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5篇 |
免费 | 645篇 |
国内免费 | 41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9篇 |
大气科学 | 479篇 |
地球物理 | 262篇 |
地质学 | 1224篇 |
海洋学 | 354篇 |
天文学 | 77篇 |
综合类 | 198篇 |
自然地理 | 1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5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浙江中生代浅成热液金银矿床多具明显的热液蚀变 (矿化 )分带—自组织结构。通过对围岩蚀变—矿化过程中的W /R(水 /岩 )比值、元素的带出 (λ)量[EO(I)A] ,熵变 (ΔS)、成矿成岩时差(Δti)和S°298/di(标准熵 /离子密度 )比值、盐度 (St)、P(压力 )、fs2(硫逸度 )和fo2(氧逸度 )、δ18OH2O 和δD、206Pb/204Pb和207Pb/204Pb值等变化的研究 ,表明浅成热液金银成矿系统是一个非平衡 (距热力学平衡态有一定距离 )的开放系统 ,矿床都是在开放环境下成矿流体通过能量的不断耗散并与围岩发生物质交换的一种自组织过程中形成的 ,具耗散结构的特征。一般W/R、EO(I)A和Δti与S°298/di∝MSOD(成矿系统开放程度 )。也就是说 ,围岩蚀变 -矿化过程中W /R比值、元素的带出(入 )量和Δti与S°298/di比值及ΔS值较大 ,一般成矿系统的开放程度也较高 ,成矿一般也较有利 相似文献
992.
993.
江西金山金矿成矿深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的研究是构造物理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构造物理化学的基 本理论,研究了江西金山金矿赋矿韧性剪切带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测算了金山金矿的成矿深度。 研究表明,金山金矿的成矿深度在 3100~4300m左右,这对进一步在该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 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根据1∶5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全国立典性剖面调查成果,将林西组划分为5个岩性段,原林西组六段划分为老龙头组,并揭示出林西组官地剖面的地层褶皱重复多次,而非前人的单斜地层序列。根 据 古 植物、双壳类和孢粉等生物地层确定林西组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老龙头组地质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基 于 古 生物、沉积构造、碳酸盐岩微相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等多方面证据确定出林西地区林西组和老龙头组为陆相河湖沉积,
其沉积演化序列为河流→浅湖→深湖→浅滨湖,与天山-兴蒙地区二叠纪主要的陆相盆地沉积演化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其沉积演化序列为河流→浅湖→深湖→浅滨湖,与天山-兴蒙地区二叠纪主要的陆相盆地沉积演化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99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编写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比较新编的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那么,教材到底给了教学怎样的空间?教师和学生又该如何“享用”这片空间?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施,有必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究实践。 相似文献
996.
在保留RZB型电容式分量钻孔应变仪传感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吸取了原RZB型电容式多分量钻孔应变仪及其他前兆仪器的优点,对其主机部分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RZB多分量的宽频带响应(采样率提升为秒采样);采用了低功耗、高稳定性的ARM920T高速处理器内核、固化WinCE操作系统,为仪器的稳定性、连续性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接口板外嵌触摸式显示屏,极大地方便了仪器的参数配置以及现场检修;对原供电方式进行改进,实现了集防雷、供电、充电、交直流切换于一体以及软件的远程更新、软件工作的详细日志查询等功能。通过对新仪器数据分析发现,其连续率得到大幅提升,并记录到分钟采样所记录不到的详细地震波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997.
998.
冻结砂土的损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数值的荷载,都会导致冻土内部冰体塑性流动和冰晶体在土体内的重新定向,以及土颗粒的重新排列.这几方面的因素会使冻土产生微结构的损伤,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基于损伤力学理论,推导出冻土的各向异性损伤变量的表达式,利用-6 ℃冻结砂土的常规三轴试验数据,获得损伤变量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损伤变量随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出双曲线的变化规律;径向损伤大于轴向损伤;围压有助于冻土结构的强化,减少冻土结构的损伤量.这些规律为利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冻土的损伤本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滑坡频度-降雨量的分形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雨-滑坡关系是对降雨引发的滑坡进行预报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根据中国浙江省1990~2003年期间有明确日期和坐标记录的1414个滑坡数据和基本覆盖浙江全部陆地区域的1257个雨量站记录的日降雨量数据,研究了滑坡频度-降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引发滑坡的频度与降雨量之间遵循分形的幂指数关系,并且在两个尺度的降雨量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标度指数。按照幂指数关系拟合的两条滑坡累计频度-降雨关系线交点(拐点)处的降雨量(Rin)指出了引发75%左右滑坡的累计降雨阀值的上边界(以THCR表示)。对1d、4d、6d和11d这4个累计降雨时段的研究表明,引发75%左右滑坡的累计降雨阀值分别为205mm(1d)、273mm(4d)、294mm(6d)、315mm(11d)。 相似文献
1000.
干旱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干旱遥感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根据选取资料的不同,将国外进行干旱遥感监测的情况归纳为5类,分别介绍了主要方法及其进展。同时,对国内开展干旱遥感监测的情况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监测手段、监测方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干旱遥感监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