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振动导致黄河口粉质土性质与起动流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模拟波浪振动导致的黄河口海床表层粉质土重度与强度的变化;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黄河口海床土重度、强度、中值粒径、起动流速随振动能量的变化;将起动流速的试验测试结果与代表性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发现振动导致黄河口粉质土物理力学指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进而引起起动流速相应的变化;起动流速不仅与土体重度、粒径、强度有关,还与土体承受的波浪荷载振动能量有密切关系;起动流速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值不吻合。  相似文献   
22.
芮小平  付长晶 《测绘标准化》2000,16(3):12-15,43
数字地面模型(DTM)是GIS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数字地球的提出,迫切要求DTM适合网络化的要求。根据地学领域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利用VRML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一般方法,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基于VRML的TIN和DEM三维模型,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和动态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IP子网划分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在一个较小的 IP地址范围内划分子网的例子,对在广域网路由器上实现IP子网的连接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4.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微生物絮凝剂对2g/L,200目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的测定,得出培养液中絮凝活性分布及活性菌产生絮凝剂时的最佳条件.这种菌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如下pH值7.5~9.0,温度28~30℃,300r/min摇床培养45~60h.  相似文献   
25.
立交桥曲线箱梁动力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1种双脊骨空间有限元模型,用来模拟和分析立交桥曲线箱梁的固有振动特性和动力反应。将曲线箱梁分别看作是由空间梁或壳组成的空间结构,并分别采用分段空间直梁模型、壳元模型和实体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相同曲线箱梁的振动特性和地震时程反应,通过与双脊骨模型的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双脊骨模型的可靠性。初步研究了在相同曲率半径下不同跨度的曲线箱梁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了双脊骨模型的脊骨间距、横向连接间距等参数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曲线梁桥抗震性能和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人类世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远程耦合框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产生了一系列跨国家、跨地区、多尺度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远程耦合(Telecoupling,社会、经济、环境的远距离相互作用)科学概念和综合框架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为更好促进远程耦合综合框架的正确使用和规范推广,本文系统解析了远程耦合综合框架,厘清各组成部分的定义和功能,梳理了框架的应用现状;通过对3个中国典型案例的阐释,展示了远程耦合综合框架的使用方法、结果分析及由此得出的科学意义和政策价值;最后描述了远程耦合综合框架使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远程耦合综合框架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以跨国家、跨地区、多尺度的视角,重新审视多个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的相互作用,揭示隐藏的远距离地理空间作用的科学价值,服务于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全球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7.
利用UMRAO数据库22个耀变体源的偏振数据,根据Lazarian&Pogosyan理论模型分析研究了耀变体射电波段的偏振随波长的变化,得出不同类的耀变体偏振随波长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与Lazarian&Pogosyan理论模型吻合较好。由此得出如下结论:(1)反常去偏振耀变体源中反常法拉第旋光起主导作用,反常去偏振相对较少;(2)热辐射与同步辐射混合作用,高频波段的偏振度小于低频波段的偏振度(反常去偏振);(3)当被观测波段波长小于吸积盘热辐射对应的维恩波长时,高频波段的偏振度大于低频波段的偏振度(常规去偏振)。  相似文献   
28.
以赤魟软骨为原料,对赤魟软骨中新生血管抑制组分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盐酸胍抽提、冷冻离心、透析、冷冻干燥等方法,得到分子量为3~300 kDa的活性组分,活性鉴定采用改进的Robert法观察赤魟软骨提取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作用情况。赤魟软骨提取物活性给药组为质量分数为10%、1%、0.1%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空白对照组为质量分数为10%的MC溶液,加样24 h后对各给药组样品给药部位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原理编程进行血管数量统计。试验结果表明:赤魟软骨提取物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其活性与给药组质量分数成正比。且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直接来源于动物组织,无明显毒副作用,在肿瘤治疗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利用2018年仁和区国家气象观测站新、旧站的气温、相对湿度和水汽压观测资料,采用差值统计方法,对新、旧站气温、相对湿度和水汽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站的年平均气温低于旧站,新、旧站冬季(12—2月)平均气温差值为零;新、旧站月平均最高气温的差值最大,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值最小;新、旧站月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日期有...  相似文献   
30.
利用2007-2010年Cloud Sat/CALIPSO联合产品2B-CLDCLASS-LIDAR资料对关中、秦岭和陕南云出现概率及云垂直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四季均以云天为主,云出现概率从南到北逐渐减少,但云出现概率最高的月份北部要早于南部。秦岭南北云层高度的季节变化单层云中关中地区最为显著,多层云则是陕南地区。云厚季节变化不明显,均在1~3 km之间。除少数情况外,8大云类在各地区不同云层中的出现概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除Ns(雨层云)在三层云下层及Dc(深对流云)在各层云中云顶和云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外,所有云类的云底云顶高度及平均厚度在不同云层的出现概率均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