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246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887篇
海洋学   197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邵武--河源地震带中段从1978年以来出现一次地震群体活动,属于该地震带第Ⅱ活动周期的第Ⅳ活动幕,现已转入这次活动幕的尾声,分析该区历史和现今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应力状态,认为该区震源构造应力已整调、处于松驰状态。未来一段时间的地震活动将向起伏性减弱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992.
993.
刘晓东  徐海江 《矿物学报》1991,11(4):413-421
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表明茅排金矿形成于中高温、中低压环境。从成矿早期至成矿晚期,成矿温度和压力、成矿流体的盐度、密度、Eh、pH、fo_2以及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组成等具一定的演化规律。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属H_2O-NaCl-CO_2(+CH_4)体系,富含CO_2、CH_4等挥发分。成矿晚期成矿流体出现不混溶性,有利于金的富集沉淀。流体包裹体中某些特征参数K~+/Na~+、CO_2/H_2O和含CO_2包裹体的丰度可作为金矿化贫富的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994.
1991年2月17日青浦练塘3.0级地震,震级不高,波及甚广,损失轻微,是上海地区解放以来陆域的最大地震,属正常地震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文运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的增强显示红外圆盘云图,给出了1983-1985年期间西太平洋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气候学研究.结果指出,在西太平洋地区MCC是常见的系统,并且表现出许多与美洲MCC相同的特征.这种系统活动在夜间,并且往往形成在陆地上或者紧靠陆地的邻近地区.在美洲,它们的冷云罩(Cold Cloud Shield)持续时间约为10小时,而在西太平洋地区则持续约11小时.冷云罩的大小分布与美洲的相似,大多数面积在2~3×10~5平方公里之间.这种系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季节分布也与美洲的相似.具体地说,它们的最高频率在中纬度地区出现在春末夏初,低纬度地区则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暖季中.如同西半球系统一样,西太平洋地区的MCC发生在气候学上具有高θ_e空气的低层急流和高层分流出现的区域.而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同美洲的系统,典型地移向700-500hPa中气候平均气流的右侧(南半球移向左侧).这种对平均气流的偏离朝着高θ_e空气源区方向.少数移动在水面上的MCC形成了热带风暴;同样,少数移动在陆地上的热带系统形成了MCC.由于西太平洋地区与美洲MCC性质和环境很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它们在实质上是同一现象.鉴于它们在美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经常出现,很可能使它们对全球水分循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木文分析新疆‘水’旱年度前冬11月至当年6月间北半球中高纬度500毫巴月平均环流波型及逐日超长波的演变特征。在新疆冬春干旱少雨(雪)月份,500毫巴中高纬度环流波型与北疆气候上降水量最少的元月份的平均波型相似,即半球内盛行大西洋东部,西西伯利亚和东北太平洋三个波脊。而多雨(雪)月份,往往相似于北疆气候上相对多雨的11月和5月份的平均波型,半球内盛行欧洲(偏西或偏东)和美洲西岸两个波脊。这种平均槽脊主要是各超长波的稳定及其演变的综合结果。造成新疆季节性‘水’旱异常的长期天气过程,分别表现在欧洲(对应多雨)和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对应少雨)两地区,有数次(通常为2~4次)准静止的超长波脊接连替换的过程,造成亚欧环流长时期的相对稳定。 在研究上述准静止超长波脊替换过程的演变时,我们又注意到500毫巴极地高压的活动情况,发现上述欧亚准静止超长波建立和替换的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北太平洋高压分裂单体西退并入型”、“大西洋高压分裂单体东移并入型”和“上游效应型”三种基本类型。并且提出,前两类基本过程,可能是欧亚准静止超长波脊建立或替换,亦即异常环流长期稳定的一种天气学判据。  相似文献   
99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征求意见稿)(下称新规范)于1977年7月下发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普遍征求意见,并在60个台站试行了一个月。各级气象部门对新规范的试行和征求意见的工作都十分重视,分别召开了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广泛收集意见,并进行了综合整理。在此基础上,中央气象局规范改革小组于1977年第四季度先后在四川成都、湖南韶山、山东太安分片召开了新规范审查讨论会。与会代表共162人,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半数来自基层气象台站。  相似文献   
999.
一、前言我国现行的地电阻率观测方法,采用的是中常大小极距的四极对称法。测量仪器多使用DDC—2A电子自动补偿仪。供电方式大致可分:1.整流供电,供电时将供电电流调到某一固定值上,测人工电位时,若电网电压,负载电阻发生变化,均会引起供电电流的变化,致使地电阻率观测误差大;2.稳压供电,对供电电流值要进行测量,也会引入误差;3.稳流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东秦岭大理岩带主要铀矿床、矿点中分选的沥青铀矿进行了矿物学研究,并对其晶胞参数、同位素年令、硫同位素、差热、失重现象、矿物化学全成分、微量元素、包果体测温等做了测定和分析。并强调指出矿床的特征矿物组合及与沥青铀矿伴生的指示性矿物—含铀榍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