面的内容,对土地动态监测自动化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