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阿富汗喀布尔地块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交汇处,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组成部分。伴随晚中生代、新生代以来新特提斯洋的拉张、闭合,喀布尔地块产生了大量与板块俯冲碰撞有关的超镁铁杂岩带,蛇纹石化普遍发育。该超镁铁岩带向东经巴基斯坦延伸至我国西藏境内,著名的罗布莎铬铁矿床可与之对比。洛加尔铬铁矿是喀布尔地块具代表性的、与始新世超镁铁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洛加尔铬铁矿属与PPG型蛇绿岩有关的富铬型地幔橄榄岩熔融产物。通过典型矿床研究与区域成矿条件分析,认为喀布尔地区具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优越,具寻找豆荚状铬铁矿床潜力。  相似文献   
32.
一.引言生长曲线的概念起始于罗素(H.N.Russell)及其同事校准夫琅和费线的罗兰得(Rowland)强度的经典工作,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夫琅和费线的强度转化为产生这些谱线的原子底数目.这一概念通过明乃特(M.Minnaert)及其同事的努力发展成目前的形式.从此这一方法就成为天体物理研究工作中所采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3.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北山成矿带东段哈珠—鼎新一带,除已有的东七一山、交叉沟、沙红山南、神螺山和玉石山萤石矿床外,近几年相继发现了金蟾岭、豆角梁、黑石山东等中—小型萤石矿床(点),显示该区萤石找矿潜力巨大。因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于2021年在虎头山—月牙山一带部署5个图幅萤石、金等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通过3年野外工作,在花石头山地区新发现热液充填型萤石矿产地1处,经槽探揭露和钻探验证,估算萤石的潜在资源达中型规模。花石头山萤石矿的发现对于在北山地区寻找类似成因的萤石矿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庙顶Cu-Au矿床是近年来在四川省冕宁县锦屏山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铜金矿床,其位于扬子板块西缘NNE向锦屏山深大断裂与近SN向箐河-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所夹的锐角区域内.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开展系统的C、H、O、S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及成矿机制的探讨,初步认为庙顶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应为岩浆...  相似文献   
35.
塔里木板块北缘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床发育系列蚀变中基性岩脉,其形成时代与成因对制约金成矿作用及区域古亚洲洋的演化提供了研究窗口。本文在老硐沟金矿区Ⅱ矿段采集系列辉绿岩脉及与金成矿相关的蚀变闪长玢岩脉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Hf同位素组成和全岩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辉绿岩脉和闪长玢岩脉侵位时代分别为(286.5±1.7) Ma和(243.2±1.1) Ma,即早二叠世和中三叠世,二者年龄先后顺序与野外观察的交切关系相符。根据金矿体穿插闪长玢岩脉的特征,限定金成矿时代略晚于243 Ma。辉绿岩脉锆石εHf(t)为-3.67~0.97,全岩元素组成表现为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反映岩浆源区既有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组分,又有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组分。蚀变闪长玢岩脉εHf(t)=-0.07~-4.76,全岩元素组成是过铝质钾玄岩系列(富钾特征受到矿区钾化蚀变的影响),指示其岩浆主要源于中元古代的地壳物质熔融。综合塔里木地块北缘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构造演化史,提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北山地区古洋盆消减,洋壳俯冲导致地幔楔部分熔融,岩浆上侵至浅部断裂冷...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扬子克拉通古元古代变质作用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对黄陵穹窿北部石榴斜长角闪岩开展了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石榴斜长角闪岩中主要矿物有石榴子石、斜长石、角闪石、单斜辉石、石英、钛铁矿等,其中保留有3个阶段的不同变质期次的矿物组合,进变质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石英+钛铁矿,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角闪石+斜长石+单斜辉石+石英+钛铁矿,退变质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角闪石+斜长石+石英+钛铁矿。石榴斜长角闪岩原岩为亚碱性玄武岩,属于拉斑系列,Mg#较低,表明其原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异作用。使用传统地质温压计计算不同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分别为:进变质阶段,t=596~625℃,p=0.70~0.82 GPa;峰期变质阶段,t≈760℃,p≈1.35 GPa;退变质阶段,t=692~738℃,p=0.68~0.74 GPa,并建立了一条顺时针的p-t轨迹,显示出先升温升压至峰期阶段,随后发生近等温减压的过程。这一p-t轨迹体现了汇聚板块边缘俯冲-碰撞的构造背景,对石榴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进行U-Pb定年,获得了2 008±11 Ma的谐和年龄,并结合该...  相似文献   
37.
对共和盆地12级阶地砾石层组构进行数理统计,计算各砾石层砾度、砾态、砾向等参数,分析砾石组构特征并探讨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各阶地砾石成分复杂,以砂岩和石英岩为主;(2)砾石形态以扁球体为主,磨圆度中等,风化程度较低;(3)砾石层形成时流水作用强弱为T8>T7>T5>T4>T10>T2>T9>T1>T3>T6>T11>T12,其中T1、T3、T4、T7、T8和T11为稳定河流成因,T2、T5、T6、T9、T10和T12为流水冲积成因;(4)各砾石层主要来向和古水流流向与野外观察一致,T1、T2、T5、T6和T10砾石来向与古水流流向复杂,而T3、T4、T7、T8、T9、T11和T12砾石来向与古水流流向简单。研究结果反映的环境意义虽简单,但可与阶地年代数据相结合进一步揭示各阶地形成时的气候环境特征与地面抬升状况。  相似文献   
38.
中国—吉尔吉斯天山成矿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吉尔吉斯天山地处中亚天山造山带中段,是古亚洲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在收集境内、外大量地质、矿产资料及图件的基础上,通过近年来对研究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及矿产的研究,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天山进行了成矿单元划分,划分出北天山—伊犁、中天山和南天山—塔里木3个成矿省,进一步划分为22个成矿带和58个成矿亚带,总结了各成矿单元的地质及矿产特征,为天山成矿带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有益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9.
帕米尔构造结是陆陆碰撞造山的典型地区之一,位于帕米尔东缘的杜格里富碱斑岩是揭示帕米尔新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对象。岩体侵位于下二叠统粉砂质板岩中,主要由正长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组成。通过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岩体的成岩年龄为10.76±0.09 Ma,表明杜格里富碱斑岩形成于中新世中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杜格里岩体具富碱、高钾、准铝质—弱过铝质的特征,微量元素高度富集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总量较高,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呈右陡倾的LREE富集型,且无明显负Eu异常,反应源区为加厚镁铁质下地壳,并经历过古俯冲洋壳板片流体的交代作用和富集地幔物质的加入。综合分析认为,杜格里富碱斑岩形成于后碰撞阶段伸展构造体制下,是青藏高原西北缘构造转换带对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响应的记录。  相似文献   
40.
时间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是物体运动所经历的空间距离,它的量纲是长度。时间不是空间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因而真实的物理世界是三维空间。坐标值的改号只是改变坐标轴上数列的方向,与改变坐标轴方向的反射是不相干的两种变换。运动反变与时间反变无关。两正矢量的叉积是正矢量而不是赝矢量。通常的所谓时间反变只是引入镜像运动的一种手段。三维空间中的所谓时间反变不变性实际上是与时间无关的空间对称性,而绝不是时间的没有方向性。对于费曼图和熵增加原理我们也给予一定说明。于是连同文献[1]我们全盘否定了三个传统的离散对称操作P、C、T,而代之以一个空间反演。即使在弱相互作用下空间也是左右对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