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元古界铁氧化物Cu-U-Au-REE矿床的构造背景和矿物成分的多变性以及独特的形成深度,导致对其成因模式有不同的认识。本文研究表明,属该矿床类型的南澳大利亚EmmieBluff铁氧化物矿床明显为热液成因,宏观、微观上均表面出叠加关系。其形成主要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形成富磁铁矿矿石,与源于中元古化长英质主要侵入事件的高温流体有关,随后的富赤铁矿矿化则与低温流体有关。全岩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2.
国内外气溶胶观测网络发展进展及相关科学计划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气溶胶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国内外在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观测和科学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全球两大气溶胶观测网络,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和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的组织、规模、设备、数据和气溶胶网络的规范作了介绍,并对近年来国际上的重大气溶胶科学计划的目标、实验方法、步骤作了介绍,说明观测网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气溶胶观测网络的地位做了分析,并指出其在正在开展的中国气溶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3.
陈兆林  张书毕  闵珊 《四川测绘》2007,30(5):224-227
本文介绍了两种常用的坐标转换模型和最小二乘配置坐标转换方法,并以徐州市基础测绘北京54和西安80平面坐标的转换为例,比较了二维多项式变换模型和相似变换模型的精度。最后分析了两种模型的优劣。同时,提出了利用QR矩阵分解法来解决最小二乘法矩阵求逆导致的数值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34.
基于VB可视化集成环境的测量学试题库管理系统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VB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以事件驱动、面向对象、图形用户界面等为特点 ,在设计试题库管理系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本文通过测量学试题库管理系统的研制 ,对基于 VB建立试题库管理系统的一般方法 ,试题库的结构及功能模块、使用、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5.
构建基础时空信息底板,是实现智慧城市内部多源、异构、海量数据间的关联与融合,保障各类智慧应用正常运转,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前提.文中提出"地楼房权人"多层次城市实体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实现"地楼房权人"实体建库、城市多源信息关联融合的业务框架,并通过应用展望,从教育学位配置和医疗资源管理等方面举例说明基于"地楼房权人"实体模型的多源信息关联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地楼房权人"等城市实体数据,并基于此关联集成各类城市数据,最终形成面向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基础时空信息底板,将为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36.
本文根据喀喇沁旗的土地利用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结合其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总体措施,须在推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生态保护、环境美化。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37.
北沟西岚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于受长期风化作用影响,导致上覆松散物失去原始支撑向下方缓慢滑移,暴雨期间极易引发落石,因而该地段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为强发育,崩塌隐患的危害程度为中等。为保障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威海市局申请上级补助资金360万元,对北沟西岚村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近日,该工程全部完工,总计清理危岩方量814.8 m^3,稳固充填1680.0 m^3,锚杆支护1003 m,钢结构支撑18 t。同时,本着为百姓办实事的原则,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又对较危险的9个隐患点进行补充处理,共耗资30多万元,清理危岩方量100 m^3,稳固充填约160 m^3,以杜绝后患,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38.
海底碳封存是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确保高效安全地封存CO2,需要在封存前、封存期间和封存后对CO2的潜在运移空间进行勘探、评估和监测。当前可用于海底碳封存监测的方式主要有聚焦海底井筒的内置传感监测、聚焦储层和盖层的地球物理监测以及聚焦海床和海水层的海底环境监测。这3种方式在海底碳封存监测中分别可获得注入、监测井筒附近的温度、压力和声学等数据,深部储层和盖层地震、电磁、重力等数据,以及浅部沉积层和海水层声学、化学和海洋学等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识别注入地层CO2的运移特征。但欲获取海底碳封存监测的相关数据,必须首先实现针对相关监测技术和研究方法的集成应用和优质方案的设计,这也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着尽可能降本增效的原则,为实现科学有序地进行海底碳封存监测,整理了不同监测方式和相关支撑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海底碳封存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海底碳封存作业的实施和发展提供基础指引。  相似文献   
39.
40.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地区二叠系山西组山2 3亚段海陆过渡相页岩是未来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岩心描述、薄片鉴定,结合全岩衍射、特征微量元素测试等手段,划分出硅质页岩相、硅质黏土质页岩相、钙质硅质(或硅质钙质)页岩相、黏土质页岩相4种页岩岩相类型。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指标表明,山2 3亚段继承了太原组沉积晚期地形平缓的陆表海格局,大规模海侵导致本区在山2 3沉积早期快速演化为海湾环境,沉积环境由氧化转为还原,水体盐度接近正常海水,有机质保存有利,形成了该亚段下部富有机质页岩相,其中钙质硅质(或硅质钙质)页岩相是相对优质的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具有高有机质含量、高脆性矿物含量、低黏土含量的特点,为页岩气开发有利层段。进入山2 3沉积晚期,区内逐渐演化为障壁岛沉积体系,在潟湖、滨岸沼泽环境中发育硅质黏土质页岩相、黏土质页岩相,虽多次受海侵影响,但海水影响程度总体上逐渐减弱,水体盐度呈降低趋势,沉积环境趋于氧化,有机质的保存条件变差,导致有机质含量总体偏低,同时脆性矿物含量偏少,不利于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