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硅酸盐体系的化学平衡:(1)物质平衡原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通过具体应用实例,系统介绍了在硅酸盐体系的化学平衡研究中,依据物质平衡原理,求解“相混合方程”(PME)而进行物相定量分析的“相混合计算”(PMC)方法。应用实例包括矿物原料和结晶岩物相的定量分析,复杂固溶体矿物的端员组分计算,多组分硅酸盐陶瓷的配料比例计算,以及硅酸盐陶瓷制品物相的定量分析。物相定量分析结果是结晶岩和工业岩石原料分类命名的基础,可以为改进矿物原料预处理工艺提供依据,也是研究硅酸盐体系的化学平衡、对材料制备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实际计算中必须合理估计各种分析数据的累积误差。优化计算结果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矿物晶体化学原理、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和次要组分分配的固溶体矿物相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72.
山东省胶州市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东依崂山、东南临青岛港和黄岛前港湾,总面积1210km^2,辖18个镇、街道办事处,人口77万。从地震地质构造看,胶州市地处大沽河、洋河水系发育的沉积地区,古河道变迁复杂。区内有郯庐强震带、燕山渤海强震带、南黄海强震带,一旦周边地区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对胶州市将会产生破坏性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提高胶州市抗震设防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3.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西安地下水源地的类型、分布及水文地质特征,阐明了由于不合理开采而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水质污染状况。为解决这些问题,西安市政府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了“西安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域研究”,提出了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理论,程序、方法、计算模式与保护范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本文在分析了CCD图象的主要几何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卫星CCD图象进行两级仿射纠正编制影象图和进行机助制图的修测地图的方法。并根据我国对充空CCD图象(比例尺为1:44万)进行了上述方法的试验。进而探讨了利用我国资源卫星CCD图象修测地图的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数字地面模型的情况下,若利用1:150万比例尺卫呈CCD图象上的可判地物,来测1:25万地图是可行的。而利用该图象编制1:20万至1:50万战区道路水系变化现势专用图,则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这一目标,正是有关部门提出的当前地图更新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5.
"99.6"梅雨锋暴雨云和降水物理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MM5(V2)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锋降水的云和降水进行模拟研究。对于可分辨尺度的降水,采用Reisner霸显式方案;对云内微物理过程特别是对各种水成物的源汇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深入了解梅雨锋云系内部的云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76.
江苏省太湖流域总氮、总磷排放标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根据太湖流域(江苏省境内)不同类型污水中总氮、总磷的浓度和当前废水治理技术及接纳水体的环境质量和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系统分析,确定了江苏省太湖流域三给保护区内各类排污单位总氮,总磷允许排放浓度,并分析了本标准与其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实施本标准后的太湖水质影响进行了估算研究。  相似文献   
77.
Air temperature(AT) is a subsystem of a complex climate.Long-range correlation(LRC)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complexity.Our research attempt to evaluate AT’s complexity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HRB) based on the stability and LRC.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 AT’s stability presents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land-use types.In agricultural land,there is no obvious variation in the trend throughout the year.Whereas in a desert,the variation in the trend is obvious: the AT is more stable in summer than it is in winter,with Ta ranges of [8,20]°C and SD of the AT residual ranges of [0.2,0.7],respectively.Additionally,in mountainous areas,when the altitude is beyond a certain value,AT’s stability changes.(2) AT’s LRC presents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land-use types.In agricultural land,the long-range correlation of AT is the most persistent throughout the year,showing the smallest difference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with the Hs range of [0.8,1].Vegetation could be an important factor.In a desert,the long-range correlation of AT is less persistent,showing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with the Hs range of [0.54,0.96].Solar insolation could be a dominant factor.In an alpine meadow,the long-range correlation of AT is the least persistent throughout the year,presenting a smaller difference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with the Hs range of [0.6,0.85].Altitude could be an important factor.(3) Usually,LRC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Ta and SD of the AT residuals.A larger Ta and smaller SD of the AT residual would be conducive to a more persistent LRC,whereas a smaller Ta and larger SD of the AT residual would limit the persistence of LRC.A larger Ta and SD of the AT residual would create persistence to a degree between those of the first two cases,as would a smaller Ta and SD of the AT residual.In addition,the last two cases might show the same LRC.  相似文献   
78.
从试验,积分羽流模型耦合油粒子模型,以及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水下油气泄露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溢油应急业务化数值预报服务和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9.
在过去30年中,降海鲑的发育得到了大量关注,研究降海鲑的发育,特别是如何调控降海鲑发育的时间和品质,以便幼鲑移入海水网箱。洄游型鲑科鱼类幼鲑向降海鲑的转变包含了一系列的行为、形态、生理的改变,这都为降海洄游进入河口做准备。降海鲑发育受几种激素的促进,包括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皮质醇、甲状腺素,而催乳素通常会抑制发育。鳃氯细胞中特殊的离子转运蛋白(NKA、Na+/K+/Cl-协同转运蛋白和Cl-通道)丰度的增加引起盐分泌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海鲑在海水中生长、游泳和存活。具银化期的鲑科鱼类(如大西洋鲑(Salmo salar)、硬头鳟(Oncorhyunchus mykiss)、银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isutch)至少在淡水中生活一年,达到临界最小规格之后才可改变其对光周期的响应。如果在银化前未达到这个最小规格,则需等到下一年(或更长)。鲑科鱼类如何在一年中合适的时间确定其规格或生长率,并增加对光周期的响应性,这一重要的领域还未得到大量的关注。因此,了解降海鲑渗透生理及入海窗口期,查明不同鱼类适宜生长盐度,入海时间和方式非常重要,可为鲑科鱼类(如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硬头鳟等)在黄海冷水团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0.
利用2001—2020年福建沿海赤潮事件记录资料和自然灾害风险判定方法,根据赤潮成灾面积、持续时间、危害类型、渔业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综合计算赤潮灾害指数。基于自然断点法,对赤潮灾害指数进行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等4个灾害级别分等定级。系统分析了福建沿海赤潮生物种类、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1—2020年福建沿海赤潮以灾害程度较轻的Ⅰ级和Ⅱ级为主,灾害程度较重的Ⅲ级和Ⅳ级仅占总次数的8.9%,但其造成的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达总损失的95.0%。(2)赤潮暴发次数和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Ⅲ级和Ⅳ级灾害频次呈现波动特征。(3)季节尺度上表现为单波峰特征,5—6月是赤潮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段,赤潮暴发次数、面积和持续时间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73.3%、84.6%和74.9%,Ⅲ级和Ⅳ级灾害占总次数的95.2%。(4)空间尺度上,福州、宁德、厦门沿海赤潮累计次数和规模较大,但Ⅲ级和Ⅳ级赤潮灾害主要分布在泉州以北的福建沿海,泉州以南的福建海域赤潮灾害级别整体较低。(5)2001—2020年福建沿海赤潮原因种逐渐增多,硅藻占比减小、甲藻占比升高,有毒赤潮主要出现在宁德、福州、泉州海域,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引发居多。(6)硅藻赤潮主要暴发在峡湾和海湾海域,而甲藻赤潮在峡湾、海湾和开阔的近岸海域均易暴发,近年来甲藻赤潮暴发位置呈现由福建北部向南部沿海扩张的趋势。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据推测与全球气候变化及福建近岸海域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